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分析

2017-03-03姚文君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发展

姚文君

摘要: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兴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旨在借鉴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研究语言的生态和非生态因素,本文就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兴起;发展

一、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生態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产生了生态语言学,所以生态语言学也被称为语言生态学而成为一个新兴的语言学领域。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生态语言学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E.Haugen对“语言生态”这一概念的定义:“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把语言环境隐喻类比为生物生态环境235。而少部分学者则认为最早研究生态语言学的学者当属19世纪德国的语言历史学家Schleicher,他通过研究《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发现,在研究和解读语言历史时可以借鉴达尔文研究动物和植物的方法,于是他在生物系统对动物分类的方法中研究出了语言发展的生态规律。后来也有学者发现,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其理论也体现了对生态语言观的大胆尝试。这样看来,霍根(Haugen)确实是吸收和借鉴了前面的理论成果,并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体系而日臻成熟。

20世纪末,欧洲出现了一大批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他们将生态学的问题、理论、方法应用于语言研究并成功发表了很多著作如:《语言转用生态学》《生态语言学》等。

20世纪90年代,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危机使人类意识到了环境、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于是,英语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在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提出,语言在生态问题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他的报告促使语言研究者对语言和环境问题的关系做出新的思考。

现当代,我国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相对较晚,国内能追溯到最早的生态学语言学著作是由语言学家李国正发表的《生态语言系统说》和《生态汉语学》,这些著作在当时极具代表性。

二、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中国人针对本国的政治、社会、风俗等各个领域的特色而产生的语言变体。最初,英语是随着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使之在殖民地地区成为官方语言。之后美国的崛起代替了衰败的大英帝国,美国欲巩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于是将英语从工业领域传播到了信息技术领域。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在全球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官方语言。英语进入中国好比一个生物进入一种新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国特有的生活环境、风俗文化、宗教历史等大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国英语的形成就好似生物遵循生态系统中的发展规律一样,成为了众多英语变体的一员。

1882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在生物种群中,各种物种为了生存相互竞争,而生物的特性分化又使他们的竞争得到缓和。这样的相互竞争、相互依存才能使生物系统保持平衡。在语言群落中,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英语、汉语、法语等这样的主流语言在世界语言生态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而中国英语好比系统中的一个子生命,像许多语言变体一样如南非英语、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等,都是偌大的英语系统中的一分子,属于从属地位。如果我们忽视了中国英语的存在,必然会破坏世界语言系统的生态平衡。虽然它们不像英语一样被大多数人所使用,但是它的存在是必然的。比如:三个代表—ThreeRepresentatives;科学发展观—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中国功夫—Kungfu;福娃—Fuwa;大妈—Dama;愤青—Fenqing等。这些中国英语解决了我们国家的特有词汇在英语的词汇表达中无法找到的情况。毋庸置疑,中国英语经过漫长的发展,其生命力会变得非常强大,中国英语也会作为领先的语言变体得到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中国英语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英语也作为新鲜血液不断注入英语并被英语所吸收。中国英语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使英语不再成为由外国向中国的单向文化传播,而是吸收了中国特色的词汇、意念和文化之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国英语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还彰显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语言学历经几十年,发展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语言与语言、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至今,生态语言学突破了以往研究语言学的传统范式,从新观点、新层面研究了当今语言学面临的生态问题。并阐释了大环境下中国英语的发展,以及生态语言学对中国英语未来发展的展望。生态文明呼吁教育的变革,大学英语课堂是依附于大生态环境下的小生态系统。大学英语课堂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和创新,通过提高教学主体素养、提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进行多元化教学、创建完整的教学环境等切实有效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取得生态系统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3]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14(1).

[4]王晋军.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生态语言学发展
区域发展篇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污染分析及治理举措
关于生态语言学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开展思考
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习语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官场话语生态的形成过程考察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