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述阐释学与翻译

2017-03-04徐寒琼

人间 2016年33期
关键词:翻译

摘要:阐释学,又称诠释学,是一个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派系。作为一种哲学派系它形成于20世纪,第二次世纪大战后对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影响。阐释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阶段:前阐释学阶段、经典阐释学阶段、现代阐释学阶段。而阐释学作为翻译理论的一种又与翻译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就阐释学的起源及其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费分析。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阐释学与翻译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18-01

一、什么是阐释学?

阐释学起源于希腊罗马时期和基督教的中世纪,在19世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作为一种关于理解,解释和应用的方法论学说,阐释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理解是阐释学最基本的目标和任务。现代阐释学的奠基人海德格尔认为:阐释学是研究“只有通过理解才存在的那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是什么”。即阐释是作为“实在”的人对存在的理解。

阐释学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阶段:前阐释学阶段,经典阐释学阶段和现代阐释学阶段。总体而言,阐释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关注阐释的目的,阐释对象,阐释方法和规则,强调阐释可能性和能动性,主张文本意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经典阐释学,这是一种认知阐释学,方法论阐释学。另一种是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出发解释了阐释的条件性,历史性和相对性的现代阐释学,这是一种哲学阐释学,本体论阐释学。前者专注阐释文本的原始意义,即作者赋予文的意义,强调对作者意图和态度进行重构;后者则认为阐释不是一定要到达对文学文本的始意义的理解,而是强调阐释者的积极和主动作用,认为他人可以实现对文本与作者完全不同的理解。

二、阐释学与翻译

(一)阐释学的翻译理论。

翻译与阐释学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语言是理解本身得以进行的普遍媒介,理解的进行方式就是解释,翻译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周旋,因此可以看作阐释学最具代表性的范例。1813年,施莱尔马赫的论文,“论翻译与方法”,以阐释学的角度论述了翻译与理解的密切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翻译的原则和途径,指出翻译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译者不打扰原作者,带读者靠近作者,或者尽量不打扰读者,使作者靠近读者。而阐释学派翻译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当代英国著名学者则以海德格尔的阐释思想为基础,引人注目地提出了“理解也是翻译”的观点,赋予翻译更广泛的含义,将翻译分为四个步骤,即信赖:在阅读或翻译之前,译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经历“信赖”这一步骤,即相信原文言之有物;侵入:在理解原文时发生的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冲突;吸收:原文的意思和形式被移植,在引进的过程中,译入语可能变得丰富,也可能将源语通化;补偿:译者只有做出补偿才能恢复先前被打破的平衡,才能尽力达到理想的翻译。

西方现代阐释学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则从哲学解释学角度表明翻译研究必须寻回译者这一主体,赋予译者对理解和阐释文本一定的主观性,并表明翻译是对原文本的阐释与理解,阐释的过程极富主观性。海德格尔从哲学和阐释学的角度阐述翻译思想,反对一字一译,对号入座的译法,认为翻译的关键在于表达词语后的“道说”,而“道说”是无法通过字面的直译传达的。在他看来,翻译绝非字面的转换,而是意义的过渡。要达到意义的过渡,就要借助阐释学对各类文本进行理解和阐释。然而一切阐释都以一种在先的理解为前提。这种在先的理解,又往往牵制甚至规定阐释。阐释陷入循环,最终成为一种空想。伽达默尔从海德格尔的阐释学思想出发,把海德格尔理解的概念扩展到存在性,把阐释学作为哲学本性论对待,视阐释学现象为人类的世界经验,通过强调理解的普遍性,确立了阐释学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与独立地位。伽达默尔三大哲学阐释学的三大原则分别为理解的历史性和视界融合以及效果历史。

(二)翻译与译者的主体性作用。

译者是狭义的翻译主体,而原作和讀者是广义的翻译主体,处于中间也是中心地位的译者无疑是这一整体性的核心,而他的主体性也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而阐释学的各个学派就很好的表现了长期以来在翻译过程中被忽略的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发挥的。

以斯坦纳德阐释观为例,其翻译四步骤无不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首先,通过译者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文本,信赖原文本是有意义的,然后,在信赖之后,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的时候,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下,译者对于原文进行消化和接纳,传达出原文的意义,最后做出补偿,使得译文达到理想的平衡。而从伽达默尔的译论来看,首先,人是历史的存在,处于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对文本的理解无疑是历史性的,由此而导致的误读也是合法的偏见。而从视域融合的角度来看,理解者和译者有自己特定的视域,这是由译者自己的历史文化境遇和生活阅历所赋予的。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译者视域和源语文本视域互相融合为一体形成新视域。面对文化的多样性,译者必须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做出取舍,而在取舍的过程中,译者受到其文化传统和个人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将本人的影子映射在译文中,显示出其主体性。阐释学的效果历史则支持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其主体性。效果历史说明文本的意义不是作者赋予和永恒不变的,而是产生于与理解者和译者的关系历史中。伽达默尔提出效果历史,就是说明译者自身因历史性的缘由,无法摆脱现在的传统的限制,对文本的翻译也受其制约。

三、结语

作为翻译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一级,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译者在原作品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阐释,在译者阅读与阐释原文的阶段,译者同样通过自己认识结构和审美情感的选择和通化来解读原文,译者文本自身知识装备和语言能力,所处的历史文化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对文本产生相异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和阐释。肯定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是抛弃对理解对象和接受对象的尊重,而是在关注读者期待的前提下,使翻译达到理解与表达的和谐效果。

作者简介:徐寒琼(1989.10-),安徽人,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翻译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