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活化
——文庙场所与现代城市的融合

2017-02-28

关键词:文庙场所空间

梁 虎

(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 350007)

空间活化
——文庙场所与现代城市的融合

梁 虎

(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 350007)

文庙建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文庙建筑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地正逐步推进文庙区域的旧城改造。文章通过对建成成果的考察,从融入现代社会、文化和经济的视角探讨了文庙场所的复兴,并从文庙建筑本体的保育、使用功能的延续与拓展、周边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邻近区域视觉景观的协调四个方面提出了文庙场所的保护与整治措施。

文庙;场所复兴;融合;遗产保护

文庙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封建统治思想——儒学的物质体现,反映了封建社会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建筑艺术成就,是各历史城镇特色突出的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明代全国有各级文庙约1 560所,清代增至1 800多所[1],除府县按照诏令设置文庙,一些重要的集镇也建有文庙。历经社会变革和战争浩劫,各地文庙屡遭破坏,建筑损毁、场地废弃,值得庆幸的是至今海内外仍留存有1 300多座文庙[1]。既往对文庙的研究主要关注了建筑形制、营造手法、地域特色、保护与修复及当代利用[2-5],强调了文物保护方面的内容,而对其与周围城市区域的联系和文庙场所自身活力的提升方面则较少讨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物保护和旧城改造被提到时代的新高度,部分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制定了文庙区域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从街区的范围复兴城市历史片区。这些规划在实践中不断被修正,建设成果有待论证和总结,本文对此进行探讨,旨在能为后继的整治工作及尚未进行实质性改造的文庙区域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一、文庙简介

文庙又称孔庙、学宫、夫子庙,是祭祀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文庙最初是祭祀家庙,后来由于历代帝王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儒学成为国学,文庙遂在“庙学合一”体制的推动下成为各地的文教场所,在古代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同于佛寺、道观等神佛祭拜场所,是儒家文化的传播空间。作为一种封建礼制建筑,文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遵循礼仪行事的行为模范。在文庙看不到体形巨大、神形夸张的人物塑像,展示的主要是一些常见的和富于启发的事物,通过具体的物体形制反映孔子的思想。历代统治者对文庙建筑修缮有加,它们每每代表了当时建筑的技术水平和艺术风格。今天文庙已经成为历史文化教育场所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文庙建筑在明清时期形成较为统一的规制与布局(图1),按照礼制,地方文庙礼祀区采用“三进标配”,即保留万仞宫墙至棂星门、棂星门至大成门、大成门至大成殿的三进院落[5]。主要建筑物有万仞宫墙、礼门义路、下马碑、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及东西庑。通常在礼祀建筑群右侧或后方建有以明伦堂为中心的学署建筑群,规模较大的文庙还配备有尊经阁、崇圣祠、魁星楼、地方书院等。各地文庙在历史发展中历经兴衰,增建、毁坏、修复与重建,加之受到地方建筑材料和工艺的影响,形成全国各地形态相近又风格各异的文庙历史建筑。

图1 明清地方文庙常见“庙学”布局模式

往往现存文庙历史建筑较少,能保留下来的主要有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泮池等特色突出部分,历史空间格局多残破不全,且各地文庙周围充斥了砖混与简易建筑,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大量现代建筑包围了文庙所在的历史街区,体现时代特征的当代城市道路打破了传统的街巷格局,文庙作为历史孤岛逐渐与现代城市脱节。

二、文庙建筑本体的保育与使用功能的延续拓展

1.建筑的保护与修复

(1) 区别对待的保护策略 历史遗存下来的文庙建筑较少,但都是一些特色突出的部分,这些遗存建筑与一般建筑需要区别对待,要设立一个较高标准的保护与维修准则。对遗存建筑应坚持维护建筑原貌,确保古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需要修缮的文保建筑要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通用原则,采用同样的建筑材料和色彩,还原和保护其完整的历史信息和要素。在日常管理中可采取专人职守和重点勘查,适当限制参观人流量。从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生活需求视角考虑,文庙大部分区域可供公众免费参观,少量过度参观有损建筑安全的遗存建筑可采取有偿参观。文庙的一些附属建筑也可放宽使用要求,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其内部空间格局,增加参观展示内容,添置服务设施,实现开放性,积极融入大众生活。对文庙建筑群采取区别对待的目的在于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建筑构成形式、功能使用方式和日常管理模式,区别对待的保护方式可以解决开放与保护的矛盾。同时,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和环境限制,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在一定时间阶段内对建筑进行维护修缮,改造内部空间,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建筑发展变化的历时特征。

