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张成骨术应用于颞下颌骨关节强直伴小颌畸形的护理

2017-02-26文珍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下颌骨颌面部颌面

文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牵张成骨术应用于颞下颌骨关节强直伴小颌畸形的护理

文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 总结牵张成骨技术应用于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颌畸形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28例行牵张成骨技术治疗颞下颌骨节伴小颌畸形患者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针对患者治疗各阶段采取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前准备;术后呼吸道管理、伤口及口腔护理,牵张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整体护理计划。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牵张成骨手术,牵引过程顺利,无术区感染、成骨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均达到预期牵张目的。结论 针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病情需要开展整体护理是牵张成骨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的重要保障。

牵张成骨术; 关节强直; 小颌畸形; 口腔护理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Joint stiffness; Small jaw deformity; Oral care

近年来,因交通事故或生活外伤引起的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日趋增高,如儿童跌落伤造成一侧颞下颌骨节损伤或小颌畸形。该部位受伤后,对患者颌面部外形、语言、张力、咀嚼吞咽,呼吸功能均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及时治疗和细心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于2014-2016年对28例小颌畸形病人行颞下颌骨节强直松解术加牵张成骨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我科颌骨牵张成骨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8例颞下颌骨节强直伴小颌畸形患者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14~32岁,平均年龄25.6岁,所有患者均行牵张成骨术。

1.2 手术方法 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全麻方法,分别从两侧下颌第5磨牙近中至下颌第7磨牙近中对应颊侧前庭沟黏膜以上1 cm处做切口,切开黏膜直达骨面。用剥离子翻开黏膜瓣,暴露骨面,沿骨面向下缘处剥离,充分剥离下颌支内外侧面积下缘的软组织,置入下颌升枝牵张器,使之嵌合于下颌支后缘,显露手术野。用微型摆动锯垂直于下颌骨外侧面,上起磨牙后垫区,下至下颌下缘,切开下颌骨外侧骨皮质,注意避免损伤骨松质,同法切开内侧骨皮质,用骨凿轻轻凿断尚未离断的骨板。在双侧下颌骨断端之间中份各放置一个牵张器,钛钉固定,试做牵张实验,发现游离骨段能按原定设计牵张前徙,将骨复位、固定。牵张器牵引杆从下颌5根尖相应的龈膜转移处穿出,将颊侧软组织瓣覆盖于牵张器是,口内创口分层对位缝合。

1.3 结果 28例患者牵引过程顺利。无术区感染,成骨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均达到预期牵张目的,咬合关系颌面形态均得到了恢复,治疗完后随访3~29个月,牵引后的颌骨状态稳定,未见移位。

2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小颌畸形病人多数面临容貌改变,入院前均有明显的张口受限,呼吸睡眠综合征等症状会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另外,住院费用高、住院时间长也会增大患者的心理压力大。所以,护士应进行心理疏导、安慰患者,并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告知手术过程、手术的效果、术后牵张期的疼痛及预期治疗效果等。同时讲解我科成功病例,帮助患者分析厉害关系,对疾病和手术有正确认识。

2.2 术前准备 除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和准备外,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经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头影测量,证实有颅颌面缺损和畸形,行诊断分析并予手术设计。正位、侧位、仰头位、斜位摄像作为术后比对及研究资料。

2.2 术后护理

2.2.1 呼吸道护理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组织反应性肿胀,极易造成呼吸道梗阻,严重时可因急性呼吸道衰竭而窒息甚至死亡。因牵张成骨术治疗时牵张器暴露在口腔内,旋转杆伸出口外,患者不能自行清理呼吸道。因此,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术后1~3 d在病房观察室给予特级护理,回到普通病房后改为一级护理。及时吸引口鼻腔分泌物并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雾化吸入2次/d。28例患者术后均带气管插管回病房观察室,注意气管插管固定牢靠勿脱出,插管内吸痰以患者出现呛咳为有效指征[1]。

2.2.2 全身情况的观察与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术后1 d应予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可静脉给予地塞米松及广谱抗生素,减轻组织水肿与预防伤口感染。此外,术区局部冷敷,注意体液及电解质平衡[2]。

2.2.3 口腔护理 口腔清洁对预防患者口内伤口感染极为重要,颞下颌骨节伴小颌畸形牵张成骨术的护理,口腔内炎性分泌物较多,自理能力受限,我们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并嘱患者鼓腮数次,使含漱液到达口腔各个部位,每次冲洗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含漱,4次/d。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吸痰时注意避开口内伤口,此类手术患者年龄较轻,耐受疼痛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因此术后护士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鼓励。

2.2.4 饮食护理 应加强卧床休息,术后1 d视病情拔出气管插管后,方可停止胃肠减压,用流质喂灌器从胃管内注入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温流质饮食5~7 d,而后改为半流食直至牵张器取出。术后不宜过早食用质地硬的食物,以免创口裂开及关节移位,影响新骨的形成。

2.2.5 牵张护理 术后应有3~7 d的间歇期,一般术后7 d协助医生牵引。目前认为安全而理想的牵张速度是每天1 mm,在0.5~1.5 mm/d范围均可,此时牵张频率与新骨生成能力成正比。牵张频率为2~4次/d,每次牵引0.25 mm[3]。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可适当调整牵张速度和频率。牵引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对出现牵张时疼痛,下唇麻木等症状时可适当减慢牵张速度,减少牵张频率,当牵张达到合适程度并结合X线检查结果后固定。

2.3 出院宣教 患者牵张加力结束后拍片检查新骨生长状况,如无异常可出院休养。出院后需注意:(1)坚持用氯己定漱口4~6次/d,用软毛刷刷牙,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进行开口训练。(2)加强口腔和钙质补充,禁食过硬食物[4]。(3)睡眠应尽量头偏向健侧或保持仰卧位,避免受到外力作用,避免挤压碰撞。(4)术后3个月复诊检查,X线显示新骨密度与原骨密度相近时,可在局麻下拆除牵张器。(5)术后3个月行牙科正畸治疗。

3 小结

近年来,颌骨牵张成骨术作为国内外口腔颌面外科正畸的一种新方法,不仅可以同时延长骨骼和扩张软组织,还具有正畸效果好、正畸过程可调解,复发倾向小等优点。然而目前所用的内置式牵引器均为直线牵引,并不完全符合颌面部这种复杂的外形结构。如何构建颌面部精细的有曲率的三维结构,以达到理想的重建颌面部外形的要求,是颌面部外科医护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1]康春丽,章庆国.牵张成骨技术治疗颅颌面畸形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06,34(2):131-133.

[2]康春丽,章庆国.牵张成骨技术治疗颅颌面畸形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06,34(2):131-133.

[3]申顺英,李淑改,郭景英,等.经口内骨延长术矫正半侧发育不良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2):106-108.

[4]赵晋龙,刘彦普.牵张成骨与颅颌畸形整幅和缺损重建[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126-130.

文珍(1978-),女,广西桂林,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口腔颌面外科护理

R473.78,R782.2+3

B

10.16821/j.cnki.hsjx.2017.12.020

2017-02-12)

猜你喜欢

下颌骨颌面部颌面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数字化技术在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与展望
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