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话题—说明”结构看“厉害了我的哥”

2017-03-03向志敏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话题认知结构

向志敏

摘要:“厉害了我的哥”是2016年的新晋流行语。这一说法在特定的语境下能够表达特殊的意义,迎合了公众求新求异的语用心理。本文拟从“话题-说明”结构的角度来解读“厉害了我的哥”一词流行的認知心理基础。

关键词:“话题-说明”结构;“厉害了我的哥”;认知

一、缘起

“厉害了我的哥”起源于一个故事。某中学生军训时玩手机游戏,结果被教官没收了,队友看他掉线又连上了,问他咋回事,他说我是他教官,赶紧打完这把,结果教官一路超神,三杀四杀五杀,无人能挡,惊呆了的队友说了一句,厉害了我的哥!

从上述缘起我们可以看出“厉害了我的哥”是说话人在惊讶时突然冒出的一句妙语。教官出于训导责任没收了军训学生的手机,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是网游个中高手,继续学生未完的游戏打出了精彩,无人能挡,让平时自以为厉害的小朋友都自叹不如,惊讶不已中发出“厉害了我的哥”的感叹。众所周知,在汉语中我们有亲属称谓泛化的用法,在“厉害了我的哥”这个用法中,“哥”这个话题词就和前面的评论语“厉害”一词共同表达了说话人对受话人的仰慕赞赏。

二、英汉语中的“话题-说明”结构(topic-comment structure)

当我们说一句话时,我们一般倾向于先“宣布”一个“话题(topic)”,然后对其进行“说明(comment)”,这样,“话题-说明(topic-comment)”作为一种相对松散的话语结构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而学会使用一门语言,简单地说,是会用一个句子或一群句子来表达相应的意群或概念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话题”的选取是言语表达的首要任务,在一定的语篇中,话题的推进也是语篇组织的一个重要方面。

赵元任(1979,45)指出,“主语和谓语可以是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但在汉语里,这种句子里(即使把被动的动作算进去,把“是”也算进去)的比例是不大的,也许比50%大不了多少。因此,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看待,比较合适”。1970年,两位西方学者李讷(C.N. Li)和汤普森(S.A. Thompson)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见解:汉语是话题占突显地位的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英语是主语占突显地位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转引自周至培,2003,197)。这主要是因为,英语的话题是由主语后面的成分前移至主位位置形成的,而汉语的话题是经过说话者不同突显心理基础形成的。构成汉语话题的,不仅可以是名词性短语,还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动词等短语。

三、从“话题-说明”结构视角解读“厉害了我的哥”

基于上文对英汉语“话题-说明”结构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我的哥厉害了”。那为什么会出现“厉害了我的哥”这个说明在前话题在后的特殊结构呢?这个结构说特殊也不特殊。在粤语中,“你先走”会说成“你走先”,而前几年曾有过一个类似的说明在前话题在后的流行语“走你”。而且笔者在为写这篇文章上网查资料时也发现“厉害了我的哥”的流行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近来,从最初的“厉害了我的哥”又衍生出来了一系列与之类似的说法如“厉害了我的姐”,“承让了我的弟”,“萌坏了我的妹”,“棒呆了我的嫂”,“美死了我的姐”等等,充分显示出“厉害了我的哥”这一流行语作为一个强势模因的传播力。而透过这一流行语的强势传播我们看到的是汉语在“…了我的…”这一“说明-话题”结构上显示出的语言纵聚合关系。如前所述,“说明-话题”这一特殊结构的流行有它的强大认知动因。认知语言学认为,在一个典型事件域(event cognitive model)中,事体(being)和动作(action)突显的先后顺序是受突显原则(prominence principle)影响的。从开篇缘起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言语语境中,教官“厉害”的属性超越他作为一个个体本身而率先被说话者注意到,使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厉害了”的评论性说明后才想起了发话的对象“教练”本人因而有了“厉害了我的哥”的说法。说者也许无意但听者有心,此语一出即因它符合了我们深层的认知规律而大为流行。再者,它也顺应了网络时代下人们语言使用求新求异的语用心理。网络时代,个体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彰显,对于一个流行事件,人们关心的不再停留在事实本身而转向个体态度的宣扬。“厉害了我的哥”流行后,因为电脑键盘语音输入的关系产生的新变体“厉害了word哥”也为大众喜闻乐见。

四、结语

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哥”突破了汉英传统的“话题-说明”结构,这一语用现象有它深刻的认知和语用动因。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自有其规律,我们作为语言使用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流行语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合理的预判,而不是无脑地跟风传播。本文从“话题-说明”结构入手探讨了流行语“厉害了我的哥”的生成机制,希望是对流行语研究的一个抛砖引玉的尝试。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周至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话题认知结构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话题与主语研究
再论汉语话题与主语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