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

2017-02-24昌乐高级技工学校王孝海王专

河北农机 2017年2期
关键词:德育课技工学校德育

昌乐高级技工学校 王孝海 王专

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的路径依赖及其破解

昌乐高级技工学校 王孝海 王专

当前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由于深受路径依赖的影响而陷入“自我锁定”状态。要打破这种状态并建立新的良性的路径依赖,广大德育课教学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正确选择教学改革的初始路径,积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竞争机制。

路径依赖;自我锁定;小组合作探究;激励竞争机制

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e),也称为路径依赖性,它的特定含义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具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好”亦或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就好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使之难以走出去。路径依赖理论认为行为者的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主观抉择在制度变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有不同的历史和结果的不完全反馈下,行为者将具有不同的主观主义模型,因而会做出不同的政策选择。”[1]当前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可以用路径依赖理论解释。

1 当前我国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的路径依赖

德育课作为技工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应该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感化功能,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教学内容单调枯燥,重理论而轻实践;任课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德育课不重视,对之持无所谓的态度等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并相互影响,致使德育课教学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状态而难以脱身。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深受路径依赖的影响并陷入“自我锁定”状态。在这种“自我锁定”状态下,德育课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德育功能。

首先,教学模式陈旧,理论灌输性强。长期以来,受路径依赖的影响,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等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师授课以自我为中心,单纯地进行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活动的双向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乏善可陈。

其次,受功利主义影响,学科逐渐被边缘化。在“教育要面向市场”观念的影响下,技工学校重专业课而轻文化课,重技能而轻理论,于是德育课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逐渐被边缘化,很多任课教师也并非科班出身,课时安排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次考试也被作为“考查课”来进行。更重要的是,德育课教学内容往往重理论而轻实践,青少年的主体价值观、道德修养和实践等人性化的主题被忽视。因此,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应从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步入人性化教学的轨道。

最后,广大师生对待德育课以及教学改革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作为德育课教学的当事人,无论是任课教师还是学生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德育课的重要性,认为其与专业课相比无足轻重。此外,受初始设置成本的考虑,某些学校领导对德育课的教学改革也是模棱两可,致使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得不到广泛运用,甚至会半途而废。

2 技工学校德育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正确地选择沿着既定的路径,进入良性循环的路径会得到迅速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破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低效甚至无效的路径依赖并建立新的路径依赖,从而使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的路径,是摆在广大技工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切实更新观念,真正树立教学改革的意识。思想决定行为,行为者的观念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技工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德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使德育课教学在技工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拥有更重要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教学内容,重视德育实践和学生的主体性及个性的培养,把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广大德育课教师要切实更新观念,支持德育课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水平,积极运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打造崭新的德育课堂,努力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第二,正确选择教学改革的初始路径,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可能的选择。”[2]技工学校德育教学初始路径的选择往往决定着现在和今后德育教学的路径和实效性。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改革在其初始阶段就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真正摒弃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才能打造教学改革的良好开端。正如著名教育家杜威所言,灌输“是和教育很不相同的东西。因为像我所理解的,教育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做出结论和形成态度。即使像乘法表这种已经解决了的和大家同意的东西,我应该说,如果把乘法表教得合乎教育意义,而不像一种动物训练的形式,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他们的兴趣、思考和理解都是必要的”。[3]因此,技工学校要充分重视教学改革初始路径的选择,并加大对教学改革路径的实效性研究,确保初始路径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当前条件下,我国技工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应广泛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引入合理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引导小组参与讨论探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发展,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建立合理的激励竞争机制。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决定制度变迁的力量之一就是报酬递增机制,正因为有报酬递增机制的影响,路径依赖才会产生自我强化机制,使特定的制度或模式保持下去。在德育课教学改革中,除了要采用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外,还要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好处和成果,增强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不断积累主动学习的正能量。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下,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和性格特点进行合理分组,通过评分、口头表扬、精神鼓励甚至物质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竞争,使各学习小组之间展开良性竞争,进而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27.

[2]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2.

[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41-342.

王孝海,男,1982 年出生,山东莱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德育教学和研究。

猜你喜欢

德育课技工学校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