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心理沟通提高德育实效探究

2017-02-27刘奇娟

成才之路 2017年4期

刘奇娟

摘 要:文章分析当代初中生的特点,研究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教师要提高自我修养,扮好教书育人的双重角色;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加强辐射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管理,实现德育目标。

关键词:心理沟通;德育;人文关怀;班主任;心理健康;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4;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16-0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得到人们认可。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统领着整个班级的学习节奏、活动氛围,承担着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的多重角色,决定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程度。班主任的举手投足,哪怕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重要课题就是与学生真诚互动、友善沟通。要针对当代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创设有感情、有内涵的教学情境,搭建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桥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代初中生的特点及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初中生是备受宠爱的一代,他们在几辈人的呵护下成长,自我意识较强,实际锻炼机会较少,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脆弱问题。一些初中生耐挫力不足,在学习、生活中稍遇困难便难以承受,情绪低落;一些初中生爱冲动,人际关系相对紧张,思想情绪波动较大;还有一些初中生对事物的看法及处理方法有时比较偏激,莽撞行事,有的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注重心理沟通,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当前的德育工作大多数还停留在说教阶段,形式单一,心理辅导内容不全面,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重视德育实践及内化。同时,教师的德育理论基础相对较为薄弱,未能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因而影响到实际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班主任一方面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还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一些新型的人文关怀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要通过加强心理沟通,促使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人,让学生具备完整的人格,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从而在校园里快乐成长。

(1)要注重提高自我修养,扮好教书、育人的双重角色。如果要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完善的人格,则班主任必须和蔼可亲,拥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喜怒无常或暴躁乖戾的性格,将在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围墙,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看来,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者及维护者,班主任这个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在德育过程中,心理疏导的宗旨就是尊重每个学生,宽容地对待每个学生,给予学生春天般温暖。班主任不但是传授课本知识的人,也是开导学生的心理导师,要注重提高自我修养,扮好教书、育人的双重角色。班主任要维护好自我心理健康,悦纳每一个学生,消除学生等级观念,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不断激励学困生向前奔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要进行耐心的、科学的研究,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初中生的可塑性较强,遇到问题时班主任一定要耐心,充满爱心地与学生促膝交谈,真心地与学生交朋友,设身处地地和学生探讨问题的症结。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德育方案,寻求有效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走出灰暗的心理世界。比如,初中生群体中出现的早恋、网瘾等现象,班主任不可用强硬的手段进行管、卡、压,而应该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与学生多多沟通,查找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说,委婉地指出早恋、网瘾等不良习惯对学习的严重影响,教育学生如何对待初中阶段的早恋、网瘾现象,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

(3)辐射学校、家庭、社會的德育管理,实现德育目标。德育单靠学校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注重开展隐性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社会的影响,取长补短,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大有裨益的。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适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思想道德状况,对一些问题的解决要友好协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各部门要真正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纯净社会风气,消除社会陋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每个成年人都要有善心,坚守良知,自觉遵规守纪,为孩子们竖起道德标杆。

三、结束语

在德育工作中,心理沟通是重心,也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桥梁。注重心理沟通,能使班集体凝聚力增强,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内心产生积极向上的原动力。要通过心理沟通,让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人,遵纪守法,具备现代人的道德观及风险意识,培养坚强的毅力,勇于承担责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彩萍.心理沟通——德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J].教学与管理,2003(09).

[2]柯晓扬,林琳.沟通说服与德育对象的态度改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3]陈维亚.走向沟通与互动的学校德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