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陵市2010—2015年布病疫情分析

2017-03-03靳爱华宋红娥赵淑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病防治传染源布病

靳爱华,宋红娥,赵淑霞

乐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山东乐陵253600

乐陵市2010—2015年布病疫情分析

靳爱华,宋红娥,赵淑霞

乐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山东乐陵253600

目的通过对乐陵市2005—2015年布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乐陵市布病疫情的流行特点与发病趋势,为布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2010年1月—2015年12月的乐陵布病,按诊断日期,分地区、年龄、职业统计资料,采用Excel 2010录入相关数据开展分析。结果2010年1月—2015年12月乐陵市共报告布病60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150 8/10万、0.153 3/10万、2.132 1/10万、1.365 2/10万、2.867 4/10万、2.401 9/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发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职业主要为农民。结论乐陵市布病是由直接接触羊只感染,疫情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应加大防控力度。

布病;传染病;疫情分析

近几年,该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快速扩散,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性疾病,简称“布病”。急性期以发热、多汗、乏力和关节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重复感染或转为慢性,严重者可致残疾。人类及家畜、动物普遍易感,患者很容易转为难以治愈的慢性病患者[1]。布病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传染源以羊、牛、猪为主,人传人罕见。该市自2010年出现首例病例,2012年以来病例持续增多,而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乐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乐陵市统计局,实验室数据由省、地、市医疗机构实验室提供。资料收集日期2010年1月—2015年12月。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10年1月—2015年12月,该市共报告布病6 0例,分布于11处乡镇(街道)的42个行政村。该市的布病疫情呈现散发状态,从60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来看,均为接触染疫羊感染。2010—2015年人间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疫区面积扩大,感染人数增多[2]。具体见表1。

表1 乐陵市2010—2015年布病发病统计

2.2 地区分布

全市共16个乡镇,布病分布以散发为主,地域相对集中,60例布病病例分布于11处乡镇(街道)的42个行政村。发病前7位的是胡家街道18例,朱集镇16例,化楼镇6例,丁坞镇、郭家街道各4例,黄夹镇、市中街道各3例,共计54例,占全市90%,其他乡镇合计6例,占全市10%。发病最多的村是朱集镇杨赞子村5例、胡家街道史家坟村、孙皮村各3例,其余村均为2例及以下。疫情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发病乡镇数和村数不断增多,并呈现出地域性扩散的趋势。见表2。

表2 乐陵市2010—2015年布病发病统计

2.3 时间分布

该市布病疫情呈散在状态[3]。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010—2015年乐陵市布病按照月份分布具体见图1。

图12010 —2015年乐陵市布病时间分布图

2.4 年龄、性别分布

布病发病以中老年为主,30岁以上发病病57例,占95%;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例为3.62:1。见表3。

表3 布病病例年龄、性别分布[n(%)]

2.5 职业分布

该市布病发病以农民为主,均从事过山羊饲养、屠宰、销售等工作。其中农民57例,占95%;其他3例(兽医1例、工人1例、医务人员1例),占5%。

2.6 流行病学调查

所发病例中接触方式主要为饲养放牧48例为主,其中有剥死羊羔皮史的18例,徒手接生的有16例,收购贩卖羊有16例,屠宰4例,配种、皮毛加工各3例,淘洗、加工羊下货(内脏)2例,幼羔室内饲养1例,所有病例接触病畜过程中均未使用防护服和消毒液。乐陵市2010—2015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见表4。

表4 布病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统计

2.7 临床症状

病例从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为0~269 d,中位数为19.5 d。其中发热病例53例,多汗50例,乏力52例,关节酸痛47例。应用抗生素治疗55例,治愈9例、好转24例。

3 讨论

该市布病以散发为主,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区域聚集性。自2010年始,该市16个乡镇(街道)已有11个乡镇(街道)有病例发生。胡家、朱集等老疫区仍居高不下,而丁坞、郭家等新疫区疫情上升迅猛,这可能与近年我市畜牧业发展较快,很多农民开始兼职养殖牛羊有关。该市报告病例的职业基本上都是农民,且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这与该职业人群中,以40~65年龄段的男性为主要劳力,是接触牛羊等机会最多的人有关。该市布病疫情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变化,提示传染源的持续存在。病例逐年升高同时受到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影响,病例出现后,随着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该区域的布病监测敏感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布病的增多。但是部分高发乡镇病例不断出现,提示传染源的持续存在,该部分传染源的驻留、转移等对该地及周边区域人群都有可能造成感染。传染源的转移、高危人群缺乏防护均会造成疫情进一步上升,在羊仔的处理及羊的宰杀过程中如果防护不当均可造成布病的感染,造成布病发病增多。

4 结语

对于人畜共患的布病防控来说,做好传染源的管理,控制好畜间疫情是防控人间布病疫情的根本措施。①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工作机制[3],成立由政府领导的畜牧、卫生、工商、广电、财政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综合开展布病防治工作。②加强动物布病疫情监测、落实动物布病防治工作措施。建议畜牧部门加强对外地购进的羊、牛等的检疫和免疫工作,同时对该地羊、牛群的疫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加强动物间疫情的监测处置,加强传染源(病羊、病牛等)管理。对患病和带菌动物要进行规范管理、处置,同时做好病死牲畜及其流产胎羔、胎衣、排泄物等的无害化处理。在畜间形成布病免疫屏障,遏制疫情迅猛增长的势头。尤其是在高发季节,应做好消毒工作,且尽量减少与牲畜的接触。③加大人间布病防治工作力度。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医务人员发现诊疗水平,及时发现布病病例,对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减少慢性化;疾控中心要做好疫情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和高危人群干预工作,加强健康教育[4]。

[1]崔步云.中国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与控制[J].疾病监测,2007,22(10):649-651.

[2]刘东立,左树春,任斌强,等.陕西省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对策探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1):1146-1148.

[3]徐卫民,施旭光,王衡,等.浙江省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与防制对策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16,28(6):578-582.

[4]李俊孚.白城市2015年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终期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83-85.

R7

A

1672-5654(2017)01(b)-0036-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2.036

2016-10-15)

靳爱华(1970.8-),女,山东乐陵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传染病防控与卫生应急。

猜你喜欢

病防治传染源布病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