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余秋雨散文的行者风范

2017-02-28白凌云

商情 2016年50期
关键词:余秋雨行者散文

白凌云

[摘要]:余秋雨作为走得最远的文人,其人格魅力与作品风格都蕴有一种大气磅礴的行者风范。本文通过对余秋雨散文中思想意蕴,文学体裁及语言风格三个方面的研究,以及对行者风范形成原因的探究,给读者以启迪,使读者进一步理解余秋雨散文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散文 余秋雨 行者 文化

在当代文学家在追求风花雪月散文的道路上渐渐迷失时,余秋雨散文独辟蹊径,开辟了一条走出书斋,走向文化现场的新道路。在这片新大陆上诞生的散文犹如一阵惊天雷,震醒了当代散文家那嗜睡的良知和慵懒的思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至此,中国现代散文开启了新篇章。

一、游刃于字里行间的行者风范

(一)思想意蕴

纵观余秋雨作品,从《文化苦旅》到《行者无疆》,从《山居笔记》到《千年巡拜》,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位行者永不停歇的脚步。余秋雨先生怀揣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箴言,由东方走到西方,由赤道走到极点,由远古走到现代,由野蛮走到文明。一路行行止止,吸纳天地之精华灵气,吞吐千年之古厚浓蕴,孕育出一篇篇气势恢宏的游记散文。说到游记,不得不提及其开山鼻祖――徐霞客。徐霞客一生游历21个省,区,市,可谓“达人之所未达,探人之所未探”。他以“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为志,将其一生贡献在行走的道路上,并以精湛的笔法汇聚成一部至今仍耐人寻味的《徐霞客游记》,被后世人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可见,游记文学在历史上早有迹可寻,但在现代,游记文学却倍受冷落。余秋雨先生自告奋勇,接过行者的接力棒,毅然启程。与徐霞客不同的是,余秋雨并未停留在地理名胜的探访,而是向更深的历史渊源去追寻,穿越时空,纵横经纬。起初,他并不是以散文创作为目的而游历四方,直到走到甘肃的一个旅社里,他觉得非得写一些文章不可了。但他还无法很具体地判断这些文字会是什么模样,于是就跟着感觉走。他将旅途中的经历感受倾泻在纸张上,由此形成了第一篇带有行者风范的散文。从此,他开始跋涉于人文山水之间,穿沙漠,过草地,翻高山,渡冰河,摆脱了高雅精致的象牙塔的束缚,走进了真正的文化场地。

(二)文学体裁

在中国文学文体的大家族中,散文本身就是一个行者。因为它不需要拘于手法,拘于情节。见景生情,睹物发感即为散文。而余秋雨擅长写散文犹如一位行者找到了一双脾性相投,舒适合脚的舄履,进而达到了一种人鞋合一的境界。如此才能走得更久,走得更远。在散文的创作中,“形散神不散”是基本原则。“形”即“形式”,对行者来说,形式是一件最不容易困住前进者脚步的事物。而“神”则是行者眼中的远方,无时无刻都要笃定。以行者的概念重新定义散文,我们或许更容易了解为什么余秋雨先生在散文创作方面会有如此深厚的功力。余秋雨的散文相比于传统散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突进。他的散文在很多时候被称为游记。的确,这些散文中确实有名山大川,有古迹名胜,但也有行者余秋雨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有文人余秋雨与山水,先哲周旋时的时高时低的对话声。他走遍全国大江南北,奔波于海内外,用一只笔为游记增添了散文般奥妙的色彩,为散文拓宽了游记般丰富的题材。

