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架

2017-02-23何金海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竹制广播站书架上

何金海

我家的日子,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序幕的徐徐拉开而日渐起色。

记得,有一年过年前,父母合计着叫来村中的木匠,做了个“碗家厨”和一张木板床,这样,姐姐就顺理成章地睡上了木板床,原先搭成的床就给我睡了;更喜的是姐姐年后就去城里拜师学裁缝了,我就堂而皇之地占用了新的木板床,弟弟也羡慕着来凑热闹……

我则打起了新的主意,将那个不用的“碗家厨”用成书架。母亲说:“那是爷爷分家时给他们的家当,你要放书就拿去用吧!”我很不费劲地就搬到了粮柜盖上,将那叠书依次放到这个“新”的书架上,又嫌那两扇门碍事就一拆了之,这样看去感觉才像个书架。为此,我又激动了好长时间,几乎一直伴我考上了初中专。

参加工作后,我分配到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乡里分给我一个单间,里面只有一张床、一张办公桌和一个脸盆架,简单得很。几个乡干部先后走进我的办公室,看到那叠书都用羡慕的语气说:“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就喜欢看书。”我说:“我不是大学生,我是中专毕业的。”乡干部们说都一样,还说什么居民户口,是脱产干部。我对脱产干部这一说有些诧异,后来我才慢慢地知道:原来当时的乡镇干部没有几个脱产干部,大多数是招聘干部,家里都有田地要耕种经营,所以他们都是白天在乡镇工作,下班后都要回家干活,遇上农忙季节会请假,这样他们都很辛苦,因而都很羡慕像我这样的从学校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因为离家足有百来里路,中途转车不说,还得走十几里路到家,我就一个月左右才回趟家。在乡政府的日子,白天基本上是下村和村干部一起收税收费计划生育和处理村里的一些事情,比如邻里纠纷、信访、村里的治安、农业生产等等。晚上几个值班的基本上是凑在一起打扑克、搓麻将、聊天什么的,偶尔会去治安查夜、查赌禁赌等,也有时会被某个村干部叫去吃晚饭喝酒。我虽出生在山区农村,但因是刚参加工作,那年才20岁,对乡镇工作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在刚开始的日子里,我是多做多走多听少说,任凭乡里领导和干部的叫唤,或走路或骑车,喜欢去村里走走看看。但过了一个来月,我明显地感觉这样的日子不行,我得换一种活法。于是我开始婉言地谢绝一些无谓的应酬,特别是打扑克搓麻将,我就一个人静静地在房间里看书写字,那时特喜欢看武打小说和言情小说,可是写什么呢?乡广播站的一位女干部及时地告诉我可以写新闻报道,我就听着县广播站播出的又经乡广播站转播的“浦江新闻”,尝试着将我下乡所知道的事写成新闻,寄给县广播站。没想到隔天的晚上我就可以听到自己写的新闻播出了,这让我激动了好几天。于是乎我几乎每天都写,隔三岔五的就有新闻播出。十几天后,我收到了一封信,拆开一看竟是广播站寄來的稿费通知单。简讯五角、有标题的一元,我清楚地记得,我八月底去上班,九月底开始写,三个月左右时间,我就在县广播站播出我采写的新闻有三十几条,当年底就被县广播站评为积极通讯员。我受宠若惊,第二年全年用了一百多篇,被评为优秀通讯员。除了写新闻报道外,领导也要我写些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调解书什么的,我都尝试着去学去写,于是就买了一些工具书,办公桌上的书明显多了起来,但还不足以用书架来摆设。

三年后,我因为会写的原因从山里调到城里,在一个局机关专门从事办公室的文秘工作。

单位分给我一间单人宿舍,才十几平方米,除了一张单人床什么都没有,我赶紧回了趟家,父亲兴奋得当夜就去请了村里的木匠,给我做了一张小方桌和四根小方凳,两天后坐村里的三轮车载到城里,竟用肩将一桌四凳背到县府,门卫打来电话,我就急匆匆地下楼把父亲引到宿舍。那一天,父亲就没有赶回家,他要在城里他儿子的宿舍住上一晚,几十年了,父亲起早摸黑“三日没有两夜酣”的,每到城里卖农副产品买生活生产必需品,四五十里的路都要赶回家,何曾在城里住过一晚。父亲感叹自己终于可以在城里住上一晚了;城里那么大,终于有自己可以落脚的地方了。那一晚,我用新买的电炒锅烧了几个菜,陪父亲喝了一斤黄酒,虽然室陋,但备感温馨。

刚开始的几天,我忙于新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业务,忙于做几件事给领导和同事看看,宿舍就成了住一晚的旅馆。直到和单人宿舍的人照面多了熟了打招呼了,才走进他们的房间看看,这一看让我大开眼界,同样大小的房间,被他们安排得精致文雅,特别是他们个个都有一个用竹子制成的书架,一问才知道那是可以买的。我迫不及待地几乎是跑去街上买了一个,背回宿舍,将尚放在纸板箱的书放到书架上,又跑去新华书店买了喜欢的书,放上去,顿时感觉陋室不陋了。

后来因结婚、集资建房等原因,这个书架跟我搬了两次家。书早已挤满了架,时间一长,竹枝的衔接点松动飘摇;最主要的原因是集资的房装修后就专门安排了一间书房,有了专门的书架,而且可以放上很多很多的书,那个竹制的书架放在书房一角显得很不协调,但也不忍丢掉。直到第三次搬家时,才将竹制书架遗弃在了书房里,任凭新主人发落了。

新房子新书房新书架,着实让我兴奋了一阵子,看着日积月累的满架的书,看着那么多的书还没有时间去看,我的眼光还是停留在那些陈旧的书上。这些书,我不仅每一本都看过,有的甚至不知看了几遍,更重要的是这些书都是从我参加工作起就一直跟着我,很多是我在那个竹制的书架上完成阅读的。那个时候,人还简单着,尽管拥有的书不多,但尚可静下来看些书。现如今,年事越来越高,心也越来越浮躁,书,又多得看不完,几乎就不看什么书了,偶尔翻翻看看也如走马观花般,装修一新的显得气派的书房和书架,完全成了一种装饰和摆设。

几次去朋友家做客或去外地参观学习,都可以看到装修豪华的书架。我曾留心察看,发现那些书架里的书只是静静地躺着没有人看,书架成了主人对书香门第、诗书传家的一种炫耀。当书成了一种摆设、成了一种炫耀,相信内心一定早已空虚万分了。

而我,面对一房的书,却依然对那个“碗家厨”式的书架和那个竹制的书架念念不忘,那两个书架谈不上气派,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不仅看过,更看烂了,看朽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

猜你喜欢

竹制广播站书架上
寒假益智园
星球广播站
星球广播站
星球广播站
竹制玩具的设计特征探析
竹趣横生——传统竹制玩具品类与特征研究
星球广播站
捕鱼节(环球360°)
她就在我书架上
书架上的辩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