APP下载

《中外卫生要旨》征引文献体例研究
——以卷一为例

2017-03-04李琴薄彤

环球中医药 2017年9期
关键词:要旨卫生文献

李琴 薄彤

《中外卫生要旨》征引文献体例研究
——以卷一为例

李琴 薄彤

清代郑观应编撰的《中外卫生要旨》是中国第一部介绍中西养生保健知识的医学典籍,该书卷一采撷名家观点,征引文献丰富,主要论述养心、养身、居处、中暍的预防及饮食宜忌等中医传统养生要旨。本文对卷一所引文献的体例特点进行归纳,得出其存在全引、选引、意引、合引等方式,并总结出引文存在脱文、文字讹误、断章取义、误注出处等问题。

中外卫生要旨; 引文; 体例

《中外卫生要旨》是中国第一部引进西洋保健内容的中医养生书籍,由清代郑观应编撰,成书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本文以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刻本为研究版本,该书共分四卷,卷一和卷二分别介绍中西医家的养生要语,卷三分析日常饮食之效用,卷四论述导引之方法[1]。该书卷一采撷古代名家养生要旨,征引文献丰富,通过对所引文献的体例进行分析,可为进一步分析该书的文献学价值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中外卫生要旨》卷一征引文献概况

《中外卫生要旨》卷一主要论述了养心、养身、居处、中暍(中暑)的预防、醉酒之危害及日常饮食宜忌等养生方法。所引文献来自历代医家的养生观点以及典籍、文论中涉及的养生知识,引用文献共计29种,124条。这些征引的古代文献,有医学经典,如《黄帝内经·素问》《备急千金要方》;有养生文献,如《寿世传真》《遵生八笺》《三元参赞延寿书》《居易金箴》《唱道真言》;有中医著作,如《折肱漫录》《养生秘旨》《名医类案》《宜麟策》《女科要旨》;有道教文献,如《道枢》《钟吕传道集》《证道一贯真机易简录》《张三丰全集》;有大型类书,如《山堂肆考》;有方书,如《验方新编》;有笔记小说,如《东谷赘言》;有作品集,如《苏轼集》;还有书信集,如《曾国藩家书》。其中引用最多的是医学经典,其次是养生文献。

2 《中外卫生要旨》卷一全书通例

中国古代书籍,在引用文献时有的注明出处,如《养生类纂》;有的不加注明,如《册府元龟》。这两种情况在《中外卫生要旨》一书中均有体现,而不加注明的引文所占比例较大。

2.1 引文未注明出处

(1)砚与笔墨类也。而寿夭不同。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计;砚之寿,以世计。其故何也?其为体也,笔最锐,墨次之。砚钝者也,岂非钝者寿而锐则夭乎?其为用也,笔最动,墨次之,砚静者也,岂非静者寿而动则夭乎?如是而得养生之道焉,以钝为体,以静为用。

(2)智者不与命斗,不与法斗,不与理斗,不与势斗。以患难而心居安乐,以贫贱心居富贵,则无往不泰矣;以渊谷视康庄,以疾病视强健,则无往不安矣。

例(1)出自清·钱德仓所著《解人颐》[2],例(2)出自明·陈继儒所著《小窗幽记》[3],以上两例均未注明出处。

2.2 引文前注明出处

(1)春三月摄生消息论曰:春阳初升,万物发萌,人有宿疾,春气發动,又兼去冬以来,拥炉薰衣,积至春月,因而发泄,致体热头昏,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皆冬所蓄之疾,是务调理。春夜卧时,间或用热水,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能泄风邪脚患。

(2)修园集女科要旨载门人问曰:妊娠有食忌、药忌,当以谁氏为主?曰:此一定之法。达生篇及妇人良方、女科大成、济阴纲目等书,皆互相沿习,今以普明子所定为主。普明子云:“有孕之后,凡忌食之物,切宜戒食。”

例(1)出自元·丘处机所著《摄生消息论》[4],例(2)引自清·陈修园所著《女科要旨》[5],以上两例均是在引文前注明了具体出处。

3 《中外卫生要旨》卷一引文体例

《中外卫生要旨》在引用文献时,有的忠实于原文,一字不漏地照录,有的对所引文献进行选择性引用,有的则为了表意的顺畅,对原文词句进行了适当改动。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3.1 全引

(1)有一后生得慵软之病,张子曰,汝宜趁此冬晴,运小石砌小坞,携山锄删枯草,未馁则止。日日如此,悠游运动,若园丁然,则通身气血活而不滞也。

张三丰《水石闲谈》(十五)作:“有一后生得慵软之病,张子曰,汝宜趁此冬晴,运小石砌小坞,携山锄删枯草,未馁则止。日日如此,悠游运动,若园丁然,则通身气血活而不滞也。”[6]

