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的逻辑起点与当代审视

2017-02-23陈爱爱李婷婷

关键词:中华民族思政政治

陈爱爱,李婷婷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的逻辑起点与当代审视

陈爱爱1,李婷婷2

(1.吕梁学院 思政部(系),山西 离石 033000;2.吕梁学院 历史文化系,山西 离石 033000)

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现实意义,并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思政教育资源,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前提、重要文化语境和文化动力,提出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以批判继承为基础,来实现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价值转换,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用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思维、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趣味、行为规范的力量源泉。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脉络里,逐渐形成了“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成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思政教育特色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战略使命,更是凸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强调文化育人的迫切需求。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实践的逻辑起点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思政教育创新的基本历史前提

我们党和国家在长期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始终坚持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与工作模式的探索,特别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导向上,以优良传统作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思想保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政治优势。马克思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回顾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之所以能够成功,其根本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并在中国革命与改革发展的不同时代下,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所理解、并接受,成为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归因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置身于中国的国情之外,而是从民族性、时代性社会实践中,将本土思想资源作为基本文化背景,将中国国情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历史前提。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文化语境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相应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改造自然、社会进程中所积累的智慧与经验,反过来又对创造者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正所谓“人创造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一样,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连续地、璀璨的文化源流,其内容是博大的,其体系是恢宏的。习近平提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2]。事实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又构成并指导了人们的生活及行为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挖掘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并从其新的时代风貌中来展现大学生的风采,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文化语境。

(三)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思政教育创新的文化资源

冯友兰提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这不仅是过去的终点,也是将来的起点”[3]。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资源,即拥有辉煌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承载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系统、社会审美情趣。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里,“民惟邦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理政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经世方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慎独”的个人修养旨趣,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担当道义等等,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四)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思政教育创新的重要动力

从当今世界文化格局发展现状来看,多元文化价值观及多种文化的并存将是主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必然形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塞缪尔亨廷顿提出“未来不会出现一种普世皆准的文化,人类仍然生活在一个不同文化并存的世界”[4]。因此,从文化多元性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文化之林的强势文化,也将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体。习近平提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同样,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竞争力,将成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源泉。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动力。

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审视

(一)明确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源泉,伴随着民族复兴大业的推进,党和国家多次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多次强调“中华文化”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作为现代社会弘扬时代精神、促进中华文化创新的重要战略。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再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始终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观”作为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新阶段的指导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二)立足“文化自觉”来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大局

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文化自觉”,明白文化的来龙去脉,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供“源头活水”。“文化自觉”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与深刻认识,明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发展趋向,将之作为“文化认同”的基础。只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才能村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理念、价值思想、思维智慧等等内化于心。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重大,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与梳理,增强广大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战略才能充满信心。习近平也多次强调“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正是基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才是构建高度“文化自觉”的基础。为此,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者首先要讲清楚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发展、趋向,要讲清楚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鲜明特色,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思想动力。

(三)依托“批判继承”文化观来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精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批判继承”的文化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正确辨析和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中华民族文化是丰富的,文化的两面性决定了传统文化自身具有不完美性。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优秀”,本身是在中华传统文化脉络里,经过传承、发展、演化后,逐渐顺应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并通过科学的分析、正确的引领后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精华。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应用,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与育人功能,要坚持古为今用,要倡导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崇高的品牌修养,来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以“当代转换”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衔接

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丰富的,但其作为静态的、原始的道德教育素材,与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还存在距离。如果单一的照搬优秀文化,难免存在“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的被动感,而大学生也会感到“时空遥远”而顿生疏离感。因此,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的教育价值,必须要从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将“当代转换”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主流价值理念进行有效衔接,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活性、时代性。比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普适性的、启发性精神,“崇正义”、“尚和合”、“将仁爱”、“守诚信”等传统,来增强爱国意识、来维护社会团结、来激发大学生的拼搏意志。

三、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

(一)以整体规划来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度”

一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整体上就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规划,特别是在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缺乏有效的融入“度”。为此,一是要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完善,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度。二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渠道优势,结合思政教育现实需求,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讲、授、传模式,让更多的优秀传统融入到教学计划中,让大学生能够从中深刻地体会思想内涵,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三要围绕专业课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二)深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突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魂”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浩瀚的民族传统文化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灵魂,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挖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无数为国牺牲的仁人志士,如谭嗣同、李大钊,以及新时代“雷锋”郭明义等等,都是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楷模,成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学习典范。在增强道德情操实践中,《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倡导德行、广泛于民众来追求至美的境界,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写照,更是当代大学生提升个人修养、树立远大理想的价值指导。

(三)拓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渠道,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效”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实践中,要以什么方式、依托什么载体来进行?一方面立足当前校园媒介平台,如校园网、校园橱窗、校园自媒体等渠道,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增强文化认同。另一方面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第三课堂,特别是组织学生参观地方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古迹遗址等,从优秀传统文化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来内化道德规范,来影响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来实现知识、情感、品德、行为的有机统一。另外,从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拓深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力。比如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传统节日主题教育等活动,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元素;在校园公共场所、教学场所搭建优秀传统文化墙,建设优秀传统文化长廊,来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来激励、感染、熏陶大学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585.

[2]彭真怀.习近平传统文化重要论述[EB/OL].人民网,2014-08-15.

[3]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M].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230.

[4][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8:140.

[责任编辑 王云江]

Logic start point and contemporary scanning of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EN Ai-ai1, LI Ting-ting2

(1.Ideological Department, Lvliang University, Lishi 033000, China; 2.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Lvliang University, Lishi 033000, China)

This article propo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t also shows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outstanding tradtional culture as basis, important cultural context and cultural motivation for innovating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Finally it proposes to build cultural self-consciousness on the basis of critical inheritance to realize the cultural value of coll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novative application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4.022

D64

A

1673-9477(2017)04-065-03

2017-06-10

2017年山西省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高校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爱爱(1984-),女,山西中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