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2017-02-22刘亚涛

医学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鼓室鼓膜中耳炎

刘亚涛

摘要:目的 对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联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鼓膜穿刺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鼓膜穿刺的基础上加以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冲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为6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为1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7%,对照组患者为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鼓膜穿刺;地塞米松;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

分泌性中耳炎在耳鼻喉科属于多发病、常见病,其多发生在冬春两季,也是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1]。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耳痛、耳鸣等症状,是一种非化脓性耳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2]。如果该病经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能造成耳聋。目前临床上,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单纯鼓膜穿刺、抗生素、置管及静脉使用激素等。有文献报道,鼓膜穿刺配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冲洗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3],本研究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共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纳入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提前排除感染性中耳炎,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肺等严重疾病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为25~67岁,平均(49.8±5.6)岁,试验组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为27~70岁,平均为(50.4±5.4)歲,两组患者在性别差异、年龄大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单纯鼓膜穿刺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常规队患者耳旁进行消毒,然后消毒棉签蘸少许麻醉剂,对患者鼓膜进行局部表面麻醉,当麻醉起效后使用5号针头和注射针管进行鼓膜穿刺,穿刺部位为鼓膜后下方,向鼓室内注入少量空气,抽吸鼓室内积液,部分患者可以进行重复鼓膜穿刺,间隔3 d左右穿刺一次。

1.2.2试验组 鼓膜穿刺方法同对照组,在抽取积液完成后,使用5 ml的地塞米松进行鼓室冲洗,每次大约冲洗3次,然后使用0.5 ml左右进行保留。

所有患者在操作治疗后,均给予抗组胺药物及抗生素口服,同时叮嘱患者平时注意,勿让治疗侧耳朵进水。

1.3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听力水平,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及无效三种情况。总有效为治愈与有效总例数之和,二次复发为治疗有效的患者再次复发。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7%,略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P>0.05),见表2。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又叫做浆液性中耳炎或者卡他性中耳炎,是耳鼻喉临床上常见的非化脓性中耳炎,其致病因素多为呼吸道炎症、不良的挖耳习惯、耳内进水、扁桃体反复炎症造成咽鼓管堵塞等引起。当咽鼓管黏膜血管扩张后,细胞黏液增加,渗出增多,造成鼓室大量积液。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耳鸣、耳痛、听力下降及耳闷等[4]。该病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长期反复发作,严重者可能造成耳聋,及时治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主要有药物及手术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表面活性物質、盐酸氨溴索等药物治疗以及耳内镜下咽鼓管置管术、鼓膜穿刺抽液、腺样体切除等手术治疗手段[5]。鼓膜穿刺能够将鼓室积液吸出,改善患者病情。地塞米松同时拥有抗免疫和抗炎作用,能够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水肿及耳室积液渗出,减少患者体内白细胞吞噬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单纯鼓室穿刺疗效更好[6]。

本研究结果显示:①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注射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注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为1.7%,略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佳丽.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8):103-105.

[2]曹凯峰.分泌性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01):115-116.

[3]顾红.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5,35(z1):57.

[4]游绍雄,何婧,卢荣明.鼓膜穿刺加地塞米松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03):55-57.

[5]吴钢锋,郑立荣.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4,(24):47-48.

[6]梁容芳.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1934-1934.

[7]梁容芳. 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11):1934-1934.

[8]冯小宝.标准桃金娘油口服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0例[J].中国药业,2015(20):134-135.

编辑/倪冰冰

猜你喜欢

鼓室鼓膜中耳炎
改良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炎的手术护理配合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鼓气球鼓室充气治疗梅尼埃病疗效观察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声导抗基本概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