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啸山庄》之宗教情结探析

2017-02-23韩清华

文教资料 2016年30期
关键词:呼啸山庄人物性格圣经

韩清华

摘    要: 在以往人们关于艾米莉·勃朗特对待基督教思想的态度论述中,普遍认为艾米莉·勃朗特是反基督教思想的。通过对《呼啸山庄》和《圣经》的深入分析,本文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是与《圣经》教义相吻合的。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圣经》    人物性格    爱情    婚姻

自古以来,文学作品所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蕴含于其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生与死、爱与恨、灵与肉、情感与理智、欲望与意志力等文学性的二元张力,其实恰好折射着人类对有限与无限、时间与永恒、“是”与“在”的宗教性关怀。在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中,随处可以看到宗教情结的影子。在以往人们关于艾米莉·勃朗特对待基督教思想的态度论述中,普遍认为艾米莉·勃朗特是反基督教思想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圣经原型的运用和反向对照描写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大量使用原型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宗教的反叛”[1]。“一些评论在提到约瑟夫时仅寥寥几笔,对这一人物的评价,几乎是不约而同的,不外是尖酸刻薄,脾气暴躁的一个顽固老头形象。通过对约瑟夫的细察,笔者认为这是艾米莉·勃朗特刻意的安排,作者的意图在于表达对维多利亚时期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宗教的反叛”[2]。通过对《呼啸山庄》和《圣经》的深入分析,本文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与《圣经》教义是相吻合的,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这一点。

一、丰满人物性格印证了《圣经》思想

丰满人物性格印证了《圣经》思想“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3]。《圣经》所讲的罪,跟一般中国文化所讲的罪很不一样。“罪”英文“sin”,而不是“crime”,原来的意思是“没有射中目标”,箭射歪了,没有射到中心点,没有达到神的标准;神的标准是一百分,考九十九分仍旧是罪。中文和合本《圣经》罗马书三章二十三节:“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神的荣耀就好像满月一样,而缺了一点就是罪。神的标准是完全,但有谁是完全呢?既然没有人可以达到神的标准,因此人人都是罪人。《呼啸山庄》中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丰满、有棱有角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恶”或“罪”的一面。只是“罪”的一面占比轻重的问题。希思克利夫年少时是一个质朴、善良的孩子,后来却演变成一个小说中最大最典型的恶者。他本是一个弃儿,承蒙老恩肖同情带回家中,享受甚至超过儿子的待遇。却因恩人儿子亨德利的嫉妒,不仅不感恩反而心生恨意。亨德利当时还是一个孩子,眼看父母把关爱放在别人身上,自然生出委屈之心(毕竟没有一个完全人)。老恩肖不仅没有对儿子进行心理疏导,反而责打亨德利“……亨德利不顾父亲就在跟前,公开表露出看不起那孩子的神色,惹得老人大为光火,他抓起手杖要打儿子……”[4]老恩肖把希思克利夫这个弃儿带回家中抚养,本是值得赞赏的善行,却因自己的喜好“他特别喜欢希思克利夫,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5],引起家庭混乱、矛盾和不睦。老恩肖救助弃儿本是一个义行,可因他作为人的局限性、不完全性,不能真正地做到善行,因为“没有一个义人,连一个也没有”[6]。反而引起希思克利夫和亨德利之间的争斗,为以后希思克利夫报复的悲剧埋下了种子。Heathcliff,Heath(长满石楠灌木的荒原)和cliff(悬崖)暗含希思克利夫天生的性格有“原始,野性,荒莾,狂暴,宁折不弯”的特点,又因为希思克利夫不愿意听约瑟夫布道:“而希思克利夫……拿着祈祷书上阁楼。我们排成一排……抱怨着(groaning),哆嗦着(shivering),心里盼着约瑟夫也发抖,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因为自己的原因缩短他的讲道了。”[7]希思克利夫只知和凯瑟琳在荒原中奔跑嬉闹,不接受《圣经》的教导: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8]不听《圣经》的教导使得他在面对亨德利的忌恨时以恶报恶,以恨报恨,任由对亨德利的恨在心中肆意滋长。老恩肖对他的恩德盖不过他对亨德利的恨,酿成了希思克利夫阴森恐怖的报复的悲剧,毁掉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里整个第二代人的生活。在这疯狂的报复中,希思克利夫并没有得到幸福,他将自己关在恨的牢笼中,生无可恋,最后也悲凉地绝食而死。

