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甘肃“三农”十大关键词

2017-03-03策划执行本刊编辑部

甘肃农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三农农产品农业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2016年甘肃“三农”十大关键词

策划/执行 本刊编辑部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省各地各部门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创新精神破难题,以严实作风抓落实,不断巩固和发展“三农”工作好形势,确保实现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过去的一年,总有那么一些事情让我们难以忘怀,精准脱贫、供给侧、农村保险、农村公路涉及民生疾苦,事关社会稳定和谐,文博会、甘肃农联、家庭农场则融合大农业、大发展理念……并不平凡的2016年,或喜或忧,总有一些表情定格属于我们的记忆,本期,本刊编辑部将与您分享过去一年我省“三农”十大关键词。

1:精准脱贫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委省政府先后实施了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挥出“1+17”脱贫攻坚组合拳,5年来,财力捉襟见肘的甘肃省,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3.8亿元,是“十一五”的3.05倍;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842万减少到2015年底的317万,贫困发生率由40.5%下降到15%。这5年成为甘肃省历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时,甘肃的脱贫攻坚战业已打响。对此,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有着深刻的思考:“脱贫攻坚既是一个主战场,也是一个大考场,我们不能怯场,更不能退缩,要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攻克碉堡就不下火线,带领群众攻坚拔寨、走向全面小康。”

为了规范全省脱贫攻坚挂图工作,提高脱贫攻坚精准管理水平,为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提供施工图、任务书、时间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于2016年初出台《甘肃省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做到“8个准”,每个贫困村制定作战“5张图”,每个贫困户落实“3本账”——这一挂图作业的精细化管理,倒逼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落实。

解读:近几年,甘肃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1+17”精准扶贫行动,脱贫攻坚迈出了坚实步伐,有力促进和加快了甘肃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但是,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是甘肃省情的典型特征。放眼未来,甘肃精准扶贫的路径清晰,从2015年到2017年,集中攻坚,年均脱贫100万人以上,啃下大头和硬骨头;从2018年到2020年,巩固提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消除整体贫困,所有贫困县乡实现脱贫,基本完成农村小康主要监测指标,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说,甘肃扶贫工作还有很长路要走,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眼下,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无疑,用好扶贫政策对甘肃扶贫工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透政策、消化政策才能更好地运用政策、兑现政策,这也是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决战的基础和保证。

政策再好,最终还需落地生根。学好用好精准扶贫政策,对甘肃精准扶贫工作起促进作用,为早日打赢扶贫攻坚战这场硬仗“保驾护航”。因此,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特别是直接面对贫困群众的乡村两级干部,要切实加强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的学习理解,做政策明白人,增强运用政策和转化政策的能力,使广大贫困户准确全面了解政策、充分享受政策,最大限度推动扶贫政策落地见效。除此之外,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指导、帮助、监督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措施、使用好扶贫资金、实施好扶贫项目,促进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也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培育富民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最终帮助农户实现自我发展、彻底脱贫。

关键词2:文博会

2016年9月20日首届甘肃敦煌文博会开幕,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目前中国政府举办的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和文化展示平台,是我国“一带一路”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各国丰富多彩的文明与文化,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与合作共赢。

2016年10月,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表现突出的30个先进集体和5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省农牧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荣获先进集体表彰,省农牧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马福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陈和平、韩冰荣获先进个人表彰。

表彰决定指出,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实现了文博会食品安全零漏洞、零差错、零投诉、零事故的目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文博会执委会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解读:为了确保敦煌文博会期间食品安全,省食安办决定从2016年4月至9月,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整治我省食品以及食用农产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各个环节和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召开全省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动员部署视频会,拉开这一行动序幕。

省食安办要求,各地要定人、定责、定岗,将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同时,建立“红黑榜”制度,坚决关停一批失信违法企业,禁止严重违法企业的负责人再从事食品行业。省食安办将采取公开通报方式,强力推进行动开展,并将各地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市(州)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中。

