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2017-02-27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1期
关键词:禽舍鸡场鸡舍

(河南省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

如何做好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曹阳

(河南省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8)

生物安全是指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安全措施。它包括了防止有害生物进入(或存活)和感染(或危害)禽群应采取的一切措施,这些有害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寄生虫、昆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为了做好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

1 场址的选择和布局

种鸡场要远离公路主干道、居民区以及村庄的区域,建在地势较高、气候干燥、便于排水、通风、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有保障的地方。特别是与其他畜禽场、畜禽屠宰厂、肉类和畜禽产品加工厂、垃圾站等,距离要保持500 m以上。生活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四周建立围墙或防疫沟、防疫隔离带。各区的排布主风方向不能形成一条线。在各生产区内的净道和脏道要分离,饲料、雏鸡从净道进入鸡舍,淘汰鸡、鸡粪从脏道运出。设立的病死鸡尸坑、鸡粪发酵池应远离鸡舍500 m以上。

2 卫生消毒设施

在种鸡场大门入口处设立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淋浴消毒室,所有进出场人员必须淋浴消毒、进出场车辆、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方可出入。人员进入生产区或生产车间必须淋浴、消毒,换上生产区清洁服装后才能进入,进鸡舍之前再次换鞋。各生产区配备高压冲洗消毒设备,对生产区内的鸡舍、道路要定期消毒。

3 执行科学有效的消毒卫生程序

消毒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鸡舍内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降低鸡场的污染程度,从而阻断病原微生物从鸡群外部的传入和在鸡群内扩散,可显著降低细菌性疾病及病毒疾病的发生率,并将疾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降到最低。随着现代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对饲养环境条件、管理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种鸡群在整个生产中要始终遵循生物安全体系原则。而消毒则是家禽饲养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安全措施之一,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消毒的目的就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与用药物疫苗防制相比,不仅鸡群更安全,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减少药物残留,是家禽饲养的关键技术环节。

3.1 工作人员、参观人员及运载工具的消毒

养鸡场要建有围墙,并且只有一个用于车辆和人员进出的控制入口。出入场区和生产车间、鸡舍的主要通道必须设置消毒池,消毒池的长度为进出车辆车轮2个周长以上,消毒池上方最好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消毒液可用3%~5%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2~3次。每栋禽舍的门前要设置脚踏消毒池(长宽深分别为0.6m、0.4 m、0.08m),消毒液每天更换1次。原则上不接待任何来访者,场内人员不得随意进出场区,对许可出入场区的一切人员、运载工具必须进行消毒并记录在案。工作人员进入禽舍必须要淋浴,换上清洁消毒好的工作衣帽。工作服不准穿出生产区,饲养期间应定期更换清洗,清洗后的工作服要用太阳光照射消毒或熏蒸消毒。工作人员的手用肥皂洗净后,浸于消毒液如洗必泰或新洁尔灭等溶液内3~5 min,清水冲洗后擦干,最后穿上生产区的水鞋或其他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蛋箱、料车等运载工具频繁出入禽舍,必须事先洗刷干燥后,再进行熏蒸消毒备用。舍内工具固定,不得互相串用。其他非生产性用品,一律不能带入生产区内。

3.2 养鸡场环境卫生消毒

在生产过程中保持内外环境的清洁非常重要,清洁是发挥良好消毒作用的基础。生产场区要求无杂草、垃圾。场区净、污道分开,运雏车和饲料车等走净道,病死禽及粪便等走污道并在远离鸡舍的区域进行无害化处理。道路硬化,两旁有排水沟;沟底硬化,不积水,排水方向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平时应做好场区环境卫生工作,经常使用高压水清洗,每月对场区道路、水泥地面、排水沟等区域,用3%~5%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液进行4~5次的喷洒消毒,育雏舍内及其周围在育雏期间最好每天消毒1次。保持鸡舍四周清洁无杂物,定期喷洒杀虫剂消灭昆虫。在老鼠洞和其出没的地方投放毒鼠药消灭老鼠。

