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大学生蒙汉篇章阅读的眼动特征研究

2017-02-28刘美丽陈国强胡阿旭

科技资讯 2016年28期

刘美丽 陈国强 胡阿旭

摘 要:文章以蒙古族大学生为被试对象,对比分析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篇章时的眼动特点,提取阅读速度、注视次数等2个重要眼动参数,对蒙古族大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篇章时的认知加工特点和阅读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得出由于蒙古语是拼音文字,一个蒙语词由多个音节组成,而汉语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只代表一个音节。因此,阅读汉语篇章时阅读速度上占优势。

关键词:蒙古族大学生 不同文体阅读 眼动特征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24-02

随着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民族地区除了以该民族语言教育的同时,汉语和英语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是各民族交流过程中使用的主要语言之一,更是蒙古族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掌握的语言。[1]很多研究者们都对汉族大学生阅读英语和汉语篇章时的眼动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少数民族学生阅读母语或第二、第三语言不同文体篇章时眼动特点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

阅读是学生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认知活动,在这大数据时代里,阅读更是人们获取一切信息的必然途径。阅读具有使学生增广见闻,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等有利作用,阅读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影响着个人的学习、工作等。[2]因此研究蒙古族大学生阅读不同文体时的眼动特征,对提高蒙古族大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从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篇章入手,借助眼动仪,记录被试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速度、注视次数等2个重要指标,来对比研究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篇章时的阅读水平及理解程度。该文利用先进的眼动技术研究少数民族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篇章时的眼动特征,来揭示蒙古族双语大学生的认知方式,也可以真实科学地评估蒙古族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为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工作服务。

1 研究方法

1.1 实验仪器

该实验所使用的仪器是SMI德国公司生产的Hi-speed1250高速眼动追踪系统,可以记录被试阅读时的眼睛注视位置、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瞳孔直径等数据并进行眼动参数的提取。该实验由一台计算机控制,刺激呈现在英寸纯平彩色显示器中央。屏幕分辨率为像素。一台计算机呈现材料,另一台计算机记录眼动数据。

1.2 被试

被试者是从西北民族大学选取的10名母语为蒙古语的大学生,他们的汉语水平达汉语普通话等级考试2级甲等。被试中男生5名,女生5名,所有被试的裸眼或矫正视力均达以上,无色盲色弱,无阅读障碍。

1.3 实验材料

阅读材料选取的是不同文体的蒙语和汉语文章各4篇,分别为说明文、散文、记叙文和议论文。每篇的单词数控制在400~600个字左右。每篇后有2道选择题。

1.4 实验分析指标

该文主要结合以下眼动指标对蒙古族大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眼动特点进行分析。

阅读时间:被试阅读整篇文章所用的时间。因为蒙语和汉语文章字数不一,所以该文选取了百字阅读时间(简称为百字时,百字时=阅读时间/总字数*100),单位为(秒)。

注视次数:被试注视整篇文章的注视点个数。一次注视就是一个注视点,注视点的数量就是注视次数。因为蒙语和汉语文章字数不一,所以该文采取了百字注视点次数(简称百字次,百字次=阅读注视点总次数/总字数*100),单位为(次)。

2 眼动实验的结果

2.1 阅读速度

为了分析影响蒙古族大学生阅读速度的各种因素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情况,首先对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时的阅读速度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实验得出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古语不同文体时的阅读速度,议论文的阅读速度最快2.666字/s,说明文是2.466字/s,散文是2.304字/s,阅读速度最慢的是记叙文2.182字/s,但这4种文体的阅读速度差异不是很大。蒙古族大学生阅读汉语不同文体时的阅读速度,记叙文的阅读速度最快5.222字/s,议论文是5.023字/s,散文是4.726字/s,阅读速度最慢的是说明文4.534字/s。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蒙古语不同文体的阅读速度明显比汉语不同文体的阅读速度慢,因为蒙古语是拼音文字,以音节为单位,一个蒙语词由多个音节组成,阅读时有先拆开音节后组合的一个过程,所以阅读速度慢。而汉语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没有拆开和组合的过程,因此阅读速度相对快一些。还可以看出,蒙语和汉语记叙文的阅读速度差异相对比较大。

2.2 注视次数

對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时的注视次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古语不同文体时,记叙文的注视次数最多112.896次,散文是109.167次,说明文是104.052次,注视次数最少的议论文103.905次。蒙古族大学生阅读汉语不同文体时,散文的注视次数最多55.518次,说明文是54.499次,议论文是53.333次,注视次数最少的记叙文52.709次。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的注视次数比例,阅读蒙古语不同文体的注视次数明显比汉语不同文体注视次数多。人阅读时主要在注视期间才获得信息,阅读蒙古语时,首先是对音节的加工,再获取一个词的信息,所以注视次数多。则阅读汉语时,对音节的加工,也就是获取一个词的信息,甚至是收取一个词组的信息,这两个过程是同步的,因此汉语的注视次数明显少于蒙古语的注视次数。

3 结语

该实验通过阅读速度、注视次数等2个重要眼动指标来反映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篇章时的差异,揭示蒙古族大学生阅读蒙汉不同文体时的阅读水平。蒙古族大学生阅读汉语不同文体时的各参数都比阅读蒙古语不同文体时的参数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汉语阅读速度明显比蒙古语阅读速度快,汉语注视次数明显比蒙古语的少。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蒙古语和汉语文字本身不同,蒙古语是拼音文字,一个蒙语词由多个音节组成,而汉语是表意文字,一个汉字只代表一个音节。因此,阅读汉语篇章时阅读速度上占优势。(2)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的阅读材料对阅读者的阅读模式有一定的影响,阅读蒙汉不同文体时的注视次数上有明显的差异,因为语言的编码和解码不能脱离自己本质的文化背景。现在各地区都是蒙汉多民族杂居,孩子们也从小受到汉语的影响,在这基础上,学校着力对学生进行蒙汉双语这类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语境意识,提高蒙古族学生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桂萍.蒙古族大学生汉语不同文本阅读眼动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33(85):18-22.

[2] 陈晓梅.蒙汉大学生英语阅读眼动认知对比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35(95):24-28.

[3] 张仙峰,叶文玲.当前阅读研究中眼动指标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14(3):236-240.

[4] 于鹏.韩国留学生阅读汉语文本的眼动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王亚同.中、加大学生英语课文阅读眼动过程比较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2):127-129.

[6] 沈德立.学生汉语阅读过程的阅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