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准则与盈余稳健性文献综述

2017-03-01王智晖

商情 2016年49期
关键词:稳健性盈余会计制度

王智晖

1导言

近几年来,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舞弊和不恰当的盈余管理现象,资本市场上出现的股市大案都与利润操作或盈余管理有关,其结果必然导致盈余质量下降。而低劣的盈余质量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盈余质量就显得尤为必要。新会计准则从源头上防范了盈余管理行为,对利润的操纵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可提高盈余数据信息质量,使其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业绩。同时,以提高盈余稳健性为基调的新会计准则也顺应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透明度的趋势。

稳健性对于会计理论和实务具有深远和重要的影响。世界上大多数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均将稳健性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为了贯彻国际通行的稳健会计政策,我国几次重大的会计制度变迁逐步强化了对公司提供稳健性会计信息的要求。例如,1999年出台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四项资产减值准备,2001年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则将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进一步扩大到8项资产减值准备,随着2006年1项基本会计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以及2014年几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大幅修改变动,我国的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稳健性的影响逐步加深。

然而,Ball等(2003)认为,财务报告质量不是由会计准则本身决定,而是由影响管理者和审计人员动机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最终决定。因此,旨在提升稳健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并不必然导致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稳健性的提升,准则变更的实施效果尚需通过经验证据予以检验。

随着公允价值计量正式以具体准则的形式发布,研究稳健性在准则变更环境下如何变化,进而全面分析公允价值与稳健性并存的逻辑冲突,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2会计准则与盈余稳健性

2.1国外会计准则对盈余稳健性的界定

稳健性,也称谨慎性或审慎性,对于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Basu(1997)认为,稳健性对于会计实务的影响至少有500年以上的历史。Sterling(1970)将稳健性看作是对会计计价最有影响的会计准则。

会计盈余作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一项财务会计信息,它的稳健性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原则,直接影响会计实务以及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制定。传统会计的概念中,稳健性是指“预见所有尽可能多的损失,但不预期任何不确定的收益”,即如果没有法律意义上可以证实收益存在的证据时,是不允许确认收益或预期收益的。

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1970)将稳健性定义为“企业投资者、管理者和会计工作者都偏向于低估资产和利润,以避免在计量过程中出现的小偏差,即为稳健性理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中指出,稳健性原则是指“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审慎反应,以确保经营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内在风险被充分考虑到。因此,在未来收到或支付两个估计的金额之间有同等的可能性时,稳健性要求采用比较不乐观的估计数。”然而,这种概念并没有对不确定性的审慎反映做出清晰阐述,以及怎样实现充分考虑企业不可预期的风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89)在其概念框架中对稳健性定义如下:“稳健性是指在不确定的情况下需要运用判断做出必要的估计时,判断过程应包括一定程度的谨慎,以便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2.2我国会计准则对盈余稳健性的界定

1992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第一次对稳健性原则提出了明确要求。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不足之处是,该准则没有明确提出稳健性原则的概念和含义。而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稳健性的概念首次做了比较清晰的解释和阐述。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和费用。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稳健性的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新会计准则的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与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在对稳健性的定义进行阐述时,“估计”二字被突出强调。

3小结

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稳健性有着明确的定义。相较于美国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相比,我国新准则对于会计稳健性在整个会计概念结构中的定位层次更高。在新会计准则中,会计稳健性是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部分,即新准则将会计稳健性定位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限定条件,而不仅仅是会计处理的一个原则。新会计准则从源头上防范盈余管理行为,对利润的操纵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可提高盈余数据信息质量,使其更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业绩。同时,以提升盈余稳健性为基调的新会计准则也顺应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总体趋势。

新的会计准则有利于真實反映企业主体交易的价值,规范账务处理,从而反映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使得盈余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Ball R.A.Robin,and J.S.Wu.Accounting standards,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issuer incentives:effect on timely loss recognition in China[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Accounting&Economics,2000,7(1):7196

[2]曲晓辉,邱月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盈余稳健性——来自深沪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7:2028

[3]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2:1927

[4]刘峰,吴风,钟瑞庆.会计准则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吗?——来自中国股市的初步证据[J].会计研究,2004,5:819

[5]李嘉明,陈旭,郭志明.企业会计准则综合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4,(11):38

[6]卜华,王春梅.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6,10:4243

猜你喜欢

稳健性盈余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不确定性、会计稳健性与投资效率
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述评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