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淅川县山羊流产原因及防控情况调查

2017-02-27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期
关键词:淅川县公羊养羊

(淅川县畜牧局,河南 淅川 474450)

淅川县山羊流产原因及防控情况调查

刘家欣

(淅川县畜牧局,河南 淅川 474450)

近年来,淅川县养羊业空前发展。但山羊流产问题一直困扰着产业的发展,令大多数养殖场户苦不堪言,心痛不已。笔者组织技术人员对31个大中小不同类型养羊场、户进行调查,几乎无一例外有此同感,只是程度有所差别。

1 调查情况

在调查的31个养羊场户中,存栏1 000只以上1家、500~1 000只3家、200~500只7家、100~200只6家、20~100只9家、20只以下养殖5家。养殖方式基本是200只以上多为舍饲圈养,这11家中有9家制作了青贮饲料,作为常年主体饲料;200只以下以放牧为主,辅以舍饲,20家中制作有青贮饲料只有4家,其他以晒制青干草和庄稼秸秆作为冬季草料。从发病情况看,存栏20只以下的散养户和1 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相对较轻,其他类型场户流产相对较重,基本特征是“两头轻,中间重”,最低约10%,最高达46%。从发病阶段看,以怀孕早期和后期流产居多。

2 临床症状

早期流产仅见母羊阴道流出红色物质或见不到红色物质,早期胚胎死亡,常被母羊子宫吸收,一般不呈现临床症状,但二者均会出现妊娠后返情。怀孕中、晚期的流产,临床症状一般也较轻微,开始见从母羊阴道流出分泌物,随后可见到不足月的胎儿,如弱胎、死胎、木乃伊胎。少数孕羊流产前口渴、腹胀、腹痛、卧地、呻吟,频频努责,从阴门流出污红色恶臭液体等表现。极个别体温升高,产道有炎症,感染严重者,预后多不良。

3 原因分析

3.1 遗传性流产

主要是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现有农村养殖条件下需要进行多代观察和纵横比较予以确定,可淘汰有遗传缺陷母羊。从调查的情况看,遗传性流产并不明显。农村养羊情况复杂,除较大规模场外,多数小型场户没有实现自繁自养,羊只交流频繁。一窝的母羊东家养殖未见流产,西家养殖老流产;同一只母羊在东家流产,失去信心不养了,到了西家一切正常。深层调查,可能因长期近亲繁殖,致染色体异常,增加胚胎死亡概率。

3.2 传染性流产

3.2.1 病毒性病因

据报道,山羊口蹄疫病是间接引起山羊流产的一个原因。由于口蹄疫被列入强制免疫,各养殖场户对口蹄疫这一人畜共患传染病危害认识比较高,免疫积极性比较高,多年来淅川县未发生易感动物口蹄疫病例。对于其他病毒性因素是否存在及造成部分羊的流产目前尚无法弄清。

3.2.2 细菌性病因

包括布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巴氏杆菌及葡萄球菌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引起怀孕母羊流产。通过平板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布氏杆菌在淅川县山羊中阳性极少。2014~2016年上半年全县抽检22 000余例,仅检出12份阳性病例,且为输入性,均做了无害化处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有一定存在,作为山区养羊,对各养羊场户影响不一,与自身防范有关联。

3.2.3 寄生虫性病因

县内多数小规模养殖场户,对寄生虫病防治意识差,不建设药浴沟槽,也不定期药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羊群感染寄生虫情况比较普遍。母羊体内寄生虫大量繁殖,致使羊只出现长期低热不爱吃草,消瘦、贫血、体弱,引发流产,甚至死亡。少数寄生虫,主要见于弓形体和肉孢子虫,寄生于妊娠黄体上,产生溶黄体作用,引起母羊自发性流产。

3.3 普通性流产

3.3.1 气候因素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当地气温较低,多数羊舍建设简陋,防寒保暖除湿措施落实差,孕羊抵抗不住寒冷应激,导致不少孕母羊发生流产。

3.3.2 孕羊缺乏必要的运动

舍饲养羊,羊的运动量受到很大限制,改变了羊正常的生活习性。羊只的生长过程除了站立就是趴卧,长期缺乏必要的运动造成母羊胃肠蠕动、内分泌、消化吸收及生殖生理机能减退。长时间侧卧还造成母羊被压迫侧胎儿发育不良,为流产或产弱胎留下隐患。同时缺乏运动也造成种公羊运动迟缓,性欲低下,精子质量差,使母羊产弱胎、死胎。

3.3.3 饲喂因素

一是怀孕母羊过食易发酵的饲草料和冰渣水草等,引起子宫收缩或胎儿窒息。二是孕羊在怀孕期最后1个月仍然喂以青贮饲料等酸性过重饲料,酮病发生率提高,是引起母羊发生流产一个主要原因。三是霉变饲草饲料。多数养羊场户冬季主要饲喂干玉米秆、红薯藤、花生秧等,而红薯藤和花生秧最易霉变,羊只采食后引起中毒,造成流产。

