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德育载体建设研究

2017-03-02韩东旭龚芳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7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建设研究载体

韩东旭+龚芳海

摘要: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培养优秀有用人才”的问题,这也是德育工作需要回答的具有价值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宪治国”的新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国家和世界局势与时俱进。据此,我校结合学院“变革创新,开放合作,提质增效,提速扩容,稳定发展”的主题,课题组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的理论研究为突破口,煅造“上善若水”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以此为基础创新高校德育方式,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品德的自我建设和提升。

关键词:高校德育;载体;建设研究

一、高校传统德育方式的不足

1、教学模式单一,教育效果受限

高校传统德育,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道德和理念的灌输,以此期待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素质,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教育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没能做到将学生的表现和理论相结合。如果想要以这种方法取得较好效果,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

2、教师主导过度,个性教育缺乏

传统课堂的“师生合作”,以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为主,教师的主导作用被过度地强调。在政治思想和校园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将学生看成无差别的群体,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我们听不到来自于个体的声音,看不到他们作为个人的光辉。

二、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法律知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很多人犯法,是因为不知道所做的事情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公民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明辨是非,进而遵纪守法。所以掌握法律知识是大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基础。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不仅会做到不犯法,同时懂得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同时,法制与德育相辅相成,掌握法律基本常识,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会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更新教育思维,创新德育理念

依宪执政形势下的高校育人载体要注重传统载体的现代化(modern supporter)、巩固课堂教学载体(teach supporter)、拓展社会实践载体(practice supporter) 、优化管理服务载体(serve supporter)、健全校园文化载体(culture supporter)的“五融合”。

(一)传统载体的现代化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理念也需得到相应的创新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平台,任何人都能获取大量的信息甚至发布信息,思想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快。

我校一直紧跟时代步伐,在学校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老师之间均建立了各种数据平台,包括办公OA平台,微博平台,微信公众号平台,有了这些平台,学校和师生之间,不用采用非常严格、正规的方式,而是采用这些非常随意的便利方式,就能进行沟通和化解问题,给学校减少了很多工作。同时,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能让学生潜移默化中热爱学校、热爱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质,这就是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建设载体的创新。

(二)拓展社会实践载体

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培养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我校思政部一直致力于建立多方位的社会实训基地。通过多方努力,与广州市爱心家园义工团共建了我院第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一直在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我院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多次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由广州市民政局举办的公益活动。还有扎根在社区的“至诚”社区服务中心、在幸福养老院建立的志愿服务基地等等,并且把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观源小学定为定点扶贫根据地。思政部老师经常带队组织学生开展多项社会服務工作,通过对社会责任形成强烈的认同感,实现大学生由“自发发展状态”向“自觉发展状态”的转变,将对祖国的热爱、对集体的认同、对奉献社会的认可等等不断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技能,同样能够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社团活动使青年学生的人生态度更加积极向上,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热情,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人才。

(四)举办多种比赛健全校园文化载体

我校思政部每个学期都会开展爱国作品比赛,比赛的节目都是在思政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题材丰富,角度多样,挖掘出学生的创作潜力和责任意识。此外,思政部全体教师还组织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评比、社会调查、义工服务、暑期“三下乡”等多项活动,对学生进行社情、民情、国情教育。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不但健全了校园文化载体,而且强化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带动了学生们对国家、社会和民情的关注。

四、高校德育创新的重要性

学校德育实质上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形成学生的道德信念,外化为学生道德行为的过程。可

见,德育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帮助学生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和要求。只有完成内化,

才有可能继续进行外化,学生也才有做出道德行为的可能。由此,将德育要求的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转化为学生自身道德意识的德育内化,就成为德育过程实现的必然和必要。高校探索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法对于德育教育模式创新具有重大又深刻的意义。

其一,要激活大学生的道德诉求,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接受外界社会道德影响的主动性,从而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德;

其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将学到的德育理论知识落实到行动上,而且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加深体会。

总之,高校德育载体创新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在思想观念、方法理论、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努力构建,进而推动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五、参考文献

[1]于连军. 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07.

[2]王兰芳. 对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 西北成人教育学2007,( 3) .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建设研究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金工实训》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培养和选拔会计人才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