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动“情”弦——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2017-03-01张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人情味意境情感

张蕾

摘 要:新课标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放在总目标的首位,把感受、鉴赏与表现放在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首位,明确指出“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提出“注重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要求。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表现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点。

关键词:情感 歌曲内涵 意境 人情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像一缕和煦的春风,一滴甘甜的雨露,悄悄滋润人们的心灵,开启人们的心智。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的体验,一种音乐审美带着愉悦情感的体验。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呢?

一、以情激情,以情施教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为了使学生打开感情闸门,充分运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启发学生的情感资源,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感受音乐,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比如在学习《赶海的小姑娘》这首歌曲之前,我先放映一幅海边的美丽画面,上面有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在玩耍戏水。画上小姑娘开朗的笑容直接传递给孩子们的就是开心愉悦,且与孩子们在“玩”中产生共鸣,营造出与音乐相符的环境气氛,使孩子们一看到“笑脸”也情不自禁咧开了自己的小嘴,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情感中去,由此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听觉视觉的饕餮盛宴如临其境

现今的课堂教学,多媒体“音画合壁”的视象性﹑具体性,能让学生眼观耳闻,产生联想﹑擴展思维,如身临其境般在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情感。把学生欣赏﹑歌唱﹑视唱﹑简单音乐创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欣赏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写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作曲家运用乐器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性格、动作和神情。只是简单的乐器、人物角色的画片﹑旁白或是凭空想象人物的动作和形象,这些视觉的表象仅仅在浅层面有助于孩子们用听觉来感知乐曲旋律﹑节奏﹑情感的变化。但是要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遨游,还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音乐视觉感知。于是,我搜集到苏茜·特姆普莱顿导演拍摄的《彼得与狼》的动画短片,将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他们的面目表情,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力度、速度及风格的变化直接引发联想﹑升华,不仅加深对音乐作品的领悟与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1]

三、让音乐课堂充满人情味

和谐的课堂需要“生活味”和“人情味”,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闪光点,要尊重他们,善于利用他们的缺点变成优点,多激励,多启发,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叮铃铃……”上课铃响起,我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可是,眼前的情景却让我兴致尽扫:班内少了十几个学生,估计又免不了被叫去改错、挨罚。为了安全起见,我例行询问:“同桌,班长,这些没到的同学都去哪里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一说明。“好的,下面我们来上课,请大家拿出课本和竖笛……”音乐课照常进行。

是啊,音乐课是所谓的“豆芽课”、是“副科”,认为音乐课也就只是唱唱、听听那么简单,上不上都是无所谓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还是得先抓学习,以至于学生本身也不重视,有时还会在音乐课上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做,听的同学呢还动动小嘴,左顾右盼,跟这个说说,跟那个聊聊,不听的同学完全就没有在这堂课上。

我曾问过几个同学:“你们的作业很多吗?还是说不喜欢上音乐课?”“你们几个怎么又被叫走了?音乐课咱们又学新歌了!可好听了!”答案却是丰富多彩的:“不不不,张老师,我们喜欢上音乐课,也不是作业多,只不过我们觉得我们写东西的时候也能学会唱歌,也能欣赏歌曲。老师,您别生气,我们不写了还不行吗?”“啊?又学新歌了呀,哎!我也想学啊!可是老师不让上……”“老师,我们……没说……什么话”支支吾吾短短的回答,不禁让我深思:是啊,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一心可以多用;对于学业吃力的后进生,顾得了这头儿顾不了那头,内心还是非常喜欢音乐课的,只不过如果不去改错,就会受到批评,左右为难!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渐渐变成看老师眼色行事的尴尬表情,我觉得,还是让我的课堂变得有人情味一些吧!我没有对我的课堂有过多教条的严苛要求,我很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选择一种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但必须达到我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该学的该唱的该听的都必须了解、掌握。同学们对于这项措施很是喜欢和支持。于是,我变就此“猖狂”了几节课,孩子们在课堂上“玩”的不亦乐乎。我对于这项举措的后果也是可想而知,肯定是什么也做不好,玩儿的玩儿,估计连爱学习的孩子也跟着玩儿了,更别提上音乐课了,估计音乐课得改名叫菜市场了![2]

为了不让这种后果发生,我在教学环节上用了用心,装聋作哑,让学生们帮我出谋划策,让他们教给我怎么讲才更有趣。我从学生那儿还真的学会了不少本事,比如我利用学生们下课时常玩儿的拍巴掌的游戏攻克歌曲节奏难点;用各种形式的游戏、合作、pk,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把手中的“活儿”放下,参与到游戏中来,孩子毕竟是孩子,爱玩儿是他们的天性;还有,把音乐与美术结合,让班内爱画画爱折纸的同学,为歌曲增添别样的色彩;至于爱说悄悄话的,便成为课堂上的优秀主持人、朗诵家、故事大王或是最佳辩手……渐渐的,课堂上不规矩的举动变少了,脑袋瓜不再左右乱晃了,手里也不再那么忙活了,最起码这40分钟里有那么一刹那是聚精会神的就非常棒了!至于那些身不由己无法上课的孩子,没关系,我请小老师帮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们尽快改错,尽量不耽误音乐课,若是非去不可,那便负责把音乐课的内容教授给他。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这是学习音乐的最终目的。同时教师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充满情感的优美、和谐的音乐情境和气氛,让他们随着教师的引导,在感情与艺术结合的天地中驰骋。

参考文献

[1]陈位萍.浅析小学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动起来[J].音乐时空,2014(05).

[2]周陶陶.小学音乐课中的情境教学策略[J].戏剧之家,2014(07).

猜你喜欢

人情味意境情感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充满人情味的雅量
情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人情味
情感移植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