(三)语言风格

他的散文在更多时候被称为文化散文。以一位历史名人或古迹遗址为切入点,由此延伸出对一个文化现象的探讨。以历史来加深散文的厚度,用文化来扩展散文的广度。这种散文的创作手法,在学术界被称为“大散文”。大散文是受古今中外众多学者推崇的。但由于当今散文创作良莠不齐,一些非专业的散文笔者硬生生地将散文推入到狭小的天地里。因此,余秋雨先生感叹到“今天的散文概念,比古人狭小得多。”在国外,“大散文”的观念极为盛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恩格斯写过很多学术论文与调查报告,但他的《从巴黎到伯尔尼》既不是学术论文,也不是调查报告,而是一篇带有游记性质的长篇散文。其中内容涉及经济,山水,城市,方言,是一篇具有大内容大语言的散文。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中,写苏东坡,他不囿于记叙苏东坡的生平或同情他的悲惨遭遇,而是借如此一个典型形象来揭示中国古代所有的苏东坡们失意于朝堂,逃离于林野的历史命运。“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但事实是“社会在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把他视为异类,排拒他,糟蹋他,毁坏他。”因此,隔离了世俗的冷眼,指点,被流放到黄州的苏东坡实现了一次人生的突围: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晋商,余秋雨超越常人的眼界,深入探究为何当初的“海内最富”会沦落为如今的贫困省份这一历史疑难。最终的结果竟然是“上个世纪中叶以来连续不断的激进主义的暴力冲撞,一次次阻断了中国经济自然演进的路程,最终摧毁了山西商人。”晋商成了民族革命的牺牲品,是华夏民族孕育了“海内最富”的晋商,但也还是华夏民族使“海内最富”分崩离析。是民族愧于山西,是历史愧于山西。写莫高窟,余秋雨冲破地域的封锁,放眼国际,思索为什么“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址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址一般是修建于一时,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瞻仰。但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是中国人的文化素养不高?还是常年的战乱无法避免?为何中国的遗址遗迹总是伤痕累累,破烂不堪。每到一处,不断发现,不断探索,脚步不停,思考不止。其文章所引起的阵阵余音重重地撞击了读者的灵魂。

或许也只有这种气贯长虹的大散文,才能凸显余秋雨作为一位阅历无数的行者的大眼界,大见识。

二、追溯行者风范的原因

借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心灵与双脚,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余秋雨被称为“走得最远的文人”。在他的散文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行者风范,究竟是什么使这位作家和他的作品具有如此磅礴的氣势?

(一)个人经历

余秋雨是位性情中人,他有一颗按捺不住的心和一双躁动不安的脚。这就注定了他不会一辈子呆在书斋里。在余秋雨举家搬到上海前,他是居住在家乡余姚的一间老屋里。余秋雨是太忘不了这间老屋了,因为这老屋是他整整一个童年。他最初看到的世界就是从老屋窗口里看到的。“窗外是茅舍,田野,不远处是连绵的群山,山的那边是什么?是集市,是大海,是庙舍,还是神仙和鬼怪的所在。”

“我记住了山脊的每一个起伏,如果让我闭上眼睛随意画一条曲线,画出的很可能是这条山脊的起伏线”。这或许是余秋雨第一次渴望登山,第一次向往远方,第一次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大约他今后无止无休的迢迢旅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外界支持

作为一位学贯古今的学者,分布在各地的学术报告会,交流研讨会早已恭候多时。也许有些人为这些报告会头疼不已,但余秋雨却高兴地迈开双脚,欣然前往。每到一处,在完成了必要的学术会后,他便会打开地图,研究路线。由于有了接待单位,许多恼人的麻烦事也就被别人帮着解决了。如此,只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往那一片又一片默默无言的文化空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现象的实地考察。虽然余秋雨兼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需要完成大量的行政工作。但可幸,有常务副院长及学院其他负责人的帮助和配合以及文化部作为国家文化行政部门的允准和支持,再加上他遍布世界各地的学生为他提供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支持,才使他可以毫无牵挂地行走在远山远水之间。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远方,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三)时代文明重任

作为一个有文化良知的知识分子,余秋雨并不是轻飘飘地游走在山水间,他的每一步都是重重地踩在了历史的痛处。《流放者的土地》直逼人性恶,把潜伏在历代祖辈身上的残忍做了深层的挖掘和剖解。《十万进士》是对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进行的沉痛反思。《遥远的绝响》叙说魏晋乱世的变形人格和乱世中文化人经受的人格分裂的苦痛。《历史的暗角》展现悠久历史中一个又一个幽灵,剖析群小的阴暗心理,分析了小人总是能够得势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历史及当代社会的丑恶与弊病犹如早已腐烂发溃的伤口,一味美化或掩饰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最终细菌可能蔓延全身,殃及主干。而余秋雨的散文犹如一把尖刀,直插历史痛处,痒处,并将深入肌理的毒瘤连根剜出,以保证主体源正根清。

纵观余秋雨这些年来的散文主题,细细想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能够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文明的碎片》)就这样,余秋雨挑起了寻找文明,解密文化的重任,直面每一次与丑恶愚昧的抗争,跋涉在历史的山山水水。

余秋雨散文中的行者风范并不是只浮于潇洒大气的文字,它更沉于对历史,对文化的追逐与探索。因此,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享受到一场文字的盛宴,更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文化重量。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明的碎片.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2]余秋雨.文化苦旅.中國文学出版社,2009.

[3]杨长勋.余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

[4]余秋雨.秋雨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余秋雨行者散文
我与风
最美逆行者
余秋雨投其所好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逆行者
余秋雨投其所好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你是游客还是行者
余秋雨究竟捐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