例(1)与张三丰《水石闲谈》(十五)内容完全一致。

(2)每岁四立、二分、二至、社日、三伏日、庚申、甲子日、祭祀前斋戒日、父母诞日、讳日、夫妇诞日、本命日、疾风豪雨、雷电晦暝、日月薄蚀,犯者大凶,受祸得病。酷暑严寒,病余产后,过醉空腹,远行郁怒,犯者得病损身。停灯行房,最干神怒,以上各期,先夜即须谨戒。盖半夜交子,昼长夜短者,二更后将即交子时,不可不慎。

梅启照《验方新编》作:“每岁四立、二分、二至、社日、三伏日、庚申、甲子日、祭祀前斋戒日、父母诞日、讳日、夫妇诞日、本命日、疾风豪雨、雷电晦暝、日月薄蚀,犯者大凶,受祸得病。酷暑严寒,病余产后,过醉空腹,远行郁怒,犯者得病损身。停灯行房,最干神怒,以上各期,先夜即须谨戒。盖半夜交子,昼长夜短者,二更后将即交子时,不可不慎。”[7]

例(2)与梅启照《验方新编》中的内容一模一样,属于对引文内容的完全引用。

3.2 选引

(1)一朝疾病淹,卧床席,百般痛苦,回想四体康健时,真仙境矣。

《寿世传真》卷三《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第三》作:“一朝疾病淹缠,卧床寝席,百般痛苦,回想四体康强时,真仙境矣。”[8]意思是:每当疾病缠身时,躺在床上休息睡觉,觉得十分痛苦,想起以前四肢健康,真的是如在仙境啊。“淹”后省略了“缠”,“床”后省略了“寝”,但于意无碍。

(2)即不犯房,而不远女色,或共寝,未免动火,则亦微觉征忡。如独宿,则泰然。

《折肱漫录》卷之六《续养形篇(上)》作:“即不犯房,而不远女色,或共寝,未免动火,则亦微觉征忡,但不甚耳。如独宿,则泰然。”[9]“则亦微觉征忡”后省略了“但不甚耳”,此处引文有删减,但于意无碍,属于对引文内容的选择性引用。

3.3 意引

(1)阅范文正集尺牍年谱中有云:千古聖賢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後事,一身從無中来,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是主宰?

范仲淹《范文正公尺牘》卷上:“請思之千古聖賢不能免生死,不能管後事,一身從無中来,却归无中去,谁是亲疏?谁能主宰?”[10]例(1)删除了原文中“请思之”三字,并将“谁能主宰”写为“谁是主宰”。文字虽有改动,但表意一致。

(2)凡居家沐浴必须密室,不得大热,亦不得大冷。冬浴不必汗出霢霂,沐浴后不得触风冷;新沐发讫,勿当风,勿湿萦髻,勿湿头卧,使人头风眩闷,发秃面黑,齿痛耳聋,头生白屑。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居处法第三》作:“凡居家不欲数沐浴,若沐浴必须密室,不得大热,亦不得大冷,皆生百病。冬浴不必汗出霢霂,沐浴后不得触风冷;新沐发讫,勿当风,勿湿萦髻,勿湿头卧,使人头风眩闷,发秃面黑,齿痛耳聋,头生白屑。”[11]例(2)与原文相比缺少了两句话,但是并不影响表意,所保留引文为原文中的核心内容。

3.4 合引

(1)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心能安则离火不外荧,肾能养则坎水不外漰。火不外荧,必无神摇之病,而心愈安;水不外漰,必无精泄之患,而肾愈坚。肾坚则命火不上冲,心安则神火能下照,精神交凝,结为胎息,可以却病,可以延年。平日之间静养身体,素位而行,随遇而安,则心性和平,神气冲淡。

此段出自张三丰《水石闲谈》,但是内容引自不同章节。“保身以安心养肾为主”至“可以延年”为《水石闲谈》(二十一)的内容,“平日之间静养身体”至“神气冲淡”为《水石闲谈》(二十三)的内容。此段由《水石闲谈》两个不同章节的内容合引而成。

(2)太素丹景经日人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之使热,高下随行,皆使极匝,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先当摩擦两掌令热,然后以拭两目,又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两耳背亦更互以手摩之,使发不白,脉不浮。寿世传真又云目要常揩,每静时常闭目,用两大指背,两相磨擦,揩眼使去火,永无目疾,故要常揩。耳要常弹,即鸣天鼓。齿要常叩,背要常暖,腰要常护,足要常搓脚底涌泉穴,能去风湿。睡要常曲,觉宜伸仰面伸足睡,惟恐失精。

此段内容引自《太素丹景经》和《寿世传真》,旨在说明平时修养的一些保健方法,属不同书籍的内容合引而成。

4 《中外卫生要旨》卷一引文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外卫生要旨》卷一在引用文献时不够谨慎,存在多种问题,即脱文、文字讹误、断章取义、误注出处等。