3.3.4 营养不良因素

饲草单一(玉米秸或青贮玉米秸秆为主),缺乏青绿饲草。精饲料补饲少,或精饲料以玉米、麦麸为主,蛋白质补给少,长期缺乏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母羊不能获得更多更全面的营养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要,尤其蛋白质和VA、VE,母羊膘情差,胎儿发育不良。这时母羊若遇较大应激,为保护自身会终止妊娠而发生流产。

3.3.5 饲养管理因素

一是卫生状况差,圈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粪污堆积、消毒不严,病原体孳生,疫病多发,羊体质下降。草料、饮水质量差或污染有异味,羊的食欲差,孕羊的生理营养需要得不到满足,发生流产;二是饲喂随意性大,不及时补饲饮水、不防寒防暑、饮用带冰渣的水,或注射了一些副作用大的疫苗,或灌服刺激性强的药物等引起母羊流产;三是母羊机械性损伤,母羊进出栏舍压迫或拥挤挤压腹部、公羊爬跨、孕羊之间的争斗、放牧时滑跌、急走、惊吓、腹部被硬物撞击、长期睡卧水泥地面腹部受凉等引起孕羊流产。

3.3.6 母羊自身发生急性或慢性生殖道疾病

如母羊患子宫内膜炎等引起母羊发生流产。

3.3.7 妊娠毒血症,造成流产或死胎

舍饲山羊在长期缺乏运动的情况下,母羊为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新陈代谢加强,不得不动用体内脂肪、蛋白质,从而使新陈代谢发生严重紊乱,血糖降低,血中酮体增加、蓄积而中毒,引发妊娠毒血症。其次,怀双羔或多羔的母羊,在怀孕后期,由于胎儿迅速增大压迫消化道,特别是压迫瘤胃,引起母羊食量骤减,不能获得充足营养供胎儿生长发育,母羊消瘦很快,亦可引发该病。

4 防控措施

4.1 分群饲养

怀孕后期母羊单独喂养,保证羊舍清洁卫生、保暖和通风良好。羊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让阳光尽可能多地进入羊舍,既可除湿,又能杀死部分病菌。要经常打扫、定期消毒棚圈,防止疫病传入。

4.2 加强饲养管理

一是力争饲草料干净卫生,新鲜化多样化,冬春季抓好补饲,秋季抓好膘情,夏季防暑防湿。有条件的,日常适量添加胡萝卜,适当添加精饲料和含硒微量元素添加剂。在羊舍悬挂羊舔砖,以增强孕羊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二是怀孕后期要给予母羊高营养日粮,蛋白含量要达到13%~16%。舍饲羊场适度驱赶羊只运动,每天不低于2.5 h,不但可以有效预防妊娠酮血病的发生,还可有效预防其他孕期疾病。三是禁止给怀孕母羊饲喂有毒有害草料。如霉变饲草、黑斑薯、施过农药的秸秆、过冷或过热、酸性过重饲草和饮用冰渣水,怀孕最后2个月停止饲喂青贮饲料。四是加强对孕羊管理。母羊配种后应尽可能让母羊圈养休息3~5 d,注意保暖。随后至怀孕4月龄可外出放牧,但不宜过度,放牧时还应防止母羊跑跳、急走。母羊怀孕最后1个月应避免远牧,产前7~10 d应及时转入产羔房内饲养。

4.3 因地制宜制定好免疫程序

根据当地疫情,加强与疫控部门结合,制定合理免疫程序,坚持做好常规免疫。同时严格按时按量对羊群注射防流产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控制住由传染病引起的流产和死亡。采用安全低毒驱虫兽药定期驱虫,控制和降低羊只体内外寄生虫的危害。定期对羊群进行健康检查和抽血化验,及时发现病羊,并进行隔离治疗和处置。

4.4 坚持自繁自养

不到疫区购买种羊、草料及其他物品,确需购进羊只,要隔离观察,确认无病者方可入群。

4.5 患病母羊配种之前进行治疗

如遇母羊产期未到但意外地表现一些流产征兆,如母羊表现腹痛不安,时起时卧,拱腰努责,小便频数,阴道内流出黏液或血水等,应及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4.6 抓好种公羊配种管理

要按照制定的系谱或适时调换种公羊进行配种,避免因近亲繁殖造成死胎或畸形胎,甚至羊群退化。同时加强种公羊饲养管理,保证种公羊膘情和运动,以生产高质量精子。

S858.27

B

:1004-5090(2017)01-0028-03

2016-11-20)

猜你喜欢

淅川县公羊养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高质量办理汇民意——河南省淅川县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淅川县
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及出土陶器组合
淅川县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