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

2017-02-23曹丽梅赵栓文

会计之友 2017年2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

曹丽梅++赵栓文

【摘 要】 文章以中国证券市场2004—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审计师投入审计资源是否是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审计资源投入越多,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就越低,这表明审计资源投入是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十大”,“非十大”投入的审计资源能够有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相比继任审计师,初始审计师的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关系减弱,这表明初始审计师在投入审计资源抑制财务报表重述中的效果并不乐观。研究结论表明监管部门应重点关注初始审计。

【关键词】 审计资源投入; 财务报表重述; 审计风险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2-0105-06

一、引言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保证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财务报表重述是上市公司发现并为了纠正前期的财务报告差错而重新表述以前财务报告的过程和行为。如果公司发生了财务报表重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先前的财务报告质量并不高。一般来说,公司发生财务报表重述与其内部治理机制及外部治理水平有关,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抑制公司财务报表重述行为[ 1 ]。相比其他外部治理机制,外部审计需要对公司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对财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有重要责任,外部审计如何降低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提高财务报表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虽然目前有不少文献对审计与财务报表重述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大都将审计师分类后进行研究,例如分类为“四大”和“非四大”,比较它们在抑制财务报表重述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看审计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效果如何,审计师如何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等问题鲜有研究。因此,本文从审计资源投入出发,将审计师如何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细化到审计资源投入维度进行研究,并且从整体及分类来研究审计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效果。具体来说:审计师投入资源是否是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因素?“十大”和“非十大”在投入审计资源抑制财务报表重述方面效果如何?初始审计和继任审计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效果如何?研究发现:审计资源投入越多,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就越低,这表明审计资源投入是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十大”相比“十大”,投入的審计资源也是能够有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相比继任审计师,初始审计师的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关系减弱,这表明初始审计师在投入审计资源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效果并不乐观。

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补充了审计资源投入影响审计结果的相关文献。已有研究发现审计资源投入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尤其是正向的盈余管理。本文则从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的视角为审计师如何影响审计质量提供了证据。其次,研究结果为监管部门提供了参考。监管部门在对审计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时,要考虑事务所审计资源的投入情况,更要考虑初始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资源投入。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一)文献回顾

对于财务报表重述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颇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与财务报表重述;外部审计治理机制与财务报表重述。

1.内部公司治理机制与财务报表重述

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引发管理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而合理有效的内部公司治理机制能够保障财务信息质量,从而有效约束财务报告的重述行为。财务重述看似关乎财务报表质量问题,但其背后可能存在严重的上市公司治理失效问题[ 2 ]。从国内研究文献来看,独立董事制度、外部独立审计的质量及外部股东的监管均与财务报表重述发生的概率显著负相关[ 3 ],高管团队规模、高管性别与公司财务报表重述显著正相关[ 4 ],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成立降低了财务报表重述发生的可能性,公司董事会联结行为也会加大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 5 ]。

2.外部审计治理机制与财务报表重述

在外部审计治理机制方面,已有研究发现“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对盈余错误的发生并不具有解释力[ 6 ]。审计师个人层面的行业专长可以显著降低被审计客户未来发生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 7 ],存在审计师联结的公司发生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显著高于不发生审计师联结的公司[ 8 ]。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从内部治理机制、外部审计治理机制方面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但从外部审计治理机制角度对审计师如何抑制财务报表重述,以及抑制效果的研究还较为鲜见。因此,本文从审计资源投入角度探究外部审计对财务报表重述的抑制路径,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进而促进投资者保护。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

财务报表重述是指上市公司修正前期财务报告以反映这些报告中的差错被更正的过程。具体来讲,财务报表重述就是公司对已经发布的财务报告中存在的前期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并对重大事项临时报告以及财务报表附注进行及时披露的过程。报表重述现象与财务报表质量是密切相关的。财务报表质量越高,重大错报漏报发生的概率就越小,进而报表重述发生的概率就越小。

公司发生财务报表重述表明公司前期财务报告是低质量的、不可信的,这可能引发投资者对公司财务报告可靠性的质疑,以及产生对公司管理层诚信与能力的信任危机,进而增加了公司的信息风险。研究表明,发生财务报表重述的公司一般会带来强烈的负面市场反应[ 9 ],导致盈余反应系数的显著下降(Anderson and Yohn,2002;Wu,2003),以及资本成本的显著上升[ 10 ]。

公司财务重述产生的内部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自利方面。代理理论认为,由于两权分离的存在使得所有者与代理人在目标利益上不一致,代理人作为公司内部人,控制着公司经营权,使得代理人不惜牺牲所有者利益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机会主义行为。公司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使得管理层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对财务会计报表信息进行盈余操控。因此,为了有效约束代理人的这种自利机会主义行为,有必要设计一定的监督约束机制,降低代理人盈余操控的空间。

而外部审计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对公司管理层自利行为进行有效监督的治理机制。外部审计师在进行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时审查年度报告中存在的以上各类错误,并建议公司进行调整,从而降低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外部审计使得公司财务报告遵循会计准则规范要求,减少管理层盈余操控的空间,降低公司舞弊及重大差错的发生,降低代理成本,维护所有者权益。