(2) 适宜的复建与修复 一些地方文庙保护规划局限于当地文庙历史鼎盛时期的建筑构成,一味要求完全复建,这是对历史发展的否定。历史上文庙建筑规模及空间布局始终在变化,历史环境、社会变化、经济状况及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改变了其状况,增建、毁坏、修复与重建循环往复。从现代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复建是为了留存场所的空间记忆,通过一定的建筑实体形象和空间格局传达该区域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复建部分应选取得当,能够以点带面,以有效地塑造场所空间特色,维护空间的主体格局。复建与修复需以文献资料为依据,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特定历史时期建筑风格。对于文庙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辉煌场景,可以采用现代技术,通过模型、影视、图片等方式展示,更利于大众接受。

(3)打破空间封闭性的处理 历史观念上的文庙大门紧闭,建筑群体围合,空间封闭、安静,只在特殊的时间对特定人群开放,这与当前开放、活跃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打破文庙场所的封闭感,可以在修复文庙时将部分文庙区域外置作为城市广场或公共绿地,不再恢复四周围墙及其它空间围合要素。同时将文庙空间秩序引入城市开放空间,方便大众对文庙的感知。以南京夫子庙为例(图2),棂星门至大成门的区域被开辟为孔庙文化活动广场,不再恢复此部分的围墙。中轴线上天下文枢坊、棂星门与大成门保持对位关系,聚星楼与两侧历史建筑左右半围合空间。这既形成了宜人的开放活动场所,又拉近了传统建筑与大众的距离,吸引人们进一步地对后继空间进行参观。部分文庙的废弃空间及残存建筑体可以考虑以遗址遗迹的形式改造成文庙周围公共空间,供人欣赏。废弃空间及残存物通过艺术处理更能体现空间的历史特征,保留残损建筑与外置部分空间利于打破传统文庙场所的封闭性。

图2 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则分析图

2.文庙使用功能的延续与拓展

(1) 生活现代化、功能需求多样化 文庙场所的使用功能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从“祭祀家庙”到“庙学合一”,再到近代学校驻地、博物馆化,文庙的使用方式一直都在发展变化(表1)。

表1 文庙使用功能演变

发展到现代,各地都在尝试不同的功能利用方式。当前对文庙的利用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文化教育。文化教育自古至今一直是文庙的主要功能,在具体使用形式方面现在较普遍地得到拓展,主要利用方式有:青少年文化教育基地、地方文化博物馆、传统艺术表演与展示场所和艺术创作培训基地等。

二是商业开发。商业开发主要涉及旅游相关活动和通俗商业行为,通过把文庙场所完善成城市旅游景点,从而提升周围区域商业价值,以有偿参观、旅游文化产品售卖、吃住行相关服务获取商业价值。在一些地区文庙区域很早就形成了城市的商业街区,汇聚了各种商业活动。文庙区域形成的开放空间及大量人流吸引了城市商业的发生,对文庙区的各种商业行为需要合理管控与引导。

三是休闲观光。休闲观光是把文庙作为公共空间视觉中心,配备相应的城市广场与城市绿地,以服务附近居民日常休闲活动为主要目标,开展体育健身、休闲交往、节假日娱乐活动等。

文庙具体使用功能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根据文庙建筑的保存状况、城市旅游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层次及生活习惯合理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与一般城市、大中城市与小县城,在文庙使用功能规划方面应各有侧重,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利用方式。

(2) 提高文庙内部服务质量 很多文庙场所,建筑及展示布置都很有特色,但是少有人参观。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缺少人性化设施,漫长的浏览过程,中途没有休息座椅,观赏或是阅读文字信息都必须站立,甚至于缺少厕所和垃圾筒;二是所传递或展示的信息难以被社会大众接受,只有做到能被社会大众理解认知,信息才能获得传递,现代的智能化设备、光影展示技术有利于传统文化艺术对大众的普及,应加以积极利用。要按照人性化原则,使文庙场所内部服务设施能满足各年龄段的观、立、坐、行及卫生需要,根据各空间具体的布置内容,在适宜的位置尽可能地安排休息设施。考虑老年人的情况,一些台阶和过高的门槛要加设辅助设施。各种导向标示要明确,智能查询工具要使用方便,易操作。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通过影片播放、图片展示以及网络平台等现代传播工具阐释传统文化艺术。

