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野生花卉利用现状分析

2017-02-24李东群张浩

花卉 2017年2期
关键词:种质花卉资源

李东群张浩

(1.陕西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陕西周至 710400 2.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陕西西安 710082)

中国野生花卉利用现状分析

李东群1张浩2

(1.陕西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陕西周至 710400 2.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陕西西安 71008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花卉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本文阐述我国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论述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我国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利用的对策。

中国;野生花卉;利用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从南到北,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等多个气候带;从东往西,依水分的变化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加上地形、海拔、降水、光照等的不同和变化,形成多种生态类型和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样性,其中野生花卉资源更是丰富多彩[1],被誉为“园林之母”。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野生花卉资源已经灭绝或濒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分析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利用现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抢救、保存并开发利用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1 我国野生花卉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许多栽培观赏植物的发祥地,被西方学者誉为“花卉王国”、“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花卉宝库”[2]。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的69%,野生露地越冬的花木种类极为丰富,乔、灌、藤、花草等的物种总数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约55000种)和哥伦比亚(约45000种)。我国约有高等植物3.5万种,原产我国的观赏植物达110科、523 属、1 万~2 万种[3]。其中“植物王国”云南、“雪域高原”西藏、“林海雪原”黑龙江等地区的野生花卉品种均有其特点。世界上许多名花,如梅花、杜鹃、牡丹、菊花、山茶等均原产于我国,我国有600余种杜鹃花、300多种梅花品种、3000多种菊花品种。芍药属国产15种,占世界总和的45.5%,其中牡丹6种,全为中国特产。我国的野生花卉是经过千百年的自然演化而保存下来的宝贵种质资源,是未来花卉育种的物质基础,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野生花卉一般生长在自然环境下,对干旱、湿润、高温、低温等产生了较强的适应能力。有些野生花木有很强的耐阳性,有些又具很强的耐阴性,有些介于喜阳和耐阴两种花卉之间。野生花卉对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的要求和适用性不同,繁殖方式差别也很大,可以实生播种、扦插繁殖、株芽繁殖、分株繁殖、根茎、球茎、鳞茎和块根繁殖,而且有的种子发芽率很高。野生花卉有的种子可以采后即播,有的可以贮存一乃至几年,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正是由于野生花卉具有广泛的适应类型及多种繁殖方式,这就为不同风格、不同要求、不同模式的园林绿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我们在不同地域发展野生花卉提供了基础条件。

2 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利用现状

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秀材料。

2.1 在观赏中的应用

我国野生花卉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包括乔木、灌木以及地被草本等多种类型。同时,具有千变万化的自然形姿、丰富多样的色彩格调和纯朴天然的山林情趣,是香化、美化和绿化居室庭院的理想材料,目前主要作为观赏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多用作花境栽植、花坛造景或布设岩石园、水景园等室外绿化以及盆栽观赏、切花、干花等花卉装饰和室内绿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野生花卉苗木的需求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公园到马路,从小区到商场,对绿对美的追求给野生花卉赋予了更多新意。只要应用得当,色彩斑斓、婀娜多姿的野生花卉点缀在林缘、草甸、山涧、路旁,能够给景观增添了无限魅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野生花卉的开发利用不论在程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较大发展。一些野生花卉如荚果旅、贯众肾蕨、荷叶铁钱旅、凤尾旅等己能批量生产。新疆克拉玛依市园林科研所从引入的42种66个品种中筛选出17种37个品种,3年内扩繁30万株,推广2.5hm2,初具规模。沈阳园林科研所引种辽宁地区野生花卉获得成功,并在公园应用推广20多种[4]。

2.2 在引种驯化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有关科研院校开设的园林花卉专业越来越多,也培养了大量的花卉专业人才,同时,也在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国外花卉品种引进驯化、传统名花商业化等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对野生花卉资源进行引种驯化,培育出新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产业的持续发展,花卉品种的新、奇、优、特在市场上的备受青睐,发展潜力巨大。花卉企业及各大花卉院校、科研单位已逐渐意识到。吉林通化市园艺研究所成功地驯化樱草、紫斑风铃草和岩景天等多种野生花卉品种。近年,我国花卉市场上新兴起的火棘、红仙丹、黄刺玫、黄金万两、虎舌红等,都是经过人工引种驯化培育成功的,这些新奇优特品种备受欢迎,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2)利用花卉资源进行杂交育种。唐莒蒲、现代月季、萱草等众多的品种都是经杂交而成。上海园林所曾用野生的玫红百合、兰州百合、淡黄百合等为亲本,培育出有特殊观赏价值的百合杂种11个,北京大学利用我国原产野百合与国外引进的铁炮百合杂交,培育出生长健壮、抗性强、一个种球每年可生出几支花序的百合杂种。北京林业大学培育出了抗寒的梅花类型。美国对玫瑰、日本对杜鹃花都运用杂交育种技术不时育山新品种、新类型。

(3)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目前,我国已建立了20个遗传种质资源圃,努力开展包括野生花卉在内的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工作。云南省依托有科技实力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建立了种质资源圃,以合资合作方式共同开发野生花卉,先后收集整理了野生花卉14种、25属、64种。陕西省根据珍稀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分布状况,重点开展了百合、杜鹃、兰花、海棠等花卉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及保存工作。