4.1 脱文

(1)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此相因而死者也。

“此相因死”后脱“速其”二字。《寿世传真》卷三《修养宜宝精宝气宝神第三》作:“精虚则气竭,气竭则神逝,此相因而速其死者也。”多了“速其”二字,于意更为通畅,表明“精虚”是导致其迅速死亡的原因。

(2)郁怒伤肝,盖郁则火内遏,肝血燥而大风发,多致卒中之症。

“郁怒伤肝”后脱“尤甚”二字。《折肱漫录》卷之四《养形篇上》作:“郁怒伤肝尤甚,盖郁则火内遏,肝血燥而大风发,多致卒中之症。”整句话强调“郁、怒”对肝伤害很大,是产生“卒中之症”的直接原因。“尤甚”二字,表明作者对“郁、怒”两种情绪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重视,加之,于意更吻合。

4.2 文字讹误

(1)孙思邈真人千金方养性篇云,腹内有宿病勿食陵鲤鱼肉,害人。

“陵鲤鱼肉”当作“鲮鲤鱼肉”,“陵”和“鲮”形近而误。《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道林养性第二》原文作:“腹内有宿病勿食鲮鲤鱼肉,害人。”[12]意为腹部有旧病,不要吃鲮鱼肉和鲤鱼肉,对身体有害。而鲤鱼、鲮鱼肉都是发物,有伤最好别吃。引文用“陵”,于意不通,当改之。

(2)苏东坡曰子于养生,得二言焉。曰和。曰安。何谓和?曰:寒暑之极,至于折胶流金,而物不以为病,日与月并驰,俯仰之间,屡经遷变而人不知者,和之极也。

《苏轼集·问养生》作:“余问养生于吴子,得二言焉。曰和。曰安。何谓和?曰:子不见天地之为寒暑乎?寒暑之极,至于折胶流金,而物不以为病,其变者微也。寒暑之变,昼与日俱逝,夜与月并驰,俯仰之间,屡变而人不知者,微之至,和之极也。”[13]通过与原文对比可以发现,《中外卫生要旨》引文与原文并不一致。“夜”与“月”是同一时间存在的,可以并驰。而“日”与“月”是两个不同时间的事物,无法并驰。由此可推断,《中外卫生要旨》在引用这段文字时存在失误。

4.3 断章取义

(1)睡要常曲,觉宜伸仰面伸足睡,惟恐失精。

《寿世传真》卷四《修养宜知要知忌知伤》十要:“睡要常曲,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侧曲。又曰:睡则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宜缩,觉宜伸。”据《寿世传真》原意为:“睡要常曲”及“仰面伸足睡恐失精”,而“觉宜伸”属于下文,与上文无交涉,引文“觉宜伸仰面伸足睡”属于断章取义,当改之。

(2)张真人曰夏日宜早起用功,日出后觅微凉处收心静坐,切勿向日中大热时去睡,睡而不昏犹可,睡而昏者,精液化神气怠倦,似以有用之精神害于无用之地矣,可惜可惜。

《水石闲谈》(二十六)张子谓山中人曰:“夏日宜早起用功,日出后觅微凉处收心静坐,切勿向日中大热时去睡,睡而不昏犹可,睡而昏者,精液化汗而出,可惜可惜。”“精液化汗而出”意为:精液变成汗水而流失体内,与“精液化神气怠倦”的意思存在差异,“似以有用之精神害于无用之地矣”是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所增加的句子,属于断章取义,当改之。

4.4 误注出处

(1)神农云:“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而世人不察,惟五谷是见,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脏腑,醴醪煮其肠胃,馨香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哀乐殃其平粹。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途,人非木石,何能久乎?又曰:晚食当肉,缓步当车。无罪当富,无灾当福。莫饮卯时酒,莫餐申时食。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贼。

查《遵生八笺》[14]未见“又曰:晚食当肉,缓步当车。无罪当富,无灾当福。莫饮卯时酒,莫餐申时食。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贼”此段内容。而查《医方类聚》之《琐碎录·起居饮食箴》见“颜蠋曰:晚食当肉,缓步当车。无罪当富,无灾当福。莫饮卯时酒,莫飡申时食。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贼”[15],故,“又曰”前面的内容是神农所说,而“又曰”后的内容则是颜蠋所说。引文未表明“颜蠋曰”,易让人误以为整段内容都是自神农,属误注出处。

(2)寒山子曰修道之士,除嗜去欲,啬神苞和,所以无累也。内抑其心,外捨其身,所以无过也。先人后己,知柔守谦,所以安身也。善推于人,不善归诸已,所以积从也。功不在大,立之无怠,过不在大,去而不二,所以积功也。然后内行充而外丹至,可以冀夫道矣。若夫三毒未除,冠簪是饰,斯亦虎豹之鞯,犬羊之质耳,何足贵乎?凡人之所汲汲势利嗜欲也,苟我身之不存,虽高官重权、金玉如山、妍艳万计,非我有也。