3.3 空鸡舍的消毒

每栋鸡舍全群移出后,在下一批鸡进鸡舍之前,必须对鸡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禽舍的全面消毒包括禽舍排空、机械性清扫、用水冲净、消毒药消毒、干燥、再消毒、再干燥。在空舍后,要先用3%~5%氢氧化钠溶液或常规消毒液进行1次喷洒消毒,如果有寄生虫还要加用杀虫剂,主要目的是防止粪便、飞羽和粉尘等污染舍区环境。移出饲养设备(料槽、饮水器、底网等),在一个专门的清洁区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对排风扇、通风口、天花板、鸡笼、墙壁等部位的积垢进行清扫,经过清扫后,用高压水枪由上到下、由内向外冲洗干净。对较脏的地方,可先进行人工刮除,要注意对角落、缝隙、设施背面的冲洗,做到不留死角,真正达到清洁。禽舍经彻底洗净干燥,即可进行消毒。首先用2%氢氧化钠溶液或5%甲醛溶液喷洒消毒。24h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燥后再喷雾消毒1次。为了提高消毒效果,一般要求使用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消毒药进行至少3次的消毒(建议消毒顺序:甲醛→氯制剂→复合碘制剂→熏蒸),喷雾消毒要使消毒对象表面至湿润挂水珠,最后一次最好把所有用具放入禽舍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熏蒸消毒一般每立方米的禽舍空间,使用福尔马林42 ml、高锰酸钾21g、水21 ml,先将水倒入耐腐蚀的容器内,加入高锰酸钾搅拌均匀,再加入福尔马林,消毒人员操作时要戴防毒面具,操作完毕迅速离开。门窗密闭24h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2d以上,散尽余气后方可使用。

3.4 鸡舍的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就是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熏蒸消毒,以清除鸡舍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阻止其在舍内积累,并能有效降低禽舍空气中浮游的尘埃,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确保鸡群健康。它是当代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鸡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坚持每日或隔日对鸡群进行喷雾消毒可以大大减轻疫病的发生。带鸡消毒须慎重选泽消毒药,要对人和禽的吸入毒性、刺激性小,不会侵入并残留在肉和蛋中,对金属、塑料制品的腐蚀性小或无腐蚀性。养鸡场常选用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等。消毒剂稀释后稳定性变差,不宜久存,应现用现配,一次用完。配制消毒药液应选择杂质较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寒冷季节水温要高一些,以防水分蒸发引起家禽受凉而患病;炎热季节水温要低一些并选在气温最高时,以便消毒同时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喷雾用药物的浓度要均匀,必须由专职人员按说明配制,对不易溶于水的药应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带鸡消毒的着眼点不应限于鸡的体表,而应包括整个鸡群所在的空间和环境,否则就不能对部分疫病取得较好的控制。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高压喷雾器或背负式手摇喷雾器,将喷头高举空中,喷嘴向上以画圆圈方式先内后外逐步喷洒,使药液如雾一样缓慢下落。要喷到墙壁、屋顶、地面,以均匀湿润和鸡体表稍湿为宜,不得直喷鸡体。喷出的雾粒直径应控制在80~120 μm之间,不要小于50 μm。

4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以场、生产区、鸡舍为单位,饲养来源相同、批次统一的鸡群。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鸡出笼后,鸡经彻底冲洗消毒,至少空置14 d。采用密闭式鸡舍,防止鸟、野生动物、鼠类、昆虫进入。采用高床式笼养,减少粪便污染。育雏育成阶段采用小群体笼内育雏,使病原扩散局域化。

5 水质控制

鸡的饮用水应清洁无毒、无病原菌,符合人的饮用水标准。选用密闭式管道乳头饮水器,防止病原经饮水群内扩散。生产中要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或深井水,但使用水槽的鸡舍,由于暴露在空气中,舍内空气、粉尘、饲料中的细菌可对饮用水造成污染。病鸡可通过饮水系统将病原体传给健康者,从而引发群体发病。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消毒药物则可以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常见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碘制剂和复合季铵盐类等。消毒药可以直接加入蓄水池或水箱中,用药量应以最远端饮水器或水槽中的有效浓度达到该类消毒药的最适饮水浓度为宜。鸡喝的是经过消毒的水,而不是喝的消毒药水,任意加大水中消毒药物的浓度,除可引起急性中毒外,还可杀死或抑制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对家禽健康造成危害,影响疫苗的防疫效果。饮水消毒应该是预防性的,而不是治疗性的,因而消毒剂饮水要控制浓度。

6 饲料卫生控制

要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措施包括:使用无鱼粉饲料,以防携带沙门氏菌。使用颗粒或颗粒破碎料,以保证鸡群充足全面的营养。饲料中菌数、霉菌数及真菌含量不能超标。防止饲料被老鼠粪便污染,污染的饲料不得使用。饲料贮存不要超过15 d。

7 做好种鸡群的预防免疫

种鸡场应根据本场的疫情动态、周边疫情、疫苗特性、鸡群用途以及防治经验制订出本场的免疫计划。种鸡的免疫不仅要通过免疫使本场的种鸡得到保护,还要使下一代雏鸡对某些主要传染病具有高而整齐的母源抗体。