2.3 其他方面的应用

除了作为观赏资源开发利用外,野生花卉资源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拓展。目前,野生花卉的食用、药用、纤维、鞣料、油脂、饲料、蜜源、固沙、杀虫等多种应用价值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开发。如接骨木、南蛇藤、虎耳草、龙胆类等可以入药[5],海棠果、栎类、柯类可以作为果品或制淀粉,草木犀是优质蜜源植物;珠兰、木姜子、岩蔷薇及杜鹃类可提取芳香油;芫花、木棉等是重要的纤维植物;菊芋、苜蓿类、蒲公英等是良好的饲料植物等。锦鸡儿类、岩黄茂类等是很好的防风固沙植物;瓦松类、铁线莲类、翠雀花类)等植物可制杀虫剂。油用牡丹、山胡桃等可以榨油,还有的植物可以制糖、制胶、制纤维等。

3 存在问题

(1)开发不合理,野生花卉资源保护能力有待提高。我国花卉品种的形成一般遵循先作为药物应用而后将其培育成观赏植物的规律,花卉与中医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由于历代药农的采挖(有的还作为薪柴或食用),使得我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大量流失。时至今日,由于对中药的需求量增加,乱采滥挖造成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几近枯竭。以牡丹为例,在我国西北、西南及中原地区共分布着8个野生种及5个亚种,其分布区较之古代已大为缩小,有的野生种群仅剩下几十株,已濒临灭绝,实在令人惋惜。其它花卉野生种的遭遇也大都如此。

(2)重野生花卉资源调查,轻收集、开发利用。目前,我国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先后开展了一些野生花卉的调查、分类,但对野生花卉资源的收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少,众多野生花卉还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据统计,已被引种利用的野生花卉不到1/3,如北方野生植物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有300余种,涉及50个科,但其中只有少部分被引种栽培,大部分野生花卉只能孤芳自赏。特别是经驯化后应用于园林中的花卉种类相对贫乏,据统计杭州、上海有200余种;北京只有100多种;苏州园林中花卉总种数也仅有200种以上;就连应用花草树木最多的南方城市如“花城”广州也仅有300种左右花卉。而一些国外城市如伦敦、华盛顿、巴黎、东京等地,则分别配置应用着1500~3000种或更多的观赏植物。这种差别与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是极不相称的。

(3)野生花卉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品种创新能力不强。近年来,我国野生花卉科研水平虽有较大的发展,但主要侧重于注重品种的引进上。在充分利用乡土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进行品种开发培育方面,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从而导致科研能力滞后,较少培育出新优特花卉品种。

(4)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人们对野生花卉保护意识不强,对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宣传力度也不够。

4 对策

4.1 强化宏观管理,完善法律法规

野生花卉资源必须在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引种驯化和开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依法管理,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合理利用。对于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引种易成功的种类,可就地建立野生观赏植物园圃进行保护;对于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要求苛刻,适应性差的种类,如分布于高海拔地区的藏菠萝花、迎红杜鹃、照山白等,以及一些旱生、水生、湿生及沼生植物,引种比较困难,为防止花卉不适应而影响引种效果,可逐步进行异地环境驯化,如建立中间引种圃,或在中山低山区建立野生植物园圃;对一些生境遭到破坏以及研究利用价值较高的资源,可以开展迁地保护,建立一定规模的野生资源植物园圃进行保护,还可以利用组织培养、超低温冷冻保存等现代生物科技,保存种质资源。

4.2 加强引种驯化,开展科学研究

野生花卉资源长期处于自然状态,具有适应性广、抗性(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抗热等)强的特点,是珍贵的抗性基因库。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优势,广泛开展观赏植物育种研究,培育优新特等新品种;充分利用丰富的原生种质资源,按照人们期望,进行遗传重组,从而达到常规育种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创造既有观赏价值高,又具抗性强的优良品种,改变我国花卉资源“重引轻育”的现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花卉资源的种子研究,野生花卉的种子习性与其栽培品种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差异性很大,因此,开展种子资源的基础研究,对引种驯化,更有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可以出口的花卉种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国际上有完善的商品种子标准,我国原生态的花卉种子尚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必须经过引种栽培、种子生物学特性等有关方面的分析研究,培育良种,提高种子质量,实现我国花卉种子资源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互相促进,良性互动的外向型科研生产轨道。

4.3 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利用

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为更好的开发利用,应从三个方面入手:①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分批引种驯化,从无到有,变野生为栽培推广品种,以丰富我国观赏植物的种类和品种。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大胆选用有地方特色的野生花卉资源,增加园林植物种类的丰富度,这既有利于乡土野生花卉资源的利用与存活,又可减少浪费,体现地域特色。在国家应在资金上予以支持,以,充分体现地方特色。③充分发挥野生花卉资源的价值,野生花卉资源除观赏外,其药用、食用等经济用途及其广泛,国家应在资金方面予以倾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队伍,挖掘野生花卉资源的潜在价值,实现我国从花卉大国到花卉强国的转变。

[1]尹衍峰,彭春生.百花山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园林,2003,8:72~75.

[2]陈俊偷.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

[3]陈振东,林秀香.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福建热作科技,2003,1:18~20.

[4]林夏珍.中国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研究综述[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6):72~75.

[5]杜怡斌,主编.河北野生资源植物志[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381.

S68

A

1005-7897(2017)02-0005-03

2017-1-6

李东群(1973-),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林业,生态保护方面的工作。

张浩(1970-),男,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咨询等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种质花卉资源
李鱓·花卉十二开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花卉之二》
资源回收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