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阈下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2017-02-23高静川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差距城乡农村

高静川

(海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新时代视阈下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高静川

(海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始终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不平衡,尤其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等差距日益增大,有逐渐拉大趋势。这些差距的扩大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经济不平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城乡、地区及行业之间等差异方面。从收入分配视角,剖析我国城乡、地区、行业等不平衡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实现经济高效的均衡发展,逐渐缩小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因素;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稳中求进,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总体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也越来越不平衡,尤其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等差距日益增大,有逐渐扩大趋势,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经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体现在城乡发展、地区发展、行业发展等差异方面。本文从收入分配视角,剖析我国城乡、地区、行业等不平衡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实现经济高效的均衡发展,逐渐缩小社会主要矛盾。

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

(一)城乡发展

从城乡格局看,相对于城市,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收入、投资水平、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

1.收入水平

据统计,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16元,农村居民为1236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195元,农村居民为111422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农村居民为9892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9。尽管2014年至2016年城乡收入倍差逐年缩小,降幅不大,均接近3倍差,城镇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较大。

2.投资水平

长期以来,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相对城镇来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偏小,且呈现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6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6466亿元,比2015年增长7.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96501亿元,增长8.1%;基础设施投资118879元,比2015年增长17.4%。无论从规模,还是标准来看,城市资金投入规模较大,相对而言,农村相对落后,投入资金少,严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3.公共服务水平

一是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较大。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城镇学校,而农村学校资源匮乏。城镇学校教育投入大,教学实验设备设施齐全,优秀师资集中。而多数农村学校投入少,必需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缺乏,师资缺乏,优秀师资更是严重不足;二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差距明显。城市居民卫生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无论管理和服务体系都较完备。而农村虽然医疗保障已在全国农村覆盖,但农村自身卫生医疗资源贫乏,医疗设施落后,乡村医护人员更是缺乏,医疗业务水平不高,出去学习培训提高机会较少。据统计,2016年,全国小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93.7%,农村为91.8%,城乡差距为6.2个百分点;全国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2.5%,农村为78.6%,城乡差距为11.7个百分点;全国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为1201元,农村小学相当于城市小学的65.7%;全国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值为2010元,农村初中仅相当于城市初中的72.3%;城乡人均亨有医疗卫生资源占比至少为2.5:1。

(二)地区发展

由于中国本身地理上的幅员辽阔,造成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更加明显,并且以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为代表的地区差距非常突出。

1.收入水平

据统计,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海位居第一,人均收入为54305元;第二为北京,人均收入为52530元;第三为浙江,人均收入38529;第四为天律,人均收入34074元,第五为江苏,人均收入32072元;第六为广东,人均收入30295元。前六名大都为东部沿海地区,排名末尾的几个省份中贵州、云南、青海、广西等均属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居民收入也较低,如贵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512元,仅为上海的27.8%。东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很明显呈现一种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最富裕,中部地区其次,而西部地区还不是很发达,甚至于有些落后,东中西部地区收入水平发展不平衡。

2.固定资产投资

从区域来看,2016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为249665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部地区投资156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西部地区投资154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东北地区投资30642亿元,下降23.5%。东西部投资倍差1.62,东西部投资水平发展不平衡。

3.消费水平

不同地区消费水平有较大差距,以2016年为例,北京以50703元人均消费位居第一;上海以45322位居第二;天津以39666元位居第三。从地理位置上看,前9名省份大都处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贵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仅为24335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1044元。可见东西部和城乡之间消费水平明显不同。

(三)行业发展

1.收入水平

据统计,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7569元,比2015年的62029增加5540元,同比名义增长8.9%,增速比2015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为122478元,比上年增长9.3%,排名首位;金融业平均工资为117418元,比上年仅增长2.3%,排名第二位。年平均工资收入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为33612元,最高与最低行业工资倍差3.64。行业间收入分配趋势是高速向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靠近,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垄断行业年平均工资收入较高。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竞争充分的行业,如农、林、牧、渔业和制造业等,所得到的收入则相对于那些垄断行业就低得多,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2.产业结构

在产业结构上,不平衡表现为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制造业的不平衡。在制造业中,又表现为先进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的不平衡。在对经济增长贡献上,我国第三产业已超过制造业,但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51%左右,远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的70%左右水平,产业结构必须调整,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

(四)需求结构

从需求结构看,不平衡表现为消费相对于投资的不平衡。近些年,尽管消费已经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但是投资占GDP比重依然高达45%,而中国的消费率依然只有52%左右水平。导致中国消费率偏低的因素很多,既有人口红利时期的较高储蓄率,也有国家的消费政策、居民的消费观念及收入占比较低等影响因素。

(五)增长动力

从增长动能上看,不平衡突出表现为相对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创新的关键作用发挥得不平衡不充分。以研发投入为例,2016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但从各个产业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还偏低,这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国际水平的核心技术占比偏低。

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一) 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地理因素

