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政治认同的嬗变过程

2017-03-02朱益飞

党史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共识

朱益飞

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关系到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事业的成败,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共政权内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效度。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是随着中共的成长壮大、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中共自成立至大革命失败期间,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极不稳定,其原因在于斗争经验的缺乏以及對革命形势判断的不准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左”的政治路线影响下,民族资产阶级被贴上“最危险的敌人”的政治标签。同时,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领导人在党内地位的逐步确立,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同逐渐出现分化,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革命实际的政治认同开始形成,该认同也慢慢成为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主流政治认同。抗战时期,民族资产阶级被定性为“中间力量”,这一表述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政治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强有力的认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认可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合法地位,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及秩序的确立奠定了基本前提。

总之,到新中国成立,中共已经对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稳固的、正向的政治认同,该认同基于政治民主的共同追求。中共对民主政治的坚守,与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的价值追求,使得二者形成了最基本的政治共识,而这种政治共识也正是政治认同的基本前提。

猜你喜欢

民主革命资产阶级共识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第一次社会主义政党特异领导的俄国民主革命败中有成
别让“PX共识”在爆炸中瓦解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学校史研究述评
毛泽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试析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左冀化倾向及其成因
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批判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