2016年9月9日上午,省农牧厅在敦煌市举行了迎战文博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人员驻点工作启动会,会上,围绕敦煌文博会召开期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了总体安排部署,启动了《文博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驻点工作方案》,成立了文博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驻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组、监督检查组、应急保障组、信息报送及宣传报道组,建立了立体化责任分工体系,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批批产品有检测。同时,以《敦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三级网络图》为框架实行网格化管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生产主体是第一责任人、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和质量监管。省农牧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驻点工作的工作人员虽然身在敦煌,他们身影却没有出现在繁华的盛会里,而是在供文博会农产品基地的田间地头和检测实验室里默默奉献。文博会期间,全市未发现任何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这便是他们献给文博会最好的礼物。

关键词3:供给侧

为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确保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2016年8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要突出供给侧“调结构、提品质、降成本、补短板、促融合、可持续”六项重点任务,着力优化农业资源要素配置,着力改善外部生产环境,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产品综合供给能力、质量效益、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三品一标”农产品占比达60%,绿色有机农产品占比达20%,农产品初加工率达到5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明显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和消费相匹配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高效安全供给水平大幅提升。

早在2016年2月份,省农牧厅厅长康国玺在发言中指出,甘肃农业供给侧改革要聚焦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这个核心,把握稳粮增效这个原则,紧扣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突出富民产业培育这个重点,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做好农业供给侧改革。一是要提高全省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高效、优质、环保的农产品,庆阳苹果、甘南牦牛肉、兰州高原夏菜等特色农产品,市场价格在2015年后季及今年初都非常高,说明只要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是不愁卖不出好价钱的。二是要把甘肃特色优质农产品宣传出去。地处西北的甘肃,生态环境洁净,几乎没有化工污染、重金属污染等,甘肃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三是要注重建立甘肃农产品的外销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让地处深山老林里的一些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走向全省、全国,走出国门。四是要保证农产品的品牌,着力强化全过程监管,建立健全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护好优质农产品的精品牌子。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我们现在做农产品太过分散,种多少水稻,种多少玉米,养多少鱼,养多少猪,都没有具体的规划,经常会看到一会儿多了一会儿少了,最常看到的就是猪肉的价格。所以,这中间可能存在着什么问题。”这种散乱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市场的需求断层,更准确地说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对平衡缺乏“透明数据”,所以只能“瞎干”。

生产需求的不匹配自然就容易出现价格的不平稳,也难以让老百姓掌握,最后造成那种产品高种那种,最后又会出现种的过多,价格提不上去,而需要的东西少之又少,这样的不平衡直接影响的是老百姓的“腰包”鼓不鼓。

假如能有一个数据平台,利用数据平台分析进行更合理的调控和管理,那么这种“胡乱生产”的现象自然也能得到缓解,在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这些数据从信息走向农村,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不正能通过自身供给改革,改变不多就少的尴尬局面吗?

“智慧农业”可以说是对“三农问题”的对症下药,建立大数据平台能够更好地分析农业资源的现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又能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让质量和数量都能通过“智慧农业”的刀提升,让供给侧理念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良方。

关键词4:农业保险

截至2016年6月份,我省农险开办以来累计处理农户赔案24.11万件,支付赔款13.34亿元,受益农户150多万户次,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农业保险越来越被农民群众接纳的同时,我省农业保险政策性险种不断扩容,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目前共开办玉米等10个中央补贴险种,中药材、苹果、设施蔬菜3个省级财政补贴险种,有关地区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户需求因地制宜开展葡萄、大樱桃等特色保险试点。

与此同时,我省从农户反映的实际出发,扩大涉农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支持种养大户缓解融资难题。在陇西县开展畜草产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让种养大户和小微企业通过保单增信,在无抵押、无担保的情况下快速获得贷款。业务开办以来,共向482户农户发放贷款超1亿元,满足了全县10%以上的养殖户的资金需求。该项业务实际融资成本远低于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且无需担保抵押,运行安全可靠,是中国保监会在全国推广的典型模式。

省政府出台的“1+17”精准扶贫政策文件,将保险机制纳入推进精准扶贫框架。我省相应提高部分险种保额,形成差异化保障产品。玉米、马铃薯和奶牛3个险种的保额分别提高43%、100%和66%,不同产区玉米保额达到每亩500元和1000元,不同风险区域马铃薯保额达到每亩500元和700元,奶牛保险保额达到每头5000元,基本达到直接物化成本,接地气的差异化产品,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

