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2-28张霞美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

张霞美

【摘要】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86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和观察组(参照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各43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2个月复发率仅为9.30%,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9.65、11.24,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4.57±1.39)d,与对照组比较短,且护理满意度为(94.32±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4、14.39,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急性哮喘的急诊护理中效果确切,对于患儿的病情康复有积极意义,并能降低复发率,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 小儿急性哮喘; 急诊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3-0080-02

小儿急性哮喘的症状严重,以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在及时予以对症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其复发率降低。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具体效果和临床应用可行性,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1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86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和观察组(参照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各43例。入院后均符合2008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的相关诊断标准[2],无误诊病例。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9岁,平均(5.28±1.07)岁,平均病程(2.47±1.08)d;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10岁,平均(5.93±1.37)岁,平均病程(2.57±1.2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者自愿参与,符合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予以抗感染、解痉等常规急救措施,确保呼吸道维持通畅。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常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给药等。观察组则按照舒适护理模式予以干预:(1)心理辅导。注意对患儿的沟通交流,并观察是否存在情绪波动或其他体征变化,在急性发作时患儿往往容易出现急躁情绪,此时可考虑播放电视或音乐来缓解不良情绪。(2)维持舒适环境。定期对病房内环境进行清扫、消毒,确保通风,并调节合适的温湿度,维持环境的舒适整洁,避免细菌滋生。(3)饮食教育。饮食选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选择性地增加蔬菜、水果等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摄入,为免疫力提升与强化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需要避免摄入鱼虾、海鲜及鸡蛋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食物。(4)雾化吸入护理。进行雾化吸入时需要注意考虑相关药物的摄入量,控制雾化温度在22 ℃~26 ℃,避免小气管痉挛现象的发生;应该从小雾量开始,待患儿气道适应雾化后逐渐加大雾量,并控制吸入时间为15~20 min;整个雾化吸入过程应该注意调整半卧位或坐位,并酌情轻拍后背,指导患儿正确咳嗽,确保气管和支气管壁上粘着的分泌物有效排除。(5)出院指导。住院过程中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进展情况,与患儿家属加强溝通,耐心详细地解答患儿及其家属的疑问,在出院前注意指导患儿家属有针对性地掌握一定健康知识,出院后继续坚持呼吸功能锻炼、身体锻炼等,注意饮食上的宜忌问题,同时注意对急性哮喘的可能过敏原加以规避。

1.3 观察指标

对比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及2个月复发率。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百分制)进行,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以临床症状消失、胸片检查显示病灶消失、呼吸频率恢复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胸片检查显示病灶缩小,呼吸频率改善为有效;治疗后症状、胸片检查结果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4]。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 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及2个月复发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且随访显示2个月复发率相对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相对更短,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急性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在对患儿予以急诊护理时,通过采用舒适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生理上的良好恢复和心理愉悦感[5-6],确保整个护理更好服务于患者个体,尽可能提升舒适度。为了取得更优的护理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始终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力求始终将患儿作为整个护理中心,构建舒适的治疗环境;若发现患儿出现不良情绪,则需要真正做好各类护理工作,通过持续的关心来获取患儿信任[7-8],在维持患儿良好依从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帮助维持患儿的良好心态,始终维持积极的治疗信心。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还需要注意对患儿后背定期进行轻拍,鼓励患儿正确、积极咳嗽,为气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创造条件,确保呼吸道始终维持通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也要注意合适的气雾湿度和温度,避免对呼吸道造成应激性刺激[9]。

关于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国内外已有多名学者针对此进行探讨。魏朝霞[10]在研究中发现,小儿急性哮喘患儿在接受舒适护理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与护理前相比有显著改善,且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42%,患儿的住院时间控制在(4.63±1.29)d。虽然并不是采取随机对照试验方式,但通过前后对比分析来看,也证实了舒适护理对于小儿急性哮喘患儿的急性症状缓解作用显著,且住院时间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长期处于哮喘状态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同时也能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构建良好护患关系。余美连[11]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发现舒适护理组患儿的最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且舒适护理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后,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2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与已有文献[12]基本一致,但本研究并未针对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分析,且护理满意度与余美连的结论存在差异,推断可能是由于收治对象的主观因素影响。故需要在后期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扩大病例纳入范围,拓宽指标体系,为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的临床工作提供更可靠参考。

综上所述,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病情康复,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袁淑卿,陈怡,吴惠敏,等.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3):303-304.

[2]陈绍静.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11):114-115.

[3]孙海荣.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3):150-151.

[4]朱俐.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42(30):154-155.

[5]康欣,李礼,丁芬,等.舒適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2):1667-1668.

[6]程君,吴惠敏.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1):1167-1168.

[7]贺杰.舒适护理模式对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6,14(1):153.

[8]宋春梅.探讨舒适护理管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21(24):151-152.

[9]李爱荣.小儿急性哮喘护理中舒适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0(29):255-256.

[10]魏朝霞.为急性哮喘患儿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164-165.

[11]余美连.舒适护理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氧动力雾化吸入的干预效果[J].医学信息,2015,27(48):325.

[12]赵连芬.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6,6(7):257-258.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早期预警评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探讨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分诊及急诊护理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