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中的临床应用

2017-02-27程利锋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牙面牙釉质矫治器

程利锋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口腔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中的临床应用

程利锋

(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口腔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齿科门诊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24例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选研究顺序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处理,实验组接受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处理,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正畸防脱矿处理效果。结果 上颌侧切牙是牙釉质脱矿最多的部位,上颌前牙与下颌中切牙的牙釉质脱矿也相对较多。实验组牙釉质脱矿的比例为33.9%(38/112),远低于对照组的62.5%(70/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矫治器的应用会对患者牙齿产生一定损害,矫治前后加强牙齿的氟化处理,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准确的控制和预测,有助于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

口腔综合防治;正畸防脱矿;防治

固定矫治器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高效能矫治设备,固定矫治器的应用容易诱发牙釉质脱矿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固定矫治器上的弓丝和托槽会影响牙齿表面上的软垢清洁效果,而这一现象的出现又与牙菌斑指数变化和牙菌斑的构成存在直接联系。本次研究重点探讨正畸防脱矿处理中口腔综合防治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并将其与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对比,以期为正畸患者临床治疗过程提供指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齿科门诊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24例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3例,女101例,年龄12~28岁,平均(20.5±6.3)岁。按照患者入选研究顺序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2例。实验组中男62例,女50例,年龄14~28岁,平均(20.3±6.1)岁;对照组中男61例,女51例,年龄12~27岁,平均(20.7±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纳入者均于固定矫治治疗前接受牙面牙釉质情况检查,对于存在龋坏症状的患者,需接受相应的临床治疗,均接受带环颊面管、3M MBT剂粘结、3M正畸合剂粘结治疗。对照组在接受固定正畸治疗前,接受60 s体积分数为37%的磷酸常规酸蚀治疗,并给予其口腔清洁保养指导。实验组接受固定正畸治疗前,接受60 s体积分数为37%的磷酸常规酸蚀治疗,给予其口腔清洁保养指导,同时,接受以下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疗:①每2个月实施1次氟保护漆涂布;②每个月接受1次复诊检查,在牙面上通过抛光膏进行抛光保养,同时,实用抛光刷进行牙齿清洁;③颊面管和托槽粘结10 min后,将牙面吹干,并涂抹瑞士伟瓦登特公司生产的氟保护漆涂布,从而对托槽和颊面管周围牙面产生保护作用,保证牙面自然干燥。1.3 观察指标 观察固定正畸治疗患者牙釉质脱矿的发生情况,以及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牙釉质脱矿的定义为治疗12个月后,通过牙科工作灯对牙釉质情况进行观察,若牙齿表面出现污色斑点或是白垩状斑点,且牙齿表面较为粗糙、松软,则可确定为牙釉质脱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上颌侧切牙是牙釉质脱矿最多的部位,上颌前牙与下颌中切牙的牙釉质脱矿也相对较多。实验组牙釉质脱矿的比例为33.9%(38/112),远低于对照组的62.5%(70/1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固定矫治器能够经牙釉质龋坏、牙釉质脱矿等方式破坏牙槽骨、牙龈和牙齿等部位,在固定矫治器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能够直接改变患者的牙釉质透明度,进而对其牙齿的美观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无法达到固定正畸治疗的效果[1-2];另一方面,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牙周炎等齿科疾病,所以,通过何种方式在固定矫治器治疗过程中加强牙釉质脱矿预防和控制措施,减轻治疗过程中对于牙周组织参数的破坏,也逐渐成为了齿科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

通常情况下,牙釉质再矿化和牙釉质脱矿均能够呈现为动态平衡,在实施固定矫治器治疗后,牙齿的动态平衡将会受到破坏,进而诱发牙釉质脱矿问题。在齿科疾病患者的固定正畸治疗过程中,酸蚀剂等药剂的使用会诱导患者出现牙釉质表面脱矿问题,使得牙釉质表面发生大量的菌斑聚集、牙釉质变得粗糙,最终产生牙釉质脱矿问题[3-4];另一方面,患者不能自行将固定矫治器取下,导致其刷牙时面临较大的难度,影响刷牙的效果,长时间则会诱发牙齿表面菌斑的大量聚集。由此可知,加强口腔综合防护措施,有助于降低固定矫治器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5-6]。

每月定期使用氟化钠涂布清洁托槽周围的牙面,能够在牙齿表面形成一个淡黄色透明的薄膜,保证在牙齿表面形成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氟环境,进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持久矿化效果,强化牙釉质对于牙齿表面菌斑和酸性物质的抵御能力,降低固定矫治器治疗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的发病率。另外,临床上对酸蚀的面积和酸蚀的时间进行准确控制,将托槽部位的粘结剂清除,能够有效缩短结扎丝,使牙面形成一种氟化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加强卫生宣教,配合系统的牙齿综合预防措施,有助于牙齿表面所受固定矫治器的影响,降低菌斑的聚集程度[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上颌侧切牙是牙釉质脱矿最多的部位,上颌前牙与下颌中切牙的牙釉质脱矿也相对较多。实验组牙釉质脱矿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正畸治疗的患者实施口腔综合治疗较常规干预方法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牙釉质脱矿比例,在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均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固定矫治器的应用会对患者牙齿产生一定损害,矫治前后加强牙齿的氟化处理,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准确的控制和预测,有助于口腔卫生状况的改善。

[1] 平燕.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20):3138-3139.

[2] 方萍,周燕,陈燕,等.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固定矫治患者菌斑指数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3-114.

[3] 李万顺.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4(7):114-115.

[4] 王柏灿,俞锡灿.儿童龋齿危险因素与口腔卫生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326-4327.

[5] 胡新.正畸儿童龋病的口腔综合防治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123-124.

[6] 袁敏.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正畸儿童龋病的作用观察[J].中外医疗,2012,5(34):52-54.

R 780.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9.050

2016-07-27)

猜你喜欢

牙面牙釉质矫治器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为什么牙齿会变黄?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使用电动牙刷,会破坏牙釉质吗?
升船机螺母柱的铸造工艺设计及生产质量控制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尖头毛刷辅助龈上洁治术治疗单纯性牙龈炎临床效果观察
学龄前儿童牙面色斑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