凯瑟琳年少时是个天真无邪的姑娘,没有资产阶级的门第等级观念,平等对待希思克利夫。可是当她见识了画眉田庄的奢华、优雅时,她内心对财富、对上层阶级生活的贪欲便被激发起来了,背叛了先前的爱情,选择了嫁给埃德加·林敦。凯瑟琳对希思克利夫的背叛同样印证了《圣经》的教义“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没有一个义人,一个也没有”,人人都有敬拜玛门即钱财的倾向。

约瑟夫在《呼啸山庄》中被置于家庭布道家的地位,是家庭聚会敬拜上帝的组织者。确实,约瑟夫这个仆人就像《圣经》旧约中被卖到埃及为奴的先祖约瑟夫那样遵行上帝的旨意,雖然为奴,但不嫉妒不抱怨,忠心为主人做事,勤勤恳恳,但他同样有作为人的局限性。在洛克伍德先生最后一次拜访呼啸山庄时,丁恩太太热情地招呼他。约瑟夫却这样评价:“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要勾引野男人。这还不是件很不要脸的丑事吗?……”[9]约瑟夫的评价显示出他的刻板和固执,令人觉得可笑。约瑟夫知道自己的软弱和不足,人永远达不到神的标准,但人可以依靠上帝,努力达到,所以他才有标准口头禅:“The lord help us!”这比那些自以为是、自以为道德高尚的非基督徒要诚实得多。

二、凯瑟琳爱情和婚姻的悲剧印证了《圣经》的教义

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一起在呼啸山庄的荒原中长大,一起戏耍,一起感受呼啸山庄狂风暴雨的荒原的野性力量,一起形成放荡不羁的性格,所以凯瑟琳才会在丁恩太太面前感叹:“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而是因为我比他更像我自己。不管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完全一样的,而林敦的和我们的就截然不同了……”[10]“我对林敦的爱,就像林中的树叶。我很清楚,当冬天使树木发生变化时,时光也会使叶子发生变化。而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恰似脚下恒久不变的岩石,它虽然给你的欢乐看起来很少,可是必不可少。内莉,我就是希思克利夫!他永远、永远在我的心中——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我对他没有比对我自己更感兴趣),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于我的心中……”这种爱情固然具有使人荡气回肠的激情力量,却是短暂而靠不住的。当凯瑟琳碰到画眉田庄富裕、温文尔雅、英俊潇洒的埃德加·林敦时,她内心的贪欲把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击得支离破碎,她想同时占有两个人,既渴望埃德加带来的富裕生活,又需要安慰她的灵魂,既向往荒原无拘无束的生活,又摆脱不掉文明世界的诱惑,选择了埃德加以后又不安于婚姻生活。当希思克利夫三年后回来时,她又疯狂地想与希思克利夫复合。这与《圣经》对“爱”的教导完全不符。《圣经》教导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三、结语

并不像某些评论家所说的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表达了她的反基督教教思想,相反,这部作品恰好展示了艾米莉·勃朗特是个不折不扣的虔诚的基督徒,她在这部作品中诠释了《圣经》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马晓慧.《呼啸山庄》中的宗教反叛色彩[J].文学评论,2011(4):32.

[2]李勇全.《呼啸山庄》中宗教形象缩影——约瑟夫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5.

[3]《圣经》罗马书3:23.中国基督教三字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13.

[4][5][9][10][11]艾米莉·勃朗特,著.宋兆霖,译.呼啸山庄.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6]《圣经》罗马书3:10.中国基督教三字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13.

[7]Emily Bronte.Wuthering Heights[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8]《圣经》马太福音18:21-22.中国基督教三字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13.

猜你喜欢

呼啸山庄人物性格圣经
歌剧表演中的“移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效果透视——兼谈两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表达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中英双语阅读 呼啸山庄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赏析《呼啸山庄》背后的爱与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