外部审计要履行审计契约,必须要投入必要的审计资源,审计资源是外部审计发挥治理作用的基础投入,也是抑制和减少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投入,审计资源投入越多,公司的盈余管理就越低,尤其是在降低企业正向盈余管理方面[ 11 ]。如果审计师有动机为企业的财务报告提供合理保证,必然要在审计过程中耗费一定的审计资源来搜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达到真正识别公司管理层操纵盈余管理的目的,降低企业未来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

关于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有诸多实证研究,但是根据不同的样本,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种观点认为事务所规模是审计质量较合适的替代变量,事务所规模越大,审计师独立性越高,审计质量也相对会高[ 12-13 ];另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的高低与审计师规模没有关系。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市场份额与其审计定价之间没有显著关系,这个结论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事务所的规模大小与审计质量无关的观点。事务所规模从直接意义看并不是审计质量的最佳替代变量,但是不可否认规模大的事务所拥有更多的审计资源和更丰富的审计经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较小规模事务所更完善,更有能力应对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约束[ 14 ],在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任务。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规模的事务所较小规模事务所更有能力投入合理的审计资源去发现重大错报。

另外,由于审计师具有异质性,审计师发现并报告错报的联合概率亦具有差异性,即不同的审计师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盈余管理程度的能力上具有差异性。审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之所以存在差异,最直接的原因可能体现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以及时间的投入上。据此,本文提出如下竞争性假设:

假设2a:“非十大”相比“十大”,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关系会减弱。

假设2b:“非十大”相比“十大”,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关系不会减弱。

一般来说,公司更换审计师,往往有机会主义行为和治理两种动机。公司如果出于机会主义行为更换审计师,管理层很可能会影响审计师,从而间接影响审计质量。公司出于机会主义动机更换审计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第一,改善审计意见动机。当审计师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时,可能对公司的股价、管理层报酬以及融资成本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时管理层有动机通过更换审计师来改善审计意见,消除或者降低不利审计意见带来的影响。第二,公司出现财务困难。当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时,管理层会面临被替换的风险,同时加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尤其是上市公司连续亏损带来的退市风险,因此,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审计需求也会发生改变。第三,出于盈余管理目的。当前任审计师与被审计客户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分歧,在前任审计师执业谨慎度较高的情况下,为了获得盈余管理收益,公司很可能辞聘前任审计师,更换为执业谨慎度和意见较为一致的审计师。

如果出于公司治理动机或者为了向投资者传递公司财务信息、盈余更为可靠的信息而更换审计师,公司会根据自己的审计需求聘请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往往不会干预或者影响审计师执业。由于审计质量和审计过程不可观察,这些公司往往会更换大规模的事务所。现有研究基本支持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更高的市场声誉并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15 ]。当审计师由级别较低的更换为级别更高的时,可以视为公司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或者为了向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

根据上述分析,如果公司出于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后任审计师保持独立性的概率变低,如果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合谋”,审计师的独立性有可能完全丧失。在被更换的审计师与客户合谋的情况下,审计师就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审计资源来发现客户的重大错报,而是在应付监管机构的条件下,做出努力发现重大错报的假象。因此,失去独立性的审计师不仅可能不报告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情况,而且可能采用机会主义行为,即减少用以发现重大错报的审计资源。当公司出于降低代理成本或者自身的盈余更加可靠情況下更换审计师,那么审计师能够起到担保和监督的作用,从而实现审计治理功能。据此,本文提出以下竞争性假设:

假设3a:“初始审计师”相比“继任审计师”,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关系会减弱。

假设3b:“初始审计师”相比“继任审计师”,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负相关关系不会减弱。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筛选

在2003年之前,中国证监会并不要求上市公司对以前年度发生的重大错报进行追溯调整,由于财务报表重述会影响投资者决策,在2003年12月,证监会开始要求上市公司对前期的重大错报追溯调整,不仅需要调整本期年报,还需要追溯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并以重大事项临时公告的方式披露更正后的财务报告,因此,本文的研究样本从2004年开始。审计资源投入的数据得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支持①,财务报表重述数据取自“国泰安数据库”中的重大会计差错披露数据,其他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

根据研究目标,本文对初选样本进行了如下筛选:

1.删除金融行业的公司;

2.剔除ST或PT的公司;

3.删除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

同时为了减轻异端值对实证结果的影响,本文的所有连续变量都在上下1%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二)主要研究变量

1.财务报表重述变量(Restatement)

本文采用国泰安数据库中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对年度报告重大会计差错披露数据,来衡量公司财务报表重述行为。凡是在样本区间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的,则判定公司发生了财务报表重述行为。

2.审计资源投入(Lneffort)

审计资源投入是指审计过程中投入的资源总和,用审计时间与团队人数的乘积表示。本文的审计资源投入是根据外勤时间与审计人数的乘积再取对数计算得出。

3.审计师更换(Switch)

如果审计师发生了变更就定义为审计师更换。

(三)回归模型与研究变量

1.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

本研究采用如下Logit回归模型检验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假设,即验证假设1:

