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数改写,由畏难到不谓难
——突破四年级名数改写难点的有效策略

2017-02-25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中心小学王海燕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进率单位名称因数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中心小学 王海燕

名数改写,由畏难到不谓难
——突破四年级名数改写难点的有效策略

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中心小学 王海燕

名数的改写需要综合应用单、复名数,进率,小数点移动以及小数性质等知识。由于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往往是学习的难点。本文将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名数改写困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原因分析;有效策略

初次教学四年级,到目前为止最为头疼的就是名数改写这一知识。备课时觉得一节课就可以教学完成的内容,在实际教学时情况却大相径庭。让我实在不能理解:老师已经把每一步的要点都讲得很清楚明白了,为何学生还是“坚持”原来的错误?于是开始寻求同行的帮助,没想到大家都有共鸣:名数改写不简单!反思:为什么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却迟迟不“感冒”呢?该寻求怎样的方法来突破这块难啃的“骨头”呢?

一、分析原因:名数改写不简单

1.名数改写概念的建立不清晰

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名数改写的概念是不清晰的,尤其是高级单位、低级单位间的换算,有部分同学“高改低”还是“低改高”是分不清的。而教师往往着重教学改写的方法,而忽略了名数概念的建立,导致学生看到名数改写就懵,不知道从何下手。

2.遗忘了单位名称和进率的知识

单位名称和进率的认识分布在不同学段中,很多学生已经遗忘得差不多了。而这些知识又比较抽象,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少,难以形成计量单位的表象。比如1米、1分米、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又有多大?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而对于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可能更加混淆不清了。大部分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进率是牢固掌握的,但却对面积单位和重量单位的进率产生了负迁移。在学习名数改写时这些旧知识没有及时被唤醒和整合,就导致了学生后续学习的重重困难。

3.学生对于复杂的名数改写产生畏难情绪

名数改写包括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货币单位、时间单位的改写等。改写时涉及的知识较多。四年级学生往往见到名数改写就有点发愁,学生向我诉苦:“王老师,我看到名数改写这么多单位名称,要记这么多进率就觉得头疼。”的确,脱离生活实际的一些枯燥的换算,学生确实不感兴趣,产生畏难情绪也在所难免。

二、寻求策略,突破名数改写的重难点

1.唤醒旧知,梳理关系,形成块状知识结构

首先,在教学名数改写之前,要唤起学生对各个单位名数意义理解的知识经验。教学时可以安排让学生比划出长度单位、出示实物来认识面积单位的大小等活动,唤醒学生脑中对于这些单位名数的旧知,为学生理解每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打下夯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分类整合,帮助学生对各个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建立系统认知。例如帮助孩子梳理:长度单位之间除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面积单位除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余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相邻两个价格单位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时间单位间的进率是60等等。通过这样有条理的整理,各类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的脑中记忆不是零碎的,而是块状的。

再次,对于各个单位名称的大小关系也要有个梳理,将每一类单位名称按顺序进行排序,区分出高级还是低级单位。例如面积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能判断出任意两个单位中哪个是高级单位,哪个是低级单位。比如:平方千米和公顷相比,平方千米是高级单位,公顷是低级单位;公顷和平方米相比,公顷是高级单位,平方米是低级单位。

2.明白算理,理解实质,掌握方法

笔者认为进一步弄清名数改写背后的算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主动抛出:为什么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是乘进率呢?结合0.5千克改写成500克为例子。0.5千克可以看成两个因数相乘,即0.5×1千克;500克同样也可以看成两个因数相乘,即500×1克。为什么0.5千克=500克?可以用“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的道理来帮助理解算理:因为小数×大(高级)单位=大数×小(低级)单位,所以0.5千克=500克。在深入理解概念,弄清名数改写实质的基础上,还可以编写口诀来帮助巩固:名数改写看高低,相关进率要牢记;高改低来乘进率,低改高就除进率,要看改写对不对,数和单位大小反。

口诀朗朗上口,学生都能背诵如流,不但帮助学生记住了名数改写的方法步骤,还讲了名数改写的检验方法,对提高正确率可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3.理清基本形式,整体把握,提高效率

在教学名数改写的方法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清名数改写主要有哪几种基本形式,让学生能对名数改写类型系统地整理分类,提高学习效率。

(1)单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改写:

例如:4.5千米=()米 1020千克=()吨

(2)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①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例如:4.5千米=()千米()米

2030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②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例如:3米5厘米=()厘米 1元8分=()元

此外,在教学中单、复名数之间的改写尤其要注意看清一类题型:例如:12.58千米=()千米()米;12.58千米=()千米=()米。教师应该提醒学生看清改写的要求,前者是把一个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后者是把一个单名数改写成两个不同的单名数,做题之前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区分题型的差异,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通过以上一些有效策略的尝试,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得更轻松自如,顺其自然地就学好了名数改写这类问题。

[1]刘烈圣.“改写”教学一得[J].小学教学参考,1998(09).

[2]顾志能.让学情充分暴露引思维激烈碰撞——“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教学所思所行[J].小学数学教师,2015(12).

[3]严琴.我这样帮小学生理清计数单位的“来龙去脉”[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猜你喜欢

进率单位名称因数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本刊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进率之家
积的变化规律
“单位”换算想“进率”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