三、周边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

1.周边不同功能用地的优化组合

文庙所在区域一直作为城市的文化教育用地,从民国开始文庙作为新式教育的学校,到现在很多学校仍毗邻文庙设立,有些文庙还是学校建筑的一部分。在文庙街区,一些公共事业单位,比如学校、医院、文管所、广电局及附属的居住、公用设施占比较大,过多的文教与公共事业单位不利于文庙区商业与休闲活动的开展。按照当前文庙区以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商业经营及城市休闲作为主要职能,文庙区用地分配应侧重商业、服务业、旅馆业、道路、广场与公共绿地。同时,基于保护原住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关系的层面,一定比例的原住民居住用地也必不可少。以南京夫子庙为例,夫子庙位于秦淮河畔,是秦淮风光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它周围布置有商业、文化教育、服务、餐饮、居住等多种功能区,各种功能间相互衔接、有机组合。2012年的保护规划(图2)显示,商业、服务业、旅馆业用地合计占夫子庙街区总用地面积的41.26%,道路广场用地占27.63%,绿地占3.67%,居住用地保留有8.56%[6],夫子庙街区的繁荣发展得益于多种功能用地的合理组合。

2.强化与邻近空间节点的联系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写道“只有外部空间有了目标,途中的空间才产生吸引力,而途中的空间有了吸引力,目标也就更加突出”。他以米兰市中心的米兰商场为例,米兰商场夹在斯卡拉剧院与多奥摩教堂之间,就像街道上的“沙龙”一样汇集着人流[7]。文庙既是历史片区的目标物,也是前往片区其它历史景点的途经场所,通过加强与邻近空间节点的联系,能够增强区域整体的吸引力,实现以整体效应推动个体发展。在考虑与邻近空间节点的联系方面,距离对相互作用的强弱有较大影响。一般情况下300米以内的距离是一种心情愉快的步行范围,当距离超过500米的上限,空间节点间吸引力相互增强的作用开始衰弱。

3.合理设置庙前广场

庙前广场对文庙场所空间活力的提升具有必备性。庙前广场既是展示、观赏文庙建筑的理想空间,也是聚集人流,吸引人们前往游览的空间转换点。以福州府文庙为反面案例(图3),大门前用地受限,未设门前广场,仅有一条城市支路作为外部缓冲空间,棂星门与道路对面建筑相距16米左右。由于缺少行人驻足的场所,即便文庙紧邻东街口繁华街市,门票免收,也极少有人前往参观。合适的做法是,庙前广场长宽尺度需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中国传统建筑纯公共领域外部空间适宜的长宽比值约为1/2-2/3,开敞空间宽度与对应的边围建筑高度比约为8-12[8]130-144(图4)。根据视觉规律,25米左右的空间尺度在社会环境中最舒适和得当,易于形成亲切宜人的环境氛围;70-100米的距离可以比较有把握地确认出物体的结构及其形象,外部空间宜以此作为最大分隔尺度来组织活动和景观[8]130-144。

4.优化内外交通

区域内外交通分离,内部以步行为主。现代城市交通严重妨碍了步行观赏活动,如果要实现自由自在的观赏,就需要将城市交通隔离在区域外部。实践证明,纯步行的空间给人更多的安全感与舒适度,利于区域内部文化展示、旅游观光活动的开展。按照步行要求设置的道路宽度、街市尺度最接近历史风貌区的特征。区域外部交通便利,城市道路能够直达文庙区主要出入口,周边公交站点设置合理,各种交通转换方式衔接便利。同时考虑在区域边缘设置公共停车场,为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出行的人提供便利。

四、邻近区域视觉景观的协调

文庙区域经历了长期的蔓生式建设发展,各个时期留存的建筑簇拥在文庙视觉背景中,有传统风格的民居、近现代的砖混及简易建筑,也有当代的高楼大厦,它们严重影响了文庙场所的景观协调性(表2)。对此,各地相应地制定了文庙区域景观控制性保护规划。

