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活动,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活力

2017-02-25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心小学陈卫锋

数学大世界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角形教学活动小学生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心小学 陈卫锋

运用活动,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活力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心小学 陈卫锋

小学生是祖国的明天,优化小学生教育,是小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为了丰富课堂结构,焕发课堂活力,运用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效提高课堂质量的途径之一。本文将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活动的运用展开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有所帮助。

教学活动;小学生;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活动,指的是在教学设计中将学生的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在活动中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优化思维逻辑。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注重以学生为本,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全方面状况,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活动的运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一、精心设计,促进学生体验知识

教学活动的存在是为了使小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数学知识结论,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结论的传授,而忽略引导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进行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教师不要急于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参与到思考探究中去。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学关键。

如在教学三角形时,我们知道根据角度可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如果仅是告诉学生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这样的教学直接把结论告诉了学生,忽略了知识产生的过程,不利于小学生进行思考。于是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几个特征鲜明的三角形,让学生对这些三角形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将三角形进行编码,记录每个角的角度,再根据角度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学生们纷纷展现了积极性,将每一个角度都详细记录了下来,如△ABC中,∠A=60°,∠B=40°,∠C=80°,根据判定方法,学生们发现△ABC是一个锐角三角形。这样一来,在教学活动中体现知识产生的过程,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依据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小学生去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应当注意的事情,活动中体现知识产生的过程,才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放开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途径、辅助工具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都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活动要能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

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时,教师要充分激励学生动手操作,用各种各样的彩纸,折一折,形成两个对称的图形;移一移,感受平移的性质和特点;再转一转,认识旋转这一知识。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中感受图形的变化。除此之外,还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们进行丰富的联想,把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等步骤形成新的形状,并将自己想出来的平面图形画到纸上去。教师上课时,提前准备了许多彩色的卡纸,平均分给班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利用这些卡纸进行对折、剪裁等操作,以此来展示学习效果。某位学生将一张长方形的卡纸进行对折,对教师说:“老师你看,这样就变成两个对称的小长方形了。”“你真棒!”

教学活动设计的目标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在活动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和表达,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三、学会分享,注重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善于分享,乐于接受他人意见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是经常出现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共鸣,还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有趣。与此同时,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建立人际交往关系。

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经历由第几列第几行抽象到数对的表示方法的过程;灵活运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中的事物的位置。此时教师可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循序渐进地讲解位置确定的知识,并引导每个小组里的学生将组里其他人的位置进行描述和记录,如小明坐在(3,2)的位置,就表明小明坐在第三列的第二个座位;小红坐在(4,1)的位置,就表明小红坐在第四列的第一个座位;小亮坐在(1,5)的位置,就表明小亮坐在第一列的第五个座位。利用简单的坐标来表示学生们的位置,可以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位置的含义。在学生们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了简单理解后,教师向学生们提出问题:谁坐在(3,3)这个位置呢?学生们纷纷把视线转向第三列第三个座位,不约而同地回答:是王可可。

合作是分享和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了解其他学生的思想,在这个和谐的氛围中,小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只要加以合理利用,便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充满活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教学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1]季燕.在活动体验中“做数学”[J].内蒙古教育,2015(05).

[2]徐顺湘.数学活动体验要体现“五性”[J].江苏教育研究,2011(05).

[3]钱志海.利用白板技术增强学生数学活动体验[J].新课程导学,2016(28).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教学活动小学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我是小学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