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眸与凝望

2017-02-28陈小波娜塔莉

摄影世界 2017年2期
关键词:塔斯社观者新华社

陈小波?娜塔莉

中俄关系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之一。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就在两国之间。

70多年前,中俄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互支持,并肩战斗,用鲜血和生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建立功勋,赢得世界尊重。

1950年代,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之时,苏联专家用辛勤劳动和管理经验,为奠定新中国现代工业的基础做出贡献。

近年来,中俄双方携手前行,本着相互尊重、彼此支持、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以真诚、务实的态度构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时代主题的新型国家关系——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这些历史,都被收进新华社和塔斯社的数十万张底片中。几十年来,两个通訊社有数十位记者被派往对方国家,他们所定格下来的瞬间和细节,记录了两国的交往史。

昨天的新闻照片,就是今天的历史档案。2017年1月,在“回眸与凝望——新华社与塔斯社建立合作关系60周年联合摄影展”上,策展人陈小波从两社数万张资料照片中精选出来70余张照片,将它们装裱成数米高。当展览开始,灯光亮起,一瞬间这些深深烙着时代印记的历史细节点燃了中华世纪坛宽阔的大厅。

这些照片会告诉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什么值得我们回眸与凝视?——对过去的回忆一定会照亮未来。

在此,本刊专访策展人陈小波,分享“回眸与凝望——新华社与塔斯社建立合作关系60周年联合摄影展”从策划到最终呈现背后的那些故事。

如何找到两社历史照片?

陈小波:2016年年末,新华社外事局和摄影部领导找到我,希望我来策划一个关于纪念新华社与塔斯社建立合作关系60周年的展览。我想之所以将工作交给我,是因为之前我做过关于中法关系的展览,从历史照片的角度来对两国关系进行梳理。我想此次也可以用我擅长的、一以贯之的方法来挖掘一些老照片,作为展览主要素材。

关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俄关系的照片,新华社的档案中有非常多优质照片可供挑选;但不知道是联系渠道原因还是其他因素,塔斯社的部分照片略有缺失。在这点上,我很感慨中国照片档案馆的保存机制这么出色,非常完整地保存了历史。

如何选择照片?

陈小波:从几万张里选出70张的确挺纠结的,每次做这类展览我会很走心。任何事情只要用很深厚的情感去做,一定能做出好东西。

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都曾经深深地被俄罗斯文化感染过,对俄罗斯有一种情结,比如我会唱很多很多俄罗斯歌曲,最喜欢的音乐家是柴可夫斯基,文学家是托尔斯泰。

在这次选择照片的过程中,我在寻找一些曾经影响过中国人民的、俄罗斯各个领域巨擘的身影。例如俄罗斯著名小提琴家列奥尼德·柯岗(Leonid Kogan,1924~1982)曾经在1950年代在中南海演奏过;还有苏联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来到中国帮助我们建设。

我都会打开放大一张一张看照片,看照片里每个人的眼神,看那些时代信息丰富的细节。诗意与时代性是我这次选照片的一个重要标准。比如在一张照片里,我看到有两三个苏联专家帮我们在西部沙漠勘探一条铁路,大风刮起来,有人摔倒了,大家只好匍匐着前进。而这张照片就是时代性、诗意与情感三者最好的集合。让每个观者回忆起,两国曾经有过这样深厚的友谊,让人感动。

为了这个展览,在没有助手的情况下,我工作了一个半月。或许这些照片严格来说不能完整地表现中俄交往史,但我希望观者能从看似皮毛的瞬间中去寻找历史曾经留下来的痕迹。而在几万张照片中,如何把握历史重点,寻找人的气息,我这个年纪的人心里是有数的。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太年轻的人难做历史相关展览的原因。

您放70幅照片来表现这近70年的大历史,看完照片后最感慨的是什么?

陈小波:我每次做这种展览都很感恩老一辈的摄影家。现在他们那么老了,很多都去世了,活着的时候给我们留下那么多好照片。那些照片都是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换来的,每次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想着他们年轻时都如此有趣和热情。

选择“回眸与凝视”作为展览名称,也是因为两国百姓之间有过那么多交往,每一张照片反映的历史都值得我们回眸,让人们珍惜曾经的情感与经历、彼此的付出。

哪几幅历史照片让您叹为观止?

陈小波:如我看到1957年,非常漂亮的苏联女地质专家库兹聂佐娃在祁连山深山里测量地形,与中国人民一起劳动;看到1956年,当时文艺界里俄语说得最好的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孙维世与俄罗斯女演员共游颐和园长廊;看到1958年,在滚滚的黄河边,苏联专家和中国专家一起日夜守盼,观察黄河截流情况……这些照片都有非常动人的点。

为什么要把照片做到两米到四米大,并把展厅涂成深红色?

陈小波:因为1960年代后,关于两国交往的照片有一段时间的缺失,因此我想既然这并不是一个在时间线索上连贯的展览,那我就要让整个大厅变成一团气息,照片就需要放到尽可能大,一下子用独立单张照片吸引住观者。同时我决定将展厅涂成红色,我寻找了十几种红色,一定要找到最接近克里姆林宫的那种深沉的红。因为影展中大部分都是黑白照片,我希望展厅里只有深沉的红与深沉的黑。

在照片呈现上,您使用了哪些特别的方法?

陈小波:除了空间都被统一成红调以外,这次展览的材料,我全部使用了质地略粗的绸缎,将照片印刷在上面。而灯光模拟了灯箱的效果,

我也为此借用了上百盏“老林展览专用灯光”,可调节任意矩形照射区域,控光精准,使光只照在画上而不照在墙上。因此无论灯光、画面材质和墙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别饱满的

气息。

观者看了这场展览后,给您什么反馈?

陈小波:展览开幕式那天,开始有人担心场地灯光太暗,但当观众进来后,所有人都非常惊讶。他们以为这种展览照片就是一张一张装裱挂在墙上,没想到一进来就被这个大幅大幅闪烁的历史吸引了。塔斯社的社长跟我们说一定要这样的展览来俄罗斯展出,原封不动,包括展型的方式。

您如何评价拍摄这些照片的摄影记者?

陈小波:齐观山、袁苓、牛畏予等都是新华社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摄影记者;还有像胡越、武纯展等,他们是那个年代在边疆工作,为摄影奉献一生的人。因此他们有太多的好照片可以选择,在策展过程中,我只能一再狠心压低数量。

而新华社年轻一代的摄影记者也非常棒,例如陈建力、姜克红、沈伯韩、戴天放、鲁金博等。鲁金博拍的时装周,没有奢华感,反而很有品味;姜克红拍摄的雪地里独自带着宠物狗缓缓前行的人,也非常有俄罗斯特有的生活气息。无论是老一代还是新一代,我们都应该记住这些记者的名字。

猜你喜欢

塔斯社观者新华社
再创新高
端午节观龙舟赛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