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研究

2017-02-26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奈达英美文学作品

熊 英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研究

熊 英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功能对等理论是当前最具知名度的翻译理论之一,对于翻译实践有着深刻的指导借鉴意义。文章从此出发,首先概述了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根本特征,然后着眼于英美文学翻译,论述了其内涵、原则以及翻译特征,最后,从词汇、语意、风格以及文化四个角度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希望对英美文学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英美文学;功能对等;翻译

1 功能对等理论

1.1 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

我国有着悠久的翻译实践,但却未能形成严密的翻译理论,很多时候仅有译者对翻译活动的只言片语,如玄奘的“求真喻俗”、严复的“信达雅”等。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不少颇具影响力的人文社科理论传入中国,其中便包括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当然,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奈达在近半个世纪中对此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才使之成为今天的形态。上世纪六十年代,奈达便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形式对等,形式对等所追求的是翻译语言形式的对应性,而动态对等则看重翻译内容上的对等性。此后,为了让读者更为深入地了解动态对等的准确含义,奈达又从读者的视角出发,指出动态对等指的就是译语读者在读完译作之后,能够产生与源语读者同样的情感反应与社会反响,即为动态对等。1993年为了消解动态对等理论中可能出现的歧义,奈达将之更换为功能对等理论,其理论要点为:译文翻译自然、内容本意相同、读者反应近似[1]。进入新世纪以来,奈达又在《语言·文化·翻译》中对功能对等做了划分,提出了最低限度功能对等以及最高限度功能对等两个子涵义,最高限度为理想境界,原文译文无论是内容、意义还是影响完全趋于一致,是译者的追求,最低限度为底线,译文读者能借助译文了解原文的风貌及其在读者中的影响。

1.2 功能对等理论的特征

翻译理论流派虽然众多,但基本可以划分为作品中心主义以及译者中心主义两大类别。所谓作品中心主义,指作品在翻译中居核心地位,译者无非就是翻译工具而已,而译者中心主义则十分强调译者的作用,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功能对等理论兼具作品中心主义以及译者中心主义的特征,不仅如此,它还非常看重读者在翻译中的作用,事实上,功能对等主义的核心要求就是译语读者能够像源语读者一样认知、体会作品中的知识、思想与情感。除此之外,功能对等理论还有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奈达一再强调的“内容第一,形式第二”,这和中国古人在文学批评中所说的“得意忘象”具有相似之处。所谓“内容第一,形式第二”,它指译者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要着眼于作品的意义和精神,而不仅仅拘泥于具体的语言文字或句法结构,换言之,也就是求“神似”,而非求“形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形式毫不重要,在奈达看来,完美的翻译兼具形式与内容,然而,语言本身的异质性使得其很难实现,因此,必要的时候可以为了内容的对等,而放弃形式的对应。

2 英美文学翻译概述

2.1 英美文学翻译的定义与原则

翻译实践古已有之,但翻译的具体内涵却言人人殊,迄今缺乏定论。简单而言,翻译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相互转变的活动。根据具体翻译对象的不同,翻译活动可以划分为广告翻译、著作翻译、新闻翻译等多个类型,文学翻译是其中受众最多、影响最广的一种类型,英文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俄文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的《红楼梦》等都是借助翻译为世界各地读者所接受[2]。英美文学翻译,顾名思义,以英美文学作品为主要翻译对象,这里的英美既指地区属性,更指语言属性,换言之,也就是英语世界文学作品的翻译,这是我国翻译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一个类型,也是译著最为丰富的类型,经典的如《莎士比亚全集》、《马克·吐温全集》等,流行的则有《哈利波特》、《权利与游戏》等。

翻译活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根据翻译对象的不同,遵循的原则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比如以科学性、逻辑性而著称的科技著作或学术作品的翻译与文学作品的翻译在具体翻译原则上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就英美文学翻译而言,它需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认知性原则、艺术性原则。所谓认知性原则,是一切翻译的基本原则,也是翻译实现文化交流的前提和基础,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将源语文学作品中的基本内容以客观的译语形式呈现出来,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清楚地知道源语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这一原则也就是严复所谓之“信”。此外,艺术性原则是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较高追求,它从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特征出发,主张译语要具有可读性,要像源语一样感染读者,这和奈达所提的功能对等在内涵上相匹配。

2.2 英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特征

艺术性是所有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重要特征之一,英美文学翻译也不例外,换一种更为恰当的表达方式,也就是严复所谓之“雅”。英汉翻译是目前世界翻译实践中的主要类型之一,而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是占据了我国外国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绝对主流,一些英语世界的经典著作,正是在国内优秀译者的翻译下,广为流行。就英美文学翻译中的艺术性特征而言,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层面:第一,译文的语言上。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另一种语言,但又不仅仅如此。事实上,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词汇偏好、句式结构、语言风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等。为了让读者能够准确无误地体认到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内心情感,译者应从本民族读者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欣赏水平等要素出发,选择最为适宜的词汇,使读者阅读起来流畅、自然。此外,不同时期的作家因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不同,在语言风格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比如有些作家好用俚语俗语,而有些作家则好用典雅词汇,时代相近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托马斯·哈代的用语习惯便非常不同。第二,译文的文化上。翻译归根到底是不同语言民族之间的深层次交流,英美文学作品除了具有知识、故事、情感等基本要素以外,必然还承载着英美地区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其翻译过程,也就是跨文化融合的过程,译者要注意异质文化交融之间的艺术性,尽可能减少翻译实践中扞格不入的部分,增强译文的流畅度和美感。

