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植物滞尘功能研究

2017-02-25周梦艳周晓燕

花卉 2017年16期
关键词:园林植物粉尘颗粒物

周梦艳 周晓燕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苏州 215131)

园林植物滞尘功能研究

周梦艳 周晓燕

(江苏省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苏州 215131)

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绿化、遮阳挡阴、调节小气候等多种功能,在抵抗风沙灰尘方面更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已经掌握了大量关于园林植物滞尘功能的研究成果,并将滞尘能力当做选择园林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研究园林植物滞尘功能,对更好地发挥园林植被绿化环保功能有重要意义。

园林植物;滞尘功能;变化规律;影响因素

1 园林植物滞尘成分

园林植物叶面颗粒结构十分复杂,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分析结果显示,植物滞留粉尘超过50%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细微颗粒。Marc等人的研究显示,植物可以滞留PM10颗粒物,并且以细颗粒物以及超颗粒物为主。Wanglei等人的研究则发现叶片滞留颗粒物中 PM 占 94.4%,PM25 为 64.2%,Ca、Al、Mg、Na等 7 种元素占到元素总质量的97%以上,采样地点、树种对元素含量以及种类的影响不大。

2 园林植物滞尘时空变化规律

2.1 时间变化规律

园林植物滞尘量并非随着时间持续增加,而是在滞尘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幅之间减小,滞尘量达到饱和之后,将不再增加或者增幅逐渐下降,直至大雨过后重新滞尘。通常雨量超过15mm就能够冲掉园林植物叶片滞尘。Schabel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园林植被叶片的粉尘吸附作用是暂时性的,降水会将叶片表面的滞尘冲掉,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高金辉等人的研究则提示,植物叶片滞尘量达到最大值之前,实际滞尘量容易受空气粉尘含量的影响,空气中粉尘量越大,园林植物叶片滞尘量也越大。1d之内,园林植物叶片累计滞尘过程和时间无线性关系,说明植物叶片滞尘与粉尘脱落使同时发生的,Nowak等人的研究也支持这一看法,认为绿地植被的粉尘截流、吸附行为和时间有关,但是具体变化规律还受树种、周边环境影响。另外,季节变化也会对园林植物的滞尘功能造成影响,叶片滞尘量变异系数和季节等外界因素干扰有很大关系,同一区域绿化树种滞尘能力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季节植物叶片长短变化,而且不同季节空气粉尘量也有较大差异,冬季降水稀少天气干燥,和雾天、逆温层出现以及煤炭燃烧粉尘排放增加都会导致空气粉尘含量增加。

2.2 空间变化规律

相同园林植物种类封闭条件下叶片滞尘含量明显比开敞环境条件下要少,表明相同种类园林植物叶片的滞尘量和空气粉尘颗粒含量成正相关,空气中粉尘量越多,叶片滞尘量越大。开敞式条件下观测园林植物不同高度叶片的滞尘量,发现低位叶片滞尘量显著高于高位和中位叶片,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开敞式环境条件下,人流车辆通行繁忙,路面存在着严重的二次扬尘。随着叶片高度的增加,滞尘量显著下降。一般乔木冠层和地面之间距离较大,叶片滞尘以大气沉降颗粒物为主,低矮植物叶片更加靠近路面,机动车排放、地面扬尘的影响更加显著,尤其是1~2m高低矮灌木植物,叶片处于行人呼吸带高度,这一区域在距离地面10m内空气颗粒物浓度最高。另外,植物叶片滞尘量和植株高度、与污染源距离也有一定关系,距离公路越远,园林植物叶片滞尘量、滞尘重金属含量、S含量越低,该趋势在60m范围内都比较明显。相同种类园林植物,重度污染区内滞尘量最大,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清洁区,而且不同路段机动车尾气排放量有较大差别,滞尘效应也随之出现了变化。

3 不同园林植物种类滞尘规律

园林植物滞尘能力和植物个体种类也有关系,不同种类园林植物之间滞尘能力可能差3倍以上,其中丁香滞尘能力超过紫叶小檗6倍,落叶乔木毛白杨是垂柳的3倍以上,相同区域内不同树种叶片滞尘能力以及附着密度差异也很大,圆柏、侧柏颗粒物附着密度显著高于雪松、白皮松、油松。陈伟对不同针叶树种相同降尘条件下的滞尘能力进行分析,发现杉松冷杉、沙地云杉滞尘能力最强,华山松、油松最弱,说明针叶树叶不同的表面结构,滞尘量大小也有很大不同,阔叶乔木的滞尘能力主要和树种生物学特性、地处环境有关。但是也要注意到,现阶段上没有对不同类型植物滞尘能力研究的统一结论,因为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植物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变异系数普遍较大,所有试验树种叶片周滞尘量均有很大波动。王荣丽使用综合指数法对常见园林植物综合滞尘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常绿乔木滞尘能力最强,常绿灌木次之,落叶灌木以及落叶乔木滞尘能力最弱。李寒娥等人对15种主要城市绿化植物滞尘能力进行了分析,也表明乔木树种滞尘量最大,是城市园林植物滞尘主体。总之,不同类型植物滞尘能力的横向对比受到植物地处位置、环境差异、主观因素影响,结论尚不统一,因此城市园林建设中,建议以乔、灌、草为主,合理搭配,提高园林滞尘能力,改善城市环境。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滞尘能力弹性很大,需要对滞留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现有园林植物的之尘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从挑选滞尘能力强的园林植物和种植空间组合优化两方面入手,更好的发挥园林植物的滞尘功能。

[1]江胜利,金荷仙,许小连.园林植物滞尘功能研究概述[J].林业科技开发,2011(06).

[2]张灵艺,秦 华.城市园林绿地滞尘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中国园林,2015(01).

X173

A

1005-7897(2017)16-0106-02

2017-8-8

猜你喜欢

园林植物粉尘颗粒物
高压粉尘防爆电机过厚粉尘层的形成与分析
道路空气颗粒物污染与骑行流的相关性研究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粉尘大战
某高中校园内颗粒物尘源调查实测与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光散射法粉尘仪在超低排放的应用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粉尘剂防治蔬菜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