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希望与绝望的漩涡中

2017-02-23张雪丹

文教资料 2016年28期
关键词:自我救赎

张雪丹

摘    要: 《时时刻刻》是美国当代作家迈克尔·坎宁安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达洛维夫人》为主线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三个不同时空的女人生命中的一天。这是一部向现代女性主义先驱者伍尔夫致敬的作品,三位女主人公精神相通、彼此映照,展现了现代社会女性面临的困境与抗争。

关键词: 《时时刻刻》    三位女性    精神困境    自我救赎

美国现代派作家迈克尔·坎宁安1998年的力作《时时刻刻》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不仅迅速登上各大主流畅销书排行榜,还于次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时时刻刻》(The Hours)是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达洛维夫人》出版前使用的暂定书名,迈克尔·坎宁安借用了这个书名,并同样倾其“一天写尽女人一生”的艺术功力和深情,以此书向伍尔夫致敬。《达洛维夫人》围绕达洛维夫人的晚宴派对展现了这位国会议员夫人的一天,而《时时刻刻》则围绕《达洛维夫人》这本小说,记录了三个不同时空的女人生命中的一天:正在撰写《达洛维夫人》的伍尔夫本人、正在阅读《达洛维夫人》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和现实版的达洛维夫人——克拉丽莎。她们身上都有达洛维夫人的影子,而且心境相似,只是所处时代不同。此外,《时时刻刻》也仿照《达洛维夫人》的意识流风格,穿梭于主人公的思想与现实之间,看似琐碎的细节彼此关联,旨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本质。

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绝望与觉醒

1923年,伦敦郊外的里士满。这个宁静的、田园般的小镇是英国女作家,现代派及意识流文学先驱弗吉尼亚·伍尔夫在经历了几次精神崩溃和尝试自杀后静心疗养的地方。她的丈夫伦纳德生怕再出现意外和闪失,因此不仅悉心照顾她的饮食起居,还寸步不离地监视她的一举一动。

这天上午,弗吉尼亚初步构思了这本记述一个女人一天生活的小说,也是她最重要的作品《达洛维夫人》。她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克拉丽莎·达洛维将会自杀——表面上只是为微不足道的琐事,实则死于内心的绝望。从某种角度讲,达洛维夫人就是她自己。下午弗吉尼亚的姐姐凡妮莎和孩子们来访,他们给她单调、平静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空气和活力。孩子们在花园里发现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鸟,为它举行了葬礼。弗吉尼亚在小鸟的身边感受到了死亡临近时的静谧,也想到了她自己和克拉丽莎·达洛维——死亡是那样触手可及,而就在这一刻,她改变了想法,要让克拉丽莎走出死亡的阴影,继续活下去。弗吉尼亚在凡妮莎上前和她吻别时,有些突如其来地吻了她的嘴唇。这是甜蜜而纯洁的一吻,虽然有些违禁。弗吉尼亚生命中有几个重要的女人,凡妮莎是其中之一。她们之间有着超出手足之情的、女人间特有的情愫,既是对性别缺憾的补偿,又是她们彼此精神寄托和心灵栖息的方式。

凡妮莎走后,弗吉尼亚趁仆人不备,溜出家门来到火车站,打算去伦敦逛上一圈再回来,却与随后赶来的伦纳德不期而遇。相比伦敦,里士满如世外桃源般广阔、宁静,他们搬到这里正是为了不再触碰弗吉尼亚那敏感纤细的神经,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圈定和逃避。回到伦敦,回到喧嚣的生活中去可能导致她又一次的精神崩溃,甚至意味着死亡,然而这是弗吉尼亚的选择,也是她个性的自由表达。“如果让我在里士满和死亡之间做选择,我选择死亡”。

晚饭后当他们聊起这本小说,伦纳德问为什么一定要有人死去,弗吉尼亚回答说这是一种对比,让活着的人更珍惜生命。在她看来,自杀未必卑微、不光彩,自杀者未必懦弱、不敢面对生活。“亲爱的伦纳德,要直面生活,永远直面生活,了解它的真谛,爱它的本质,然后,放下它”。多年以后,这个洞悉世事却又疑惑生命的灵魂,在预感到又一次精神崩溃来临前,写下了那封充满爱和感激之情的遗书,然后毅然走入冰冷的河水中。

二、劳拉·布朗:束缚与解放

1951年,洛杉矶。劳拉·布朗是一位中产阶级家庭主妇,拥有令人羡慕的家庭:丈夫丹温柔、体贴,年幼的儿子里奇懂事、敏感,他们还即将迎来第二个孩子。这一天是丈夫的生日,丹一早起来买回鲜花,做好早餐,劳拉开始阅读小说《达洛维夫人》,一切看似无可挑剔,然而丈夫做早餐时无奈地翻遍橱柜的一幕似乎说明劳拉作为家庭主妇并不十分称职。事实上,她很多时候表现得极不自然,从她看到早餐和玫瑰花时的尴尬,到她在窗前送别丈夫时表情的变化,再到她与儿子的对话时的心不在焉。劳拉的生活仿佛变成一场表演秀,她始终漂移在现实之外,而她极力扮演的好妻子、好母亲角色也变得呆板、僵硬。

這一天劳拉和儿子的第一要务就是为丈夫制作生日蛋糕,这对于大多数主妇来说如家常便饭般简单,但劳拉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试图用制作一块精美的生日蛋糕来证明自己对丈夫的爱,这足以让劳拉感到紧张慌乱,以致手脚笨拙。