自古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都是经济比较活跃地区,其发展一直领先于其他地区,每任治国之人都十分重视东部几个大城市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源,现在这种差异本就是在一定的历史积累之上。就城乡差异来说,自建国以来,国家就把发展城市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我国把城市作为重点目标,不断壮大城市实力。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开放了沿海一些城市,后来又划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因而东西部地区和城乡差异就出现了。由于地理因素,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西部地区多为高原山地,造成了开发的困难。而且东部地区沿海,水运方便,又靠近港澳地区,但西部深居内陆,不便于与他国交往和贸易。

(二) 经济发展和资源秉赋因素

一般来说,市场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确存在一定内在联系,如,库兹涅茨认为,在市场经济发展早期,贫富差距将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将处于稳定时期,当经济发展进入较高级阶段,整个社会贫富差距将下降。实际上,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拥有更多资源秉赋,如,资金、财产、知识和技能,同时,参与机会、衡量标准也不同,从而导致收入差距。

(三)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和传统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之间劳动力市场和其他要素市场的体制性分割,造成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不同地区的经济交往都会有来自不成领域不同程度的阻碍,各个地区之间有部分贸易壁垒尚未消除,这就制约了地区间资源流动。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使得城乡经济出现脱轨,各种障碍出现在发展之中,资源配置也在城乡之间存在区别,这将引起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税收制度及社会保障机制因素

税收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富人对个人所得税贡献很低,工薪阶层成为纳税主体。据统计,从工薪阶层所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已经超过了总量的50%,没有很好地发挥税收再分配职能,同时,我国很多税种的缺失导致了很多高收入者逃税、漏税行为,税源流失严重,导致贫富差距的产生。近几年,我国政府为农村及不发达地区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取消了农业税,扶农政策及农村养老补贴,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样的社会保障与福利对贫困地区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经济发展显然与社会保障的增长没有保持相当的速度,出现了失调。

(五)金融发展因素

无论是就其发展规模而言,还是就其发展速率来看,金融发展势头都较为迅猛。由于资金具有逐利性,城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一直显著高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在没有政策强制干预情况下,资金自动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城镇与农村的金融发展不均衡直接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缩小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缩小不平衡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倒U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趋势会扩大,随后会转入稳定状态,达到工业文明时期这种不平等趋势会缩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增长动力等因素将导致经济不平衡发展。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供给测结构改革,协调区域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缩小收入差距和不平衡发展。

(二)优化经济结构,打破二元经济体制

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突破口。通过控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依据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及服务业协调发展。通过政府的产业政策,影响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深化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经济实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消除城乡分割下的歧视制度,使资源流动顺畅,合理、有效;完善城乡互动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体制。

(三)健全税收体系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已成为构建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要想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必须健全税收体系。更进一步加大对富裕地区税收力度,但同时也要把握度,不能打消富裕地区人们积极性。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减轻对贫困地区税收征收力度,减少位于不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和个体业主税收,避免重复征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不发达地区最低工资水平,完善地区养老保险体系,加大不发达地区社会福利,缩小不平衡发展。

(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居民资源秉赋

高学历人群大多留在城市,导致农村居民学历水平较低,技术水平较低并且难以创新,从而导致经济发展落后等局面。因此,首先应当重视农村基础教育,政府应当积极在农村创办学校,调配优质教育资源,逐步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条件,使农村教育环境不再艰苦,给予农村教师一些特殊补助和优惠政策以此留住教师资源,加快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同时,需要转变农村的落后教育观念,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一技之长并富有创新意识,通过教育,提升农民的资源秉赋,增加收入,转变教育发展不平衡状态。

(五)打破垄断,提升创新意识

加强对垄断行业监督和管理,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首先,政府就应该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并且不断扩大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一个很公平的市场环境,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一些行业中来,只有机会平等,才能使贫富差距的缩小在同一阶层上得到实施,这种做法不仅仅是缩小垄断行业范围来控制其行业垄断收入以及其从事垄断行业员工的高收入,还可以促进发展和创新,使参与者不被世界所淘汰;其次,政府要支持小型企业,给予政策优惠,放宽政策限制,发挥市场经济对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转换增长动力,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1] 丁任重,陈志舟,顾文军.“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2003(6):43-49.

[2] 蔡继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和制度保障[J].杭州旬刊 ,2010(8):27-29.

[3] 王少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结构性分析[J].价格月刊,2010(11):56-59.

[4] 候新烁,张宗益,周靖祥.中国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J].世界经济,2013(5):88-111.

[5] 王石生.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的探讨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10(54):30-37.

OntheFactorsandSolutionsofUnbalanced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fromthePerspectiveoftheNewEra

GAO Jing-chua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maintained a rapid growth tren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It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now. Meanwhile,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unbalanced,especially the gap among regions,urban and rural areas,different industries,etc. And the trend of differences is gradually widening. This will greatly stunt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u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egions and indus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ome distribu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olutions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regions and industries in China. That i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high efficiency therefore gradually reduce the main contradiction of society.

economic development ; imbalance ; influencing factor ; countermeasures

F123.9

A

1009-9743(2017)04-0081-04

2017-11-11

高静川,男,汉族,吉林榆树人。工学硕士。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收入分配理论及其应用。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7.04.015

赵峰)

猜你喜欢

差距城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