3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功能对等理论以内容、意义的对等和译文读者的反应为主要着力点,而英美文学翻译则强调翻译的认知性和艺术性,这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将功能对等理论应用到英美文学翻译实践,可以很好地提升文学作品的翻译水准。

3.1 词义层面的对等

词汇翻译是所有翻译活动的基础工作,词义对等也是功能对等视角下英美文学翻译最为基本的要求。中文以汉字为基本单位,而英文以词汇为基本单位,它们之间有时具有某种联系,尤其是在名词翻译的时候,如花对应flower、云对应cloud,I like flower,可以径直翻译为我喜欢花,在这里,词汇之间与语意之间处于完全对等的关系。但更多的时候,中文与英文难以一一对应,这主要和词汇的多意性以及语境的不同有关。汉语具有很强的蕴藉性,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下内涵也不同,比如骄傲,而英文单词往往也不止一个含义,如change同时有动词“转变”和名词“零钱”的意思,keep the change便指不要找零了,这在一些动词中尤为常见。就以英国文学名著《呼啸山庄》中“When would you catch me wishing to have what Catherine wanted”的翻译而言,此处方平译作“你何时抓住我想要跟凯瑟琳争夺她所要的东西”,而杨苡则译作“你几时瞅见我想要夺取凯瑟琳要的东西来着”[3]。这里的catch一词兼具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以及名词三种词性,作为及物动词又具有“抓住、看见”等多个意思,这里的语境显然为“看见”的意思,因此,杨苡的翻译“瞅见”更契合功能对等的具体要求。

3.2 语意层面的对等

汉语与英语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语法构成以及词汇选择上有着巨大差异,很多时候,词汇之间难以进行直接的对等,如果硬译,则不仅原文的内容难以准确地传达,造成文学作品的“失真”,而且难以使译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读后反应,达不到功能对等理论的具体要求,对此,译者在翻译中,要做适当的变通,不能仅仅着眼于词汇的字面含义,而是要从语境出发,选择其实际含义。比如在《呼啸山庄》中“The doctor says you must drop the powders”的翻译中,方平译为“大夫说,那药粉你是吃不得了”,而杨苡则译为“医生说,你必须服药了”。这里已经不仅仅是词义的选择问题了,两者的译文完全相反,事实上drop具有停止做某事的意识,drop the powder也就是放弃服用药粉的意思,这里方平的译法是正确的。又如在英国文学家比尔博姆的散文《送别》中的“Overnight,We had given him a farewell dinner”,一般翻译译作“为他办告别宴”,这虽然符合原文含义,却与汉语读者的阅读习惯相异,对此,译者可以改为“为他设宴饯行”,则在语意上更契合功能对等的目标[4]。

3.3 风格层面的对等

文学作品通常都具有一定的风格,伟大的作家尤其如此,比如狄更斯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杰克伦敦口语化的语言风格等,这些独特的语言风格是作家作品的显著标志,也是读者认知作家的一面镜子。英美文学翻译将英美文学作品以汉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原有风格不可避免地会遭到破坏,根据功能对等理论中“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追求,在追求内容、意义对等的前提下,风格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但完美的翻译通常是兼具内容与形式双重特征,也就是说,译者如果能够在准确翻译源语内容的同时,将其风格特征也呈现出来,则在更高的层次上契合了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活动的具体要求。就以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中的“His children, too, were as ragged and wild as if they belonged to nobody”的翻译为例,原文诙谐幽默,将瑞普的憨态可掬的神态烘托得淋漓尽致,口语化是其显著风格。对此,沈利人在翻译中也采用了口语化的翻译方式,将这句话译为“他的那些孩子,也是衣着破烂,疯得不得了,就像没有人管似的”。

3.4 文化层面的对等

语言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属性,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文字的艺术,背后隐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气息,某些词汇中烙印着强烈的文化印记,比如古代汉语中的月亮象征思乡、飞蓬象征着漂泊等,如果对这些词汇的文化属性缺乏必要的了解,译者势必难以准确地传达出源语中的确切内容,而译语读者也难以像源语读者那样体认作品的内涵与情感。因此,奈达在翻译实践中主张,译者在翻译中,不应过分强调形式之间的对应性,而应该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将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作为翻译的首要任务。具体而言,在功能对等理论指引下的翻译实践中,译者一方面要追求词汇、语意乃至风格之间的对等,另一方面也要看重文化之间的融合,从而实现翻译的初始目标。

4 结语

功能对等理论源于动态对等理论,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最负盛名的翻译理论,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便极大地震撼了国内翻译界及翻译实践,当然也包括英美文学的翻译实践,对于我国翻译水平的整体性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译者要从词义、语意、风格乃至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做好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工作。

[1] 赵丹丹.浅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文学教育,2011(03):54-55.

[2] 甘丽红.试论英语文学翻译的艺术性[J].广西教育,2015(02):139-140.

[3] 罗雪林.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呼啸山庄的翻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47-148.

[4] 胡宏芸.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散文《送别》为例[J].青春岁月,2013(16):140.

(编辑:刘彩霞)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XIONG Y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351100,China)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which has profound influence in guiding translation practice, is the most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y at present. Based on this, the thesis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nd then, in terms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i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Finally, based o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t discusses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from four perspectives, including lexicon, semantics, style, culture and so on, in order to help improve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2016-12-07

熊 英(1982—),女,重庆人,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I046

A

2095-8978(2017)01-0045-03

猜你喜欢

奈达英美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汉语字幕翻译研究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奈达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策略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