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孩子点点滴滴做起,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2017-02-28杨海燕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积极情绪

杨海燕

摘 要:幼儿的健康,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学前教育者和家长不仅要关注学前幼儿的生理健康,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健康体态;积极情绪;适应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被注入了越来越多的内涵,衡量学前儿童的健康要综合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状况。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定义了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健康教育提出了目标:具有健康的体态、情绪安定愉快、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现在,我们很多关注的只是身体方面的健康,对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关注较少,身体方面关注的也不全面。那么,怎样关注孩子的健康呢?

一、关注幼儿身体健康,从生活细节做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幼儿“要有健康的体态”“要让幼儿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幼儿园和教师想把健康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必须保证幼儿园内的设施设备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卫生要求。桌、椅的高度要符合孩子的升高,床不能太软,这样有利于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幼儿园根据孩子的需要制定食谱,保证孩子每天在园获得合理均衡的营养;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进餐,不能催促孩子,进餐氛围要轻松,要多观察每一个孩子,督促改正不良饮食习惯;教师还要合理安排幼儿睡眠时间,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氧气、新鲜的空气;安全、卫生、健康的食物;安全、卫生的场地、设施、用具、玩具等,我们一般都能做到。但在细节上,我们注意的很少。比如,把铅笔尖朝上放在笔筒里,容易扎伤孩子;边为孩子梳头边让孩子吃东西,不利于孩子健康;孩子用油画棒画完画后,没有提醒孩子及时洗手,孩子有可能吃手,把油画棒中含的铅金属吃到嘴巴里;为孩子提供的餐具,只为了美观,没有考虑餐具中铅是否超标。这些生活中看似的小事,对孩子的危害是极大的,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大错。

二、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从生活细节做起

《指南》对幼儿健康提出的目标之二是:“情绪安定愉快”。积极的情绪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积极的情绪是一种正能量的情绪,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可以让孩子一生受益。小班幼儿情绪表达较“个人化”,以自己为主,中班幼儿情绪表达冲动性减弱、稳定性提高,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控制情绪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从孩子的情绪年龄特征入手,从小处入手,培养孩子积极的情绪。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教师和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细心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保持积极快乐的情绪状态,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孩子。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对鼓励孩子的进步,耐心倾听孩子说话,采取转移法、替代法等转移孩子的不良情绪,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情绪环境。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感到轻松、自由、温暖、快乐、满足、接纳等,就会喜欢上幼儿园,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己调节情绪。孩子的心是敏感的,成人需要及时觉察孩子的内心,为孩子營造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支持的心理氛围。比如,我们在幼儿园更多的是关注调皮的孩子、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或者某一方面有缺陷的孩子。往往忽视了听话、乖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被边缘化、被忽视。还有逼着孩子吃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适应能力,需要从生活细节做起

《指南》中提出的适应能力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春季和秋季,很多孩子就会感冒,这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不适应。对于小班孩子,我们可以在天气变化时,进行短时间的散步,还可以试着把窗户打开,让孩子适应一下,再进行户外活动。对于中班孩子,可以组织跑步、跳跃等,提高御寒能力,可以玩丢手绢之类的运动量不大的体育游戏,提高适应较热天气的能力。对于大班孩子,就要玩一些像荡秋千、拉手转圈等游戏来锻炼孩子的身体机能。

培养孩子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要循序渐进。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肯定有一些和幼儿园要求不一致的习惯。比如,等着喂饭、中午不睡觉。作为教师,我们先注意观察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习惯,可以先保留这种习惯,逐步提高要求,让孩子产生心理安全感,慢慢达到老师的要求,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和同伴交往,教师要在上课、游戏中要求两个幼儿相互问好、拉手,要求多个孩子搭积木、合作完成手印画等增进孩子之间的了解,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5

[2]杨静.幼儿园游戏活动形式特征及结构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88-91.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积极情绪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初中生拖延行为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