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笼养肉鸡的环境因素分析及调控措施

2017-02-28王钰龙齐莹莹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9期
关键词:温差肉鸡粉尘

王钰龙,齐莹莹

(1.济南市天桥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山东 济南 250032;2.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笼养肉鸡的环境因素分析及调控措施

王钰龙1,齐莹莹2

(1.济南市天桥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山东 济南 250032;2.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快速膨胀,土地、环保、养殖效益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在机械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支持下,笼养肉鸡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从鸡笼排列形式上可以将肉鸡笼养分为阶梯式和层叠式,其中,层叠式笼养因具有单位面积饲养量大、劳动生产效率高等优势而成为主要的笼养模式。肉鸡生长速度快、自身代谢旺盛,在封闭的、高密度的笼养条件下,鸡舍内环境的控制尤为关键。据测算,在品种、营养、管理等诸多因素中,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占25%左右。因此,对笼养模式中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并实施科学调控,是笼养肉鸡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1 温度

温度是肉鸡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温度控制对笼养肉鸡非常重要。鸡舍温度控制的核心是保持温度稳定和均匀,并与湿度、通风等因素统筹考虑。通过对密闭笼养鸡舍内温度监测发现,鸡舍内存在一定温差,靠近湿帘位置的温度高于风机口位置,温差一般1.5~4℃,舍内鸡群日龄越小,温差越大;鸡舍上部温度高于底层,温差3~5℃,而且室外温度越低,温差就越大;舍顶温度比最高层鸡笼温度要低,这与舍顶的保温性有很大关系。从鸡只的生长周期看,雏鸡对温度更加敏感,需要的温度较高,一般在0~7日龄期间,温度应控制在32~33℃,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每天降0.3~0.4℃,30日龄以后保持在20~22℃。

春秋季节,主要通过门窗的开关和鸡群自身来控制舍内温度;夏季高温季节,通过湿帘控制舍内温度;冬季,采用人工加温和鸡自身的热量,保持舍内温度。在保持笼养鸡舍内部温度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密度和鸡群来解决舍内温差的问题,例如,低层鸡群饲养密度大一些,高层密度小一些;冬季时,将体质量较大鸡置于底层,较小的鸡置于上层。

2 湿度

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对肉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例如,高温时,适当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降温、降尘、净化空气,但相对湿度过大,则容易使饲料发霉变质,也容易导致肉鸡中暑;相对湿度过低容易引起肉鸡脱水,皮肤干燥,空气中灰尘飞扬,易诱发呼吸道疾病。育雏期间,鸡舍内的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最高不高于70%;育成期间,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最低湿度不低于40%。整个饲养周期呈现前高后低,具体为:1~10日龄65%~70%;11~30日龄60%~65%;31~40日龄55%~60%;41日龄以后,50%~55%。

舍内的湿气主要来源于鸡群的呼吸和地面、饮水、粪便中蒸发的水分。增加舍内相对湿度,主要通过地面洒水、安装喷头、喷雾消毒等措施来实现。生产中,由于托盘遮挡,地面洒水后,上层湿度提高不明显,而下层往往出现发霉现象,因此地面洒水要选在好地点。采用喷雾加湿时,以水温与室温一致为最佳。在调控舍内相对湿度时,要与温度统筹调控,尤其是冬季,更应注意。

3 光照

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是提高肉鸡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肉鸡笼养鸡舍多为密闭式鸡舍,需要进行人工光照。肉鸡饲养全程连续光照可以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但投入成本高、出栏率低、发病率高。黑暗条件与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和健康同样重要,因此,建议采取间歇光照制度。一般0~3日龄光照23 h;4~10日龄光照8 h;11~15日龄光照12 h;16~21日龄光照16 h;22~35日龄光照18 h;36日龄以后光照23 h。或者,0~3日龄光照23 h;4~10日龄光照18 h;11~15日龄光照8 h;16~21日龄光照12 h;22~28日龄光照16 h;29日龄以后光照18 h。光照强度,以前期不低于15 Ix、后期不低于5 Ix为宜。

在笼养中,除了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外,光照的均匀度也尤为重要。为了避免鸡笼遮光而影响光照的均匀度,一般灯泡的布局采用纵横和上下交错式,将同一列灯泡摆放3个高度,最低的离地高度为1.5 m。在每层鸡笼上安装LED灯带可以确保光照均匀,同时还可以降低养殖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4 通风

通风可以提供新鲜空气,减少病原微生物蓄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肉鸡笼养密度大,舍内有毒有害气体产生量大,因此,与平养模式相比,肉鸡笼养的通风更为重要。笼养肉鸡如果采用密闭鸡舍,一般采用纵向负压通风,将风机安装在肉鸡舍入口对面的山墙上,在两侧墙壁上设立进风口及进风管道,使新鲜空气在负压作用下,穿过鸡舍的纵径排出舍外。安装通风设备时,要准确计算鸡舍的空气流量,以确定适当的风机功率、数量和布局,确保风机有足够的换气能力。

一般情况下,2日龄左右的雏鸡不需要通风,随着鸡龄增大,逐步增加通风量。通风时还要结合舍内温湿度来确定通风的强度和时间,尤其是冬季,通风时一定要防止鸡群受寒感冒。在育雏期间,一般采用横向通风,开启侧风口和侧风机进行通风,风速每秒小于0.4 m;生产中后期则需要加大通风量,由侧风口进风,开启部分侧风机和纵风机,风速每秒小于0.6~0.8 m。

5 粉尘

笼养蛋鸡舍内的粉尘主要来自饲料粉末、皮屑、羽毛屑、粪便,以及空气中的灰尘。粉尘携带大量病原微生物,飘浮在空气中,不断刺激肉鸡呼吸道黏膜,从而诱发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呼吸道疾病。行业标准规定,一般禽舍中总粉尘质量浓度最高允许值为420 mg/m3。从粉尘携带菌落总数看,在笼养鸡舍内,从鸡笼上层到下层菌落总数呈现升高的趋势。控制粉尘最有效措施是适当增加鸡舍湿度,建议生产中重视带鸡喷雾消毒,既可以降低粉尘,又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鸡场内外的绿化,使用颗粒饲料,调低自动上料机上料口和料槽之间的距离,及时清除鸡舍内外的粪便、羽毛和灰尘等措施减少粉尘。

笼养鸡舍的环境控制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参数,找出动态管理的平衡点,创造一个适宜的生产环境。

S831

B

1004-5090(2017)10-0017-02

2017-07-29)

猜你喜欢

温差肉鸡粉尘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北方冬季养猪当心“四差”
粉尘大战
温差“催甜”等
低级热温差发电器的开发应用研究
光散射法粉尘仪在超低排放的应用
粉尘剂防治蔬菜病虫害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