查《证道一贯真机易简录》,最后一句话为“《抱朴子》曰:凡人之所汲汲势利嗜欲也,苟我身之不存,虽高官重权、金玉如山、妍艳万计,非我有也”。引文缺少“《抱朴子》曰”,易让人误以为最后一句也是出自寒山子,属误注出处。

5 《中外卫生要旨》卷一的文献学价值

《中外卫生要旨》卷一征引文献十分丰富,且采撷古代名家养生要旨,其文献学价值不容忽视,其价值主要表现在整理现存文献方面。

《中外卫生要旨》中引用了许多现存的文献,但引文往往与现存资料存在一定差异。如:(1)文潞公致仕归洛入对时年八十矣神宗见其年力康强问卿摄生有道乎潞公对曰无他臣但能随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山堂肆考》作:“石林燕语文潞公致仕归洛入对时年八十矣神宗见其年力康强问卿摄生有道乎潞公对曰无他臣但能随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16]《石林燕语》原文作:“文潞公致仕归洛入对时年几八十矣神宗见其康强问卿摄生亦有道乎潞公对无他臣但能任意自适不以外物伤和气不敢做过当事。”[17]通过对比以上三段可以看出,《中外卫生要旨》引文与《山堂肆考》一模一样,而《石林燕语》则与它们存在文字差异:缺少“年力”“曰”,增多“几”“亦”,“任意”对“随意”。因此笔者推断《石林燕语》中可能存在辑漏、讹误等问题,这对于整理《石林燕语》有一定帮助。(2)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祛疾闲邪有吐纳之术,流行营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然后先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养性之理尽于此矣。

此段内容与《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养性序第一》里的内容基本一致,但核对现存的《抱朴子》,则有多处出入:是以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调利筋骨,有偃仰之方;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流行荣卫,有补泻之法;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长生之理,尽于此矣。[18]

这些异文文献,为整理、研究《抱朴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6 结语

《中外卫生要旨》是一部中西合璧的养生书籍,卷一辑录名家养生要旨,征引文献丰富,体例特征鲜明。由于卷一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辗转引用”,与古代养生书籍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通过引文体例分析,可以厘清引用关系,对于整理现存文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1] 高明慧.《中外卫生要旨》养生思想和特点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2] 清·钱德仓.解人颐[M].古青,标点注释.海口:三环出版社,1992.

[3]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M].王恺,评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4] 南朝·陶弘景,元·丘处机.中华养生经典:养性延命录 摄生消息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 清·陈修园.女科要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 明·张三丰.张三丰全集[M].方春阳,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

[7] 清·鲍相璈.验方新编[M].清·梅启照,增辑.李世华,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8] 清·徐文弼.寿世传真[M].吴林鹏,点校.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6.

[9] 明·黄承昊.折肱漫录[M].陈趾麟,点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0] 宋·范仲淹.范文公正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1] 唐·孙思邈.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12]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魏启亮,郭瑞华,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13] 宋·苏轼.苏轼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14] 明·高濂.遵生八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5] 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医方类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16]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7]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 晋·葛洪.抱朴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StudyondocumentquotationandstylisticrulesofZhongWaiWeiShengYaoZhibyanexamplestudyoffirstpart

LIQin,BOTong.

Tianji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00193Tianjin,China

BOTong,E-mail:botong0829@126.com

ZhongWaiWeiShengYaoZhiis wrote byZHENGGuanYingofQingDynasty, it is the first medical book to introduce the knowledge about Chinese and western health preservation in China. In its first part, ideas of famous persons is excerpted, the document quotation is abundant, mainly discuss the gis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such as nourishing heart, staying health, residence, preventing thermoplegia and food taboo and so 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in first part, the pattern including full citation, selection of fine species, citation of meaning, and citation of combination etc., and summarizes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st words, language error, fallacy of quoting out of context and error annotation etc.

ZhongWaiWeiShengYaoZhi; Quotation; Style

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14KPXM01SY0013)

300193 天津中医药大学[李琴(硕士研究生)、薄彤]

李琴(1988- ),女,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典文献。E-mail:853926574@qq.com

薄彤(1972- ),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汉语教学。E-mail:botong0829@126.com

R2-52

A

10.3969/j.issn.1674-1749.2017.09.011

2016-08-03)

(本文编辑: 禹佳)

猜你喜欢

要旨卫生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幻笔的艺术:《红楼梦》的“金陵省”与“所指优势”释出的要旨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论文综述及其写作要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6年『東南文化』第4号主な論文の要旨
卫生歌
讲卫生
禁止令的法律适用:基于特定个案裁判要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