7.1 疫苗的运输与保存

各鸡场兽医在疫苗运输过程中(从疫苗供应商到各场化验室再到车间)必须放入保温箱,内放冰块以保证疫苗效价的稳定性。

7.2 疫苗检验

免疫前要详细观察并记录如下内容:疫苗的外观特征、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失效期、开瓶时是否真空等。

7.3 免疫过程要求

每次免疫前兽医必须向所有参加免疫的人员详细讲解疫苗的配制方法、疫苗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免疫操作方法、免疫接种后所用器具及空瓶的处理,以免配错疫苗和出现鸡只漏免;每次配制疫苗数量不能过多,以把握在30 min内用完为宜;注射油苗时要多预备1~2把连续注射器,兽医应随时将出现故障的注射器修好;免疫完后清点空疫苗瓶数量,并及时高温高压处理所用工具和空疫苗瓶及包装盒,记录所用疫苗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数量等。免疫接种要规范,肌肉注射时要经常检查剂量是否发生变化,不打空针,要避免伤及骨骼、血管和神经等;皮下注射时还要注意疫苗不要打到体外;滴鼻点眼时稀释液用量要准确,先用少部分盐水溶解稀释疫苗,再用剩余量的盐水清洗疫苗瓶中残留的疫苗,严禁将所用盐水一次性倒入疫苗瓶中;盖上瓶塞后再轻摇小瓶以溶解疫苗;滴头与地面要垂直,倾斜时会影响液滴的大小;在确认疫苗确实滴进眼睛或鼻孔中后再将鸡只放开;鸡痘等接种时要将翅膀内侧羽毛拨开,杜绝刺种针穿过羽毛,这样的话羽毛会将刺种针上的疫苗擦掉;气雾免疫要提前在鸡舍中喷水以增加鸡舍湿度,关闭所有门窗,堵塞所有进风口,关掉灯,免疫前要检查气泵是否加足汽油机油、喷壶雾滴的大小、胶皮管是否有漏气现象等,免疫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人员前进的速度、喷嘴距离鸡只的距离、高度和角度等等,免疫结束后门窗要继续关闭半个小时再打开。

8 常见病的预防

8.1 鸡白痢病

1~14日龄用鸡白痢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最好使用微生物制剂。种鸡开产前和高峰期过后应进行检疫,将阳性鸡淘汰。祖代鸡场白痢阳性率应控制在0.5%以下,父母代场应控制在1%以下。

8.2 大肠杆菌病

除和白痢病相同的保健措施以外,要特别注意水质卫生。流行严重的鸡场可制作自家菌苗免疫接种。

8.3 球虫病

从15日龄至35日龄,可交替使用各种抗球虫药预防,连用3~5 d停1~2 d为1个疗程,如0.0125%球痢灵或0.05%克球粉或0.05%氨丙林拌料,0.05%三字球虫粉饮水等,也可用球虫苗免疫,有条件的最好采取不接触粪便的饲养方式。管理过程尽量避免潮湿、空气污浊、拥挤等应激因素。

8.4 支原体病

平时必须加强卫生管理,尽量避免密度过大,地面潮湿,空气污浊,温度过高或过低,惊群等应激因素。流行地区应进行疫苗接种。种鸡应实行检疫,淘汰阳性鸡。

8.5 其他常见的细菌性疾病

如禽霍乱、传染性鼻炎等,在发病的初期应早确诊早治疗,将疾病扑灭于萌芽状态,危害严重或长期慢性流行的鸡群,应扑杀带菌鸡和阳性鸡,并使用相应的疫苗。

8.6 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靠严格的隔离、消毒措施和接种疫苗,各地鸡场应根据当地各种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规律制定自己的免疫程序。按照农业部1999年1号文要求对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白血病、鸡白痢进行疫病监测。

9 废弃物的处理

病死鸡一经发现,要用密闭袋包装,经焚化或发酵处理。鸡粪、垫料废弃物由专用脏道运出鸡舍500 m之外,经发酵后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袋装化,运出鸡场集中处理。厕所设置化粪池,避免粪水直接排入环境。

S831

B

:1004-5090(2017)01-0014-03

2016-11-14)

猜你喜欢

禽舍鸡场鸡舍
捉鸡记
基于神经网络PID 的禽舍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别请狐狸建鸡舍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鸡舍
浅析规模场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
家禽养殖业:机器人来了
规模化鸡场生产成本构成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