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河口边防连:驻守“生命禁区”的奇迹

2017-02-27

新传奇 2017年47期
关键词:官兵们戍边河口

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有个叫清河口的地方。这里人迹罕至,入眼可见的是一望无际的苍茫戈壁与滚滚黄沙。因为环境太恶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而清河口边防连,已经在这里驻守了半个世纪。

“天上不过鸟,地上不长草。四季一个色,人烟无处找”

其实,“清河口”这个名字,是戍边官兵们自己起的。它的由来有些令人心酸:由于身处大漠戈壁,从建连之初官兵们就开始找水,老边防们先后挖了十几口深井,但每次都是苦水。出于对水的渴望和期盼,官兵们把打出的苦水井命名为“甜水井”,将驻地命名为“清河口”。

最终,“清河口”这个名字带着戍边官兵们的美好期盼留在了中国的版图上。

“天上不过鸟,地上不长草。四季一个色,人烟无处找。”这就是清河口。

上世纪60年代初,刚组建的一连曾断水3天,周恩来总理得知情况后,特意指派空军用直升机为连队送水,又嘱咐身边的元帅们,为连队多配发一台拉水车。

清河口有多苦?在地图上,清河口连队位于我国边防线的最西端,守卫着中国的北大门。这里一年有260多天刮着7级以上风,年均降雨量不足20毫米,蒸发量却是其200多倍。

在茫茫戈壁滩中,周围除了细沙与碎石,甚至连骆驼刺都非常少见。一到夏季,戈壁滩上地表温度就骤然升到70摄氏度以上。清河口边防连指导员朱爱军说:“夏天巡逻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在工兵锹上煎鸡蛋。”一年夏天边境封控,戈壁滩上地表温度骤然升到72摄氏度,5人潜伏小组趴在一个深70厘米、面积不足3平方米的地窝子里潜伏了7天,脚上的胶鞋都被烫变了形,人被晒掉一层皮。

近年来,清河口边防连把新装备和老方法有效结合,为祖国筑起了钢铁防线。图为骑骆驼巡逻

“每年夏季,因为上游雨水的原因,我们这里总要发几次洪水。去年6月,湍急的洪水流了7天,水最深处能淹没一个人。”清河口边防连连长石旭峰说,“当时,我们连完全被洪水围困,补给要靠战士们搭建的人桥运输,而远在18公里之外的哨所就只能靠战士们徒步扛回去”。

这么苦的地方,他们怎么能熬得住?

与缺少给养相比,官兵们更怕面对那些与亲人隔路遥望却无法相聚的场面。

军医赵俊飞在清河口工作了16年。军校毕业他就分配到这里,由于长期喝苦水,受辐射,不到40岁他已是满头白发。

几年前,清河口边防连军医赵俊飞的妻子来探亲。她辗转来到距离连队300多公里的甘肃省嘉峪关市,却根本找不到来清河口的车,在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焦急等待后,她失望地踏上返程列车……

每次回忆起这件事,赵俊飞都会说:“那滋味真是揪心!”

2013年,牧民王道尔吉也搬离了这片“生命禁区”,边防连失去了唯一的邻居。

经常有人会问清河口边防连的官兵:这么苦的地方,你们怎么能熬得住?19岁的战士张良给出了答案。

2002年5月14日,巡逻途中突遇极热天气,张良把自己仅有的半壶水让给了战友,自己却长眠在大漠戈壁。

“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手指挖了个深坑,将自己的配枪埋进去,并用身体压在上边,防止枪支遗失。”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一营教导员刘军说,“这就是我们清河口边防连培养的战士,一个年仅19岁的孩子,他在生命最后一刻依然把武器是战士的第二生命演绎的如此壮烈”!

这样的荒漠戈壁,连一只鸟都不愿停留,然而,面对到边关去、到清河口去的选择,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军人没有一丝迟疑半分犹豫。

“憧憬中的清河口,到处都是绿油油,小河潺潺清水长流。可我来到清河口,一滴清水都没有,无尽的荒漠和戈壁,孤零零的营房哨楼……”

连队官兵自主编创的《当兵来到清河口》唱哭了多少战士,但是抹掉眼泪,这些年轻而坚毅的军人又继续踏上了巡边路。

在巡逻路上祭拜烈士,已经成为清河口边防连的传统。

将“生命禁区”驻守成一片戍边报国的热土

为了成为“边防通”“活地图”,清河口边防连还把辖区地形地物、界碑方位、坐标数据和社情民情绘制成写实图,摸索总结出前哨控要、矿点排查、定期巡边、跨区协同等7种控边模式和10多种执勤手段。

2011年3月,由于准备充分,边防连接到“可能会有外国人越境”的情报后,迅速设卡执勤,一举抓获4名企图偷渡的外国人,受到上级的表扬。

半个世纪以来,正是清河口几代戍边军人的奉献与牺牲,才将这片荒芜孤寂的“生命禁区”驻守成一片戍边报国的热土。

看着一个个战士持枪站在517号界碑旁,人们不禁追问,为什么你们愿意用青春乃至生命戍守边关?

战士刘文亮指着边境线上战士们用石头砌成的“中国”二字,平静地说:“因为人民就在我们身后!”

(《解放军报》2017.11.13等)

猜你喜欢

官兵们戍边河口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戍边壮士歌
戍边追梦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
河口
双语图片
毛泽东屯垦戍边思想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