解读:不难发现,甘肃省探索农业保险“精准滴灌”新模式,这一金融服务“三农”、支持扶贫的务实之举,用改革的办法帮助贫困人口撑起了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的“保护伞”,提高了贫困人口抵御风险灾害能力,使保险充分发挥出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方面,保险机制可构筑农业生产风险屏障,有效保护农村贫困地区生产力,助力解决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因此,要想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必须从上而下推动,调动并融合各方资源和力量。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继续扩大政策性农险覆盖范围,鼓励贫困农户参保;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必须联合起来,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到贫困地区开展农险业务,使其共同承担扶贫重任。

2016年2月份,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在兰州表示,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特点和所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保险需求的特点。在甘肃发展保险,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把带有共性的、普遍性的政策措施与甘肃特点有效结合起来。他建议,在促进“三农”发展方面,甘肃可健全市场化经济偿机制,提高农业保险保障面,大力推广主要大宗农产品保险,继续推进地方特色农业保险试点。缓解农业生产融资难,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融资,促进甘肃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融资。促进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保险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上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5:农村公路

2016年4月7日,全省道路运输试点工作交流会在临夏市召开,围绕更贴近民生实事、运输服务信息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对2016年全省道路运输行业试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定年内全省新增480个建制村通客车,到年底力争实现全省90%以上的建制村通客车,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

根据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安排,2016年我省道路运输行业试点更贴近民生实事,着力提升农村客运通达能力,加快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早日实现村村通班车的目标。推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每个市州选择1至2个乡镇开展试点,探索“电商+运输场站+农村客(货)运输”融合发展新模式,拓展农村物流配送辐射范围。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今年选择环县、礼县、通渭和临洮4个县率先开展试点。加快驾驶培训机构制度改革,到2016年底各地推行计时培训、按学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模式的驾驶培训机构覆盖率不低于50%。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省农村公路完成投资94.9亿元,占年计划任务(103.3亿元)的91.87%,已建成农村公路21255公里,其中建制村通畅工程15335公里。

解读:据省公路管理局统计,“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89万公里,实现了所有乡镇和82%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畅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99.8%的乡镇、88.9%的行政村通了班车,嘉峪关、金昌、兰州3市和成县等44个县区的所有建制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确定从2015年开始,启动三年农村公路建设大会战,三年内将建设建制村通畅工程2.57万公里,确保在2017年全面完成交通扶贫攻坚任务,实现全省100%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

交通建设,质量先行。“贫困地区老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出行不方便。现在遇上党的好政策,路修好了,如果我们的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跟不上,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我们无法向老百姓交代。”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关键词6:甘肃农联

为了进一步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富民产业培育的相关部署和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现代服务业等富民产业,有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016年7月26日,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在兰州揭牌成立。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是由甘肃省农牧厅主管,甘肃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会,是由全省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相关行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行业性非营利社会组织。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的成立将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改革,切实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除了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之前成立的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针对目前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大力推进农民与农民之间、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协作,努力提高教育培训、信息传递、行业规范、产品销售等,助农增收。联合社由种植、畜牧、渔业、农机等全省各行业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组建,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承担产品展示、市场开拓、宣传推介、产品认证、信息管理等职能,创出品牌,增强发展凝聚力。

解读:省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康国玺在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在成立大会上强调,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的成立将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改革,切实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希望联合会发挥好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组织链、搭建服务链,为做大做强甘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富民兴陇大业做出应有贡献。

省农牧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志民在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上指出,成立全省农业产业联合会,是加快我省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我省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是增强我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协会的成立,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紧迫的现实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今天的自然结果和必然产物。要充分认识成立农业产业协会的重大意义,把成立农业产业联合会作为我省农业管理体制方面的一项重大创新,从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出发,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7:高原夏菜

由于全国蔬菜供给增加,以及气候影响导致多地蔬菜上市时间重叠。受此影响,2016年6月份我省高原夏菜经历了较大市场波动。对此,我省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了促销力度。据省农牧厅农产品营销管理办公室日前对榆中、红古、靖远等县(区)高原夏菜产销情况调研了解,近期我省高原夏菜价格平稳回升,外销数量增加明显。

