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伤逝》中的含蓄意指与双所指现象

2017-02-22王庆全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期
关键词:伤逝所指

摘 要:换喻是符号学文学批评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格式,如果我们以换喻作为切入点对《伤逝》进行文本分析,就会发现《伤逝》的文本符号系统之后隐藏着双所指的语言现象,同时,在换喻的修辞格之下文本符号也掩映着丰富的含蓄意指。《伤逝》的语言符号系统在这种换喻下的含蓄意指和双所指现象的支撑下蕴藏了丰富的文本意蕴和阐释余度,这彰显了鲁迅先生的高深的布局谋篇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是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暗功夫”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换喻;含蓄意指;所指

作者简介:王庆全(1991-),男,汉族,辽宁省抚顺市人,辽宁大学文学院20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主义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1

在符义分析的文学批评体系之中,尤其是在克里斯蒂娃传其衣钵的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系统之中,包括小说在内的文本语言都被视为具有丰富意义的符码系统,因此,在符号学场域下进行的文学批评就必须高度重视对符码背后所隐含的修辞格和隐喻意义的深度揭示和阐释。罗兰·巴特在其文集《S/Z》中就以近乎语言与哲学游戏的方式展现了符号学场域下的文本分析范式,虽然巴特的此种天马行空式的、反传统的文学批评与研究方法终究不免有其主观性和过度阐释的问题,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概念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性和可挖掘性。

一、符号学中的换喻概念

在符号学系统之中,换喻作为一种修辞格被赋予比较特殊的价值,它“往往是借在语义上与原所指对象有关的事物名目来指称它,替代它,在能指和所指之间有着直接或逻辑的对应关系,”如是所言,换喻这一修辞格就在文本语词自身所指代的事物与其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使其获得了可能的沟通渠道,这就构成了文本语词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转换关系,语词的所指也获得了具有多种丰富的隐含意义的可能性。

二、《伤逝》语言系统中的双所指现象

在《伤逝》之中,这种换喻的修辞格亦有所显现,在小说的开篇部分,鲁迅先生就借涓生之口点出了独属于涓生和子君的、维系其艰难生活的保留地——吉兆胡同。“吉兆胡同”这一地名在文本之中就具有了某种换喻的意义,在这一词语的能指方面,它指的就是涓生和子君创立家庭的地点,然而,随着文本的进程,我们却不难发现,“吉兆胡同”这一能指却具有两个完全相悖的所指指向,在文本的前半部分“吉兆胡同”作为一种象征符码正如其本身以“吉兆”为定语的冠名,也正如涓生所言,它是涓生和子君的新生活和新希望的直接寄托之处,它甚至也预示着“老大”的中国和当时的那一批勇于脱离旧式家庭并与旧文化决裂的新青年的看似光明的前途,可是,在文本的中后部分,“吉兆胡同”无吉兆,它已经蜕变成了涓生与子君情感悲剧的无声的见证者,是残酷现实与虚空生活处境的代表。由此可见,“吉兆胡同”在文本中无疑富含了鲁迅先生的两个所指指向,这不仅暗合了鲁迅先生的“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的悖反式思维,也创造出了一种一个语词能指对应两个相反所指的“双所指”现象,这种现象不似威廉·燕卜荪所说的“所指含混”那般复杂与不易诠释,而是含蓄又明了地将词语能指指向两个所指意素,使得文本的语词在表意上赢得了同时获得两条所指幽径的强烈张力。

三、《伤逝》中换喻修辞格下的含蓄意指

换喻作为一种修辞格其本身所起到的表意作用是有限度的,在符号学系统内与其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词表意现象就是含蓄意指,巴特认为含蓄意指“从特性来说,它是种确定,关涉,指代,特征,有力量将自身与往昔、日后或外来的叙述相连,”在《伤逝》中此种隐含于换喻之下的、将文本时间中发生的事件前后串联起来的含蓄意指现象并不鲜见,例如:涓生起初对子君的外貌描写是这样的,她“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如果按照巴特的符码分类理论,这句关于子君的外貌描写当属于布局符码,其所包含的意素不仅是子君所自有的温婉的女性质素,也暗示了子君的生命力并不是非常壮健,这位后来子君在艰难、琐碎、匮乏的生活中的苦痛甚至是子君最后的“卒至死地”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前后串联的文本表意路径。再如:当涓生和子君的生活陷入困境,涓生终日以图书馆为“根据地”并借以逃避现实,文中写到“冷了起来,火炉里的不死不活的几片硬煤,也终于烧尽了,已是闭馆的时候。又须回到吉兆胡同,领略冰冷的颜色去了。”在这一段描写中,“火炉中的不死不活的几片硬煤”似乎可以被视为象征符码,其意味着在小说成文的话语语境下,新文化与“五四”新人在旧势力抵制和扼杀之下存在的艰难,而“冰冷的颜色”作为一种意素符码亦如前文所言的双所指现象一样,其包含了所谓“吉兆胡同”生活中缺柴少米身体的身体上的饥寒,也暗指了绝望之下子君对涓生的日渐冷淡的感情。换喻之下的巧妙的含蓄意指现象几乎贯穿了《伤逝》这篇小说之中,这种现象不仅无限丰富了小说的文本容量,也彰显了鲁迅先生的高深的布局谋篇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是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暗功夫”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 著 屠友祥 譯.S/Z[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11.

[2]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240.

[3]孙郁.鲁迅的暗功夫[J].文艺争鸣·史论,2015,05:58—66.

猜你喜欢

伤逝所指
趣填51
遗忘者
论《群音类选》的编选类分及其官腔类所指
正义概念的所指霸权和能指反抗
劝诱与牺牲
浅析夏之咏叹——《一抹夕阳》
简析歌剧《伤逝》秋之咏叹——《风萧瑟》
小说《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基于歌剧《伤逝》阐述中国歌剧的发展研究
火柴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