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临床对比

2017-02-28王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30期
关键词: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妇产科

王霞

【摘要】 目的:评估对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有效性。方法:以2014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施行对症治疗的63例卵巢囊肿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作开腹组、腔镜组两组,开腹组内31例患者施予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腔镜组内32例患者则施予腹腔镜手术措施,比较患者各项效果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案的运用成效。结果:术后评估患者疗效,发现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出血量及各卵巢功能指标均优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能进一步提升患者疗效及预后,因此在妇产科内有推广的必要性。

【关键词】 妇产科; 卵巢囊肿; 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 腹腔镜手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0.08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140-02

卵巢囊肿属于妇科临床中比较典型的病症之一,由于此病的初期病征不突出,易被患者忽视,待确诊疾病时已接近病情的中、晚期,主治医生通常选用手术方式对患者施行治疗,常见术式以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及腹腔镜手术为主[1]。本文以2014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施行对症治疗的63例卵巢囊肿患者为对象,予以分组后,分别施行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及腹腔镜手术措施,以评价两种术式运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1日-2015年3月31日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施行对症治疗的63例卵巢囊肿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作开腹组、腔镜组两组。开腹组31例,年龄16.1~49.7岁,平均(30.1±10.1)岁;囊肿组织直径2.75~8.00 cm,平均(4.95±0.71)cm。腔镜组32例,年龄16.0~50.0岁,平均(30.5±10.2)岁;囊肿组织直径2.71~8.10 cm,平均(4.99±0.67)cm。接受妇科检查后,所有入选对象的病症都已经确诊,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对照后,发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 (1)行硬膜外麻醉后,对患者卵巢囊肿组织进行剥除。(2)选择可吸收线无菌缝合患者创口,保证其卵巢组织处于正常状态。(3)放置导尿设备,予以抗生素治疗。

1.2.2 腹腔镜手术措施 (1)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切口位置选择肚脐,长度以1 cm为最佳。(2)给予患者常规穿刺,并创建CO2气腹,将机体腹内压控制在12~13 mm Hg[2]。(3)将腹腔镜镜头放入机体左右下腹,同时尽量避开血管组织,以防其血管组织受损。此外,于机体左下腹、右下腹分别放入套管针,套管针长度分别选择5 mm及10 mm,用以探查患者上腹组织、下腹组织及盆腔组织等。(4)定位左下腹的麦氏点和右下腹的麦氏点,分别设置穿刺孔,选择带齿类抓钳对卵巢韧带组织进行夹取,使其病灶组织充分显示。(5)夹取卵巢包膜组织的边缘,并对健康组织、囊肿组织的边界进行准确辨认,选择单极电切方案对其卵巢包膜组织表面切口适当扩大。(6)夹取患者囊壁组织,朝反向进行牵拉,再选择钝性剥离联合锐性剥离的方式对囊肿组织进行剥离,使其脱离卵巢包膜组织[3]。(7)全面观察出血点,选择双极电凝方案展开止血操作,并及时取出囊肿病灶组织,再送往病理科室展开检测。(8)对穿刺点进行反复冲洗,再次置入套管针,全面探查机体盆腔组织状况,查看是否有出血现象发生,确定无异常后,即可释放出CO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征比较

术后评估患者疗效,发现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长(58.72±5.00)min,开腹组(78.10±6.95)min;腔镜组住院时长(4.12±0.75)d,开腹组(7.03±2.20)d;腔镜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卵巢功能指数比较

术后1年随访发现,腔镜组促卵泡激素指数、雌二醇指数及黄体生成素指数等均优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作为妇产科多见症,卵巢囊肿除了发病率高外,其癌变机率也普遍偏高,加之发病人群的年龄不特定,任一年龄段的女性群体都可能出现此种疾病,特别是有过生育史的妇女群体更易患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所以需要早期治疗,以提升患者预后水平[4]。卵巢囊肿治疗工作中,其治疗手段十分多样,多以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为主,但是开腹手术方案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而且风险性较高,还可能会出现感染现象,影响患者恢复速度,因此该方案应用受限。当前,腹腔镜及相关技术引入临床手术后,提升了手术治疗方式的操作便捷性,使得原先难度较大的术中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已成为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首选措施之一[5]。

腹腔镜术式有无创性、恢复快及创伤小等特征,用于卵巢囊肿患者时,其优势如下:首先,该术式强调给予患者创建气腹,于镜头直视下展开剥除操作,可提升手术精准性,避免健康组织受损;其次,该术式选择镜下止血方案,可避免热损伤现象发生,防止卵泡组织数量及质量受影响;最后,该术式治疗十分彻底,有助于防止复发现象发生[6]。在具体操作流程中,建议医师重视以下环节,(1)手术医师在开展手术操作之前,需对患者耐受程度、身体状况进行观察,重点查看病灶组织是否恶变,并查看机体附件状况、囊肿部位及囊肿體积等因素,及时排除禁忌证;(2)结合患者临床指征,医师要提前拟定科学化的手术流程方案,以提升术中安全性[7]。手术医师按每例患者的病情状况及相关情况拟定总方案,并施予针对性、个体性的术前风险评估,防止术中出现问题,导致医疗事故出现。本研究对两组患者施行不同术式,术后评估发现腔镜组入选对象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出血量指标均优于开腹组,同时腔镜组促卵泡激素指数、雌二醇指数以及黄体生成素指数等也优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卵巢囊肿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能降低其创伤与出血量,控制并发症形成,在缩短手术时长以及住院时长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改善其促卵泡激素指数、雌二醇指数以及黄体生成素指数,因此在妇产科内有推广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振华,梅新珍,曹志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处理方法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3(6):722-724.

[2]徐晓英,龙雯晴,王惠.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双极电凝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20):3189-3191.

[3]朱振华,王志群,戴毅敏.序贯式止血法应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影响卵巢功能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0):756-757.

[4]肖超,肖雪,鄂琪敏,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8):618-622.

[5]覃正文,郑会贤,任郁.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55-58.

[6]吴燕祯,秦福杰,李玉香,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创面双极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影响[J].中国医刊,2015,65(4):66-69.

[7]杨冰,陈辉,何丽霞,等.未生育妇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3,26(1):87-92.

(收稿日期:2016-06-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妇产科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的效果研究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指标的影响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及FSH、LH水平影响分析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