模型(1)的变量如表1所示。

2.事务所规模、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

为了验证假设2,本文在模型(1)的基础上,将审计师划分为“十大”和“非十大”两组,分别进行分组检验。

3.审计师更换、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

为了验证审计师更换、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之间的关系,本文在模型(1)的基础上,将审计师划分为初始和继任两组进行分组检验。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财务报表重述的均值为7%;审计资源投入的均值为5.58,这说明绝大多数审计师在外勤审计时投入了一定数量的审计资源;公司选择前十大进行审计的均值为0.32,表明32%的上市公司选择“十大”审计其财务报表。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二)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1.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

表3报告了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的Logit回归结果(括号内为z值)。从表中可以看出,审计资源投入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审计资源投入越多,发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就越大,未来财务报表重述的可能性就越低,审计资源投入是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因素,假设1成立。审计师更换在1%水平下正显著,这表明更换审计师的客户更容易发生财务报表重述。在控制变量中,从客户特征来看,高的资产负债率、发生亏损的客户将来重述财务报表的可能性较高,交叉上市的客户恰恰相反。

2.审计师规模、审计资源投入与财务报表重述

表4报告了不同规模的审计师在投入审计资源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效果。从表4可以看出,Lneffort与财务报表重述都呈负相关关系。“十大”组方面,Lneffort的系数为-0.009,在5%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十大”投入审计资源可以有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非十大”组,Lneffort的系数为-0.006,在5%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非十大”在抑制财务报表重述方面表现不错,实证结果支持了假设2b。这也间接表明小规模事务所在抑制财务报表重述方面,并不那么悲观。其他控制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与表3的结果基本一致。

表5报告了审计师更换与否,在投入审计资源抑制财务报表重述方面的效果。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初始审计”组,Lneffortt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在“继任审计”组,Lneffortt的系数为-0.008,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该结果支持了假设3a,即审计师更换后,初始审计师投入的审计资源并不能够抑制财务报表重述。可能的原因在于初始审计较继任审计与审计客户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对公司的治理、财务情况还需要时间去熟悉和深入了解,并且公司出于各种动机去更换审计师,因此,更换审计师投入的审计资源并不能有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作了以下稳健性检验:

1.控制了审计师自选择。回归结果与前面的结论基本一致(因篇幅限制,回归结果省略)。

2.“十大”、“审计师更换”分别与审计资源投入进行交乘。回归结果基本上与前面的结论一致(因篇幅限制,回归结果省略)。

五、结论

本文研究审计资源投入是否是抑制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相关变量后,审计资源投入越多,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就越低,实证结果表明,审计师作为外部治理的重要机制,其通过审计资源投入来履行审计契约,是降低财务报表重述的重要因素。

本文進一步研究发现:大规模事务所投入审计资源降低财务报表重述的概率,与小规模事务所相比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说明小规模事务所在投入审计资源抑制财务报表重述方面并不悲观;初始审计师相比继任审计师,基于信息不对称高,公司治理、财务情况等还需要时间去熟悉,并且公司出于各种动机去更换审计师,因此,初始审计师投入审计资源并不能有效抑制财务报表重述。以上结果表明,监管部门在监管审计市场时,应重点关注初始审计。

【参考文献】

[1] BEASLEY M S.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4):443-465.

[2] CARAMANIS C,LENNOX C.Audit effort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8(1):116-138.

[3] CHIN C L, CHI H Y. Reducing restatements with increased industry expertise[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tch,2009,26(3):729-765.

[4] DAVIDSON R A,GIST W E.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functional relation between audit planning and total audit effor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6,34(1):111-124.

[5] CHIU P C, SIEW H T, FENG T. Board interlocks and earning management[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view,2013,88(3): 915-944.

[6] DECHOW P, SLOAN R, SWEENEY A.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arnings manipulation:An analysis of firms subject to enforcement actions by the SEC[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1996,13(1):1-36.

[7] DEFOND M, JIAMBALVO J. Incidence and vircumstances of accounting errors[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1(3):643-655.

[8] DEFOND M L, SUBRAMANYAM K R. Auditor changes and discretionary accrual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8(1):35-67.

[9] HRIBAR P, JENKINS N.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on earnings revisions and the estimated cost of capital[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4(2):337-356.

[10] LENNOX C. Are large auditors more accurate than small auditors[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1999(3):217-227.

[11] LENNOX C. Do companies successfully engage in opinion-shopping? Evidence from the UK[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0,29(3):321-337.

[12] PALMROSE Z,RICHARDSON V J,SCHOLZ S.Determinants of market reactions to restatement announcemen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4(1):59-89.

[13] TEOH S H,WONG T J.Perceived auditor quality and the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3,68(2):346-366.

[14] WATTS R L, ZIMMERMAN J L. Agency problems, audi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some evidence[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26(3):613-633.

[15] 何威風,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J].管理世界,2010(7):144-155.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
水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研究
基于佳兆业案例的审计相关问题研究
浅谈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风险及其对策
财务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研究
政府审计风险及对策分析
政府审计风险及对策分析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