据了解,2016年6月下旬以来,我省高原夏菜外销数量大幅增加,核心集散区榆中高原夏菜外销数量每日8000吨左右,高峰期达到9000吨以上,近期外销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0%左右;红古、永登、安定等区域集散地外销平稳,永昌、甘州等河西集散地势头迅猛。与去年同期相比,菜花、甘蓝、青笋、番瓜等降幅较大。

虽然总体价格仍较上年降幅较大,但在供给大幅增加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实现外销增加实属不易。省农牧厅农产品营销管理办公室建议,后期产区和经销企业要进一步加大促销力度;各主要产地需要继续做好促销和市场拓展工作,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东盟、中亚市场,拓展国内主要销区二、三级市场;支持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引导农户规范种植和错期种植;加强信息的对接和服务,尤其是企业掌握的信息向农户及时传播。

解读:甘肃气候类型多样昼夜温差大,日照足,是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理想产地。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五大优势区域格局,已成为我国“西菜东调”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被农业部列为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生产区域、西北温带干旱及青藏高寒区设施蔬菜重点区域,蔬菜产业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的“高原夏菜”既丰富了市民“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我省优质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在全国大中城市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合格率位居全国前列,部分产品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成了外界了解甘肃的一张名片。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依据各地比较优势,形成了河西走廊灌区、中部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优势产区。以河西五市及兰州、白银为主的日光温室重点产区,以陇东陇南为主的春提早秋延后塑料大(小)拱棚重点产区,形成了全省“西部温室东部塑料拱棚”的设施蔬菜优势区域布局。明显改善了冬春淡季蔬菜供应紧缺的问题,提高了周年均衡供应能力,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以兰州市为代表的高原夏菜优质生产区,辐射带动定西市、张掖市等多地发展高原夏菜优质高效生产,形成了以兰州为中心的“西菜东调”蔬菜生产基地,为当地农民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陇南为主的冬播蔬菜主产区,补充了全省冬季蔬菜供应的空档,缓解了冬季叶菜类、根菜类蔬菜的供需矛盾。

关键词8:抗旱作物

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柴守玺主持研发的旱地秸秆带状覆盖马铃薯栽培新技术,使马铃薯鲜薯亩产提高到1927.1公斤,比无覆盖露地栽培和黑色地膜覆盖马铃薯鲜薯栽培每亩分别增产868.1公斤、483.9公斤,增产率达82.0%、33.5%。

2016年底,兰州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及甘肃省、县级农技推广部门专家组成联合测产组,对旱地秸秆带状覆盖马铃薯栽培新技术进行了现场实产测定。

测产组组长、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一航认为,这项技术具有显著的保墒、降温和增产效果,在大旱之年增产效果更明显。“近三年,通过专家对这项技术的10次实产测定以及农技推广部门在多地的广泛示范种植,证明这项技术较无覆盖种植可大幅度增产,抗旱增产效果稳定,产量与地膜覆盖种植相近甚至更高。”

测产组还认为,这项技术还能有效减少地膜对土地的污染,同时,秸秆覆盖后旋耕粉碎还田,有利于培肥地力、种养结合。

柴守玺说,在种植过程中,通过“双垄沟玉米秸秆就地覆盖”的新模式,在前茬全膜双垄沟玉米收获时,将玉米整秆就地镶嵌于两行高留茬之间的小垄上,形成带状覆盖,然后在大垄上种植马铃薯。整个过程中,不需异地搬运秸秆,这样不仅取材方便省工,抗旱增产效果突出,而且可大幅度减少对地膜的依赖。

2016年入夏以来,定西市高温高热外加连续40多天无明显降水,但一种名为“欧李”的小灌木生长依然茂盛,枝条挂满红彤彤的“大樱桃”,显示出了极强的耐旱本领,该灌木在定西引种成功。

解读:在局地重旱的情况下,甘肃近10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及一膜两年用等旱作农业技术显示出了强大的抗旱增产能力,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耕地土壤相对湿度较其它栽培模式的土壤普遍高5%~8%。

在大面积推广农业新技术,实现粮食增产的同时,贫困的旱作地区也找出了脱贫致富的产业化路子。过去苦甲天下的定西市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马铃薯产业集聚区、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定西市农业干部说,马铃薯以前是他们的“脱贫薯”,如今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致富薯”。2016年定西马铃薯仅外销量就有200万吨,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增加收入600元。