首先对建筑高度、体量实行控制。通常以文庙为中心,设立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及景观协调区三个层次。核心保护区内建筑受到严格控制,建筑限高一般为9米;建设控制区内限高为12米,个别地段限高为15米;景观协调区作为风貌缓冲区,设定建筑高度上限为24米,局部位于边缘地段,不影响核心场所视觉感观的可以放宽高度限制[9-11]。在保护控制区域内不允许兴建体量过大的单体建筑,以保护历史风貌区紧凑、均质的空间特色。新建建筑体量上应与周围建筑相近,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群体组合的方式满足使用功能需求。通常还需考虑视线通廊的设置,视线通廊内建筑高度不得影响主要视点观赏文庙,保证周围主要空间节点与文庙有良好的视线通视联系。

其次,制定色彩管控规划,色彩协调是区域视觉景观控制的重要内容。传统风貌区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拥有相近的色彩体系,而色彩是影响人视觉感知的主要因素。统一使用与当地传统建筑相同或相近的色彩,通过景观协调区的过渡与渐变,以减弱外围现代风格建筑对文庙核心区的负面影响。

同时,要求在建设控制区及景观协调区充分使用各地传统建筑语素符号。传统建筑使用的坡屋顶、封火墙、花格窗、木质栏杆及披檐等地域建筑语素,能有效改变新建筑和被改造建筑的外观形象,利于文庙区域整体风貌的统一。这些增设了传统建筑语素符号的现代建筑,在功能上满足现代生活使用需要,形象上则是传统风貌区、现代建筑群的协调与过渡。

表2 文庙周围建筑形象改造措施

五、结 语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2011年通过的《瓦莱塔原则》明确提出了对历史城镇动态维护与管理的原则,强调维护历史价值的最佳方式在于将其融入当代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使之活态传承[12]。在实现文庙场所与现代城市融合方面,应正视文庙区域在城市发展中的变化,用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赋予其适合现代需要的社会功能和建筑面貌,同时充分考虑其与周边城市功能的有效组合,通过合理的规划管控,密切文庙与周围城市空间的联系,从外部推动文庙场所的复兴。在视觉上,运用景观控制性保护规划,从建筑高度控制、色彩统一和传统建筑语素符号的使用三方面实现传统风貌区与现代城市空间的协调过渡。

[1] 楼建龙.福建古代文庙建筑营造手法的规范性与区域性[J].福建文博,2010(1):36-45.

[2] 林从华.闽台文庙建筑形制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0-23.

[3] 白海峰,李阳.西安府文庙空间布局浅谈[J].文博,2011(4):54-57.

[4] 柳雯.文庙在当代社会的利用对策[J].人民论坛,2011(23):206-207.

[5] 肖竞,曹珂.明清地方文庙建筑布局与仪礼空间营造研究[J].建筑学报,2012,8(S2):119-125.

[6] 南京市规划局.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EB/OL].(2012-08-02)[2016-01-20].http://www.njghj.gov.cn/ngweb/Page/Detail.aspx?InfoGuid=2017544d-96cd-4d64-951e-3dbb26621495.

[7]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9-30.

[8] 戴俭,刑耀匀.中西方传统建筑外部空间构成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9] 裴子瑜,鲁炜,巨荩蓬.西安三学街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与延续[J].规划师,2011(1):51-55.

[10] 刘峰.融入当下的传承——南京六合文庙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J].现代城市研究,2013(11):47-51.

[11] 黄跃昊,张本钰.文物保护规划中高度控制与实施——以甘肃秦安文庙为例[J].城乡建设,2013(11):32-33.

[12] 张琪,张杰.历史城镇的动态维护及管理——《瓦莱塔原则》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5(5):57-62.

(责任编辑 蒋涛涌)

Space Activation: Integration of Confucius Temple Area and Modern City

LIANG Hu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50007, China)

The Confucius Templ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construc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t present, the urban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area is implemented step by step.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vival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integration with modern society, culture and economy. To protect and renovate the Confucius Temple area,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the heritage conservation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the function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fucius Templ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function around the Confucius Temple,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visual landscape nearby the Confucius Temple.

Confucius Temple; site revival; integration; heritage conservation

2016-05-04;

2016-12-15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JA15357)

梁 虎(1980-),男,湖北南漳人,讲师,硕士。

J59

A

1008-3634(2017)01-0108-06

猜你喜欢

文庙场所空间
空间是什么?
听的场所
四川省资中文庙的建筑发展史及其修复研究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创享空间
“祭如在”与文庙祭祀
云南文庙介绍
——巍山文庙
远离不良场所
文庙开笔大典
恋爱场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