劳拉的邻居基蒂突然来访,她告诉劳拉,医生发现她子宫里长了东西,要她下午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劳拉上前拥抱了她,把她揽入怀中,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但都身处困境、与命运抗争的女人在这一刻感受到息息相通的默契。劳拉情不自禁地吻了基蒂,这短暂的一吻让劳拉内心激动不已,也让她变得果断起来。基蒂走后,她重新做了一个更好的蛋糕,然后把里奇送到邻居拉奇太太家照看,自己则来到一家旅店。在这个远离自己生活的,只属于她自己的空间里,劳拉意识到死亡是可能的,并且蕴含着一种可怕的美,可以让她挣脱牢笼。她甚至幻想和等待死亡之神的降临,然而就在那一刻,她决定了:作为妻子和母亲,自己不会选择死亡。她依旧热爱生活,虽然这爱已变得毫无希望。

临睡前,劳拉做了一个决定,一个比死亡更需要勇气的决定:离开。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她将独自远走他乡,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劳拉深知这会给她带来怎样的骂名,以及她终身无法逃脱的负罪感,深爱着她的家人将因此受到怎样的伤害,但归根结底,她确定自己已别无选择。

劳拉最终远走加拿大,在一家图书馆工作,这个曾被丈夫称为“我的书虫”的、热爱阅读的女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三、克拉丽莎·沃恩:割裂与重生

2001年,纽约。这时的美国,女权运动已经深入人心,克拉丽莎·沃恩作为一位现代女性已不必依附于男人生活。年过50的她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有成功的事业、有曾经深爱过的男友理查德,也有相伴10年的同性恋人萨莉,还有一个已经长大的漂亮女儿茱莉娅。“达洛维夫人”是理查德对她称呼至今的名字,源自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

和达洛维夫人一样,克拉丽莎要在家里举办晚宴派对,庆祝理查德获得卡卢瑟斯文学大奖。克拉丽莎十八岁时与理查德相恋,虽然这段恋情最终以理查德和同性恋人路易斯共赴欧洲而告终,但对于克拉丽莎来说,自从理查德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叫她“达洛维夫人”起,这个身份就一直伴随着她。多年以后,路易斯离开了理查德,而克拉丽莎也开始了和萨莉的同居生活,理查德则在一所破旧不堪的公寓,独自忍受着艾滋病和抑郁症的折磨。

克拉丽莎是这所公寓的常客,她同当年伦纳德照顾弗吉尼亚一样,悉心地照顾理查德的起居。然而此时的理查德早已厌倦这种苟且,他提醒克拉丽莎要为自己而活,而不是受困于别人,或成为别人的监狱。他的话一语中的,却让克拉丽莎一时无法接受。对理查德的爱让她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达洛维夫人”这个原本不属于她的身份,同时也把她困在其中,把她从自己的生活中割裂出去,过着另一个人的生活。

下午当克拉丽莎再次来到理查德的公寓接他时,发现屋里一片狼藉,理查德坐在窗台上,微笑着回忆了他们在一起的时光。他引用了伍尔夫写给伦纳德的那句话“我相信没有谁能比我们两个更幸福”,然后身体向外轻轻滑离,摔了下去。他终于用更有尊嚴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也让克拉丽莎得以解脱。

晚宴取消了,不过还是有几个人到场以示安慰,其中最特殊的一位,也是最后时刻才到来的,是理查德的母亲劳拉·布朗。她和克拉丽莎说起当年的出走——那是一个不会被理解和原谅的选择,是一个母亲所能做的最该受到指责的事,然而也是她所唯一能承受的选择:她选择面对自己的天性,面对未来岁月中良心所必须承受的谴责。

克拉丽莎回到卧室,是时候结束这一天了,她想,心里有种莫名的轻松。她亲吻了萨莉,充满力量和温情的一吻:再也没有人叫她达洛维夫人了,她终于可以重拾自我,拥抱生活。

无论是被丈夫宠爱、照顾还是照顾、看护昔日的情人,这三个身处不同时代的女人内心都有共同的感受:深深的不自由,好像属于自己的生活被偷走;她们都受困于生活,置身以爱为名的禁锢,她们的存在仅仅是满足他人的爱意与责任,似乎永远无法逃脱,真正成为自己。三个女人都对生命做出追问,伍尔夫的结论是“要直面人生”,因为“你不能用逃避生活的方式寻求安宁”,但最终强烈的抑郁症还是让她决定以自杀来反抗对生活的无奈;劳拉的选择是“生活在别处”,这是遭人唾弃的自由生活,但在那个时代,唯有这样她才能活出自我;克拉丽莎是幸运的,在获得解放与重生后,她终于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并且发现不是只有和理查德在一起时自己才充满活力。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充满希望而又饱含痛苦。直面它,了解它的真谛,用自己的方式真诚地生活,该历练的历练,该抗拒的抗拒,剩下的就是与生活握手言和。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Michael. The Hours. New York:Farrar,Staus and Giroux,2002.

[2]Desmond,John,Hawkes,Peter,Adaptation:Studing Film and Literature,Mc Graw-Hill Education,2005.

[3]弗吉尼亚·伍尔夫.孙梁,苏美,翟世镜,译.达罗维夫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4]迈克尔·坎宁安.王家湘,译.时时刻刻.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16-19.

[6]王丽莉.解读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国外文学研究,2004(6):84-89.

猜你喜欢

自我救赎
后危机时代食品安全的伦理叩问及救赎
关于《小狗包弟》一文情感目标的设置和达成过程
论《追风筝的人》主人公的自我救赎
发现自我的心灵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