作为我国旱作农业发展的前行者,甘肃省已经基本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指导旱作农业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路线,深入探究、分析、梳理甘肃发展旱作农业的经验和启示,对于我国未来的旱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9:土地确权

2015年,我省被列为全国农村土地确权整省推进省后,省委省政府确定,我省土地确权工作从2015年起全面推开,到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其中,2015年完成35个县,2016年完成其余县,2017年总结验收。

我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统筹谋划,省里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农牧、国土、公安、林业、法制、档案、测绘、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省级农村土地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也成立了相关领导机构。并明确土地确权工作实行县级为主、分级负责。省级承担组织领导责任,市州承担组织协调责任,县乡两级承担组织实施责任。

截至2016年10月底,全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98.4%的乡镇、98.3%的村已全面展开;91.8%的村已基本完成了资料收集、宣传动员和权属调查等阶段性工作;67.6%的村完成了审核公示工作;24.4%的村完成了承包合同签订工作。

解读:土地流转要始终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土地流转要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鼓励创新,支持基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推进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既要鼓励引导,也要规范有序,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违背承包农户意愿、不得损害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土地是否流转及流转的方式由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期限应由流转双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商确定;流转价格由流转双方协商确定,流转收益归承包农户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

土地流转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相适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土地类型、产业基础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宜快则快、宜慢则慢、宜粮则粮、宜经济作物则经济作物,不搞齐步走、不搞统一模式。条件较好的地方,可加大引导扶持力度,适当加快推进;条件较差的地方,既要因势利导、积极作为,又要慎重稳妥、循序渐进。

土地经营规模要与流转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并充分考虑自然条件、生产费用成本、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不能贪大求多,盲目追求规模。既要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10:家庭农场

2016年11月25日,按照国家关于加快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部署要求,我省林业主管部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家庭林场认定登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加强家庭林场服务管理,促进家庭林场健康规范发展。

《办法》明确了家庭林场的定义,是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以家庭成员或具有亲属关系的人员为主开展生产经营,利用承包或流转的林地土地从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经济林果等涉林经营活动,具有一定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水平并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林业生产经营主体。

《办法》还对申请家庭林场认定登记应具备的条件、程序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并要求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对认定登记的家庭林场给予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做到培育成熟一家,认定登记一家,简化程序方便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认定登记服务。同时,要帮助指导家庭林场建立管理制度、财务账目及生产经营档案等,引导家庭林场注册商标、产品质量认证,开展产品标准化生产,为家庭林场提供法律服务、政策咨询、技术培训和市场信息等服务。

随着农村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林场作为近年发展起来的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在活跃农村经济、促进林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骨干带动作用。为此,省林业部门今年将继续大力支持家庭林场发展,努力把家庭林场培育成各类林业项目的承担主体、农村林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和带领农户脱贫致富的示范带动主体。经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家庭林场已达434家。

2016年12月5日,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对经营者资格、劳动力结构、收入构成、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等提出相应要求”精神和农业部《关于抓紧健全家庭农场认定制度的通知》(农经综函〔2016〕226号)关于“在2016年底前做到涉农县(市、区)全面覆盖”的要求,省农牧厅抓紧出台家庭农场认定制度的通知,要求相关各单位抓紧指导未出台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的县(市、区)于12月20日前出台,并以市州为单位上报所辖涉农县(市、区)出台的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的正式文件,同时,报送电子文档,由省农牧厅备案并上报农业部。

解读: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的农业经营模式,成员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家庭农场。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据了解,对家庭农场,我省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方面进行了界定和认定。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亩以上,就可以认定为家庭农场。除了设施农业外,露地瓜菜、粮棉油、中药材、特色种植等类型的家庭农场,面积至少在100亩以上。对于养殖业,又分为家禽和水产养殖两类,家禽养殖至少有50只以上的规模。

近年来,甘肃省林业部门将家庭林场认定登记和培育作为深化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在安排退耕还林、三北工程、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时,根据《甘肃省家庭林场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对经认定登记的家庭林场予以倾斜扶持,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家庭林场的快速高效发展。

作为一种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家庭林场随着农村林业改革的深化而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正逐步成为现代农村林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和骨干力量,在促进农村林业规模、集约、高效经营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三农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