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三大工程”引领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2017-02-22张世军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粮油合肥市合肥

文/张世军

合肥:“三大工程”引领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文/张世军

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产区,如何加快推进粮食资源大市向粮食产业强市跨越发展? 近日,合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粮食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合肥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粮食安全保障、粮食产业升级、企业制度创新三大工程,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打造粮食产业升级版,积极创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市”、粮安工程建设“示范市”、粮食产业发展“先进市”,粮食企业制度创新“先行市”。

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工程

为提高粮食收储能力,合肥市将继续推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保持提升全市地方国有粮食企业300万吨有效仓容。推广粮食大数据应用,建设“粮食云”系统,两年内完成100个粮库信息化监管系统和市、县两级平台建设,实现粮食监管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加大对粮食烘干、整理和质检设施设备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仓储设施功能。全市新建50个烘干中心,增加2万吨粮食日烘干能力,日烘干能力达到5万吨。

在供应体系方面,将依托上海铁路局合肥货运中心,建设粮食陆路进境口岸和成品粮油食品交易市场;依托江淮运河,建设合肥西城粮油食品批发交易中心。统筹推进“放心粮油”、“主食厨房”工程,建设10个以上规模化“放心粮油”、“主食厨房”配送中心,建成300家以上“放心粮油”经营网点,实现城乡全覆盖。提高军粮供应(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军粮保障中心,把军粮供应和应急保障结合起来,市本级重点打造3~5个“堡垒型”应急骨干企业,各县(市)打造5~10个应急骨干企业、20个以上应急供应网点。

实施粮食产业升级工程

“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将打造若干粮食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粮食、油脂、主食、饲料、粮食机械等5个粮食产业集群、10个以上全国粮油行业领军企业、10个以上粮食产业园区。为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合肥市将重点培育30个国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企业做精做优、做大做强。鼓励粮食企业在与央企、知名民企、电商、物流企业对接的同时,加强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延伸产业链条,创建粮食产业化示范基地。

在发展新型粮食经营业态上,突出“互联网+粮食”,鼓励粮食经营企业创新营销方式,支持粮食批发市场、连锁超市、放心粮店等开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粮油网络经济,有效拓宽粮食营销渠道,提高供给效率。同时,加快粮库屋顶光伏项目建设,实现粮食经济绿色发展。

实施企业制度创新工程

为改变企业规模过小、竞争能力不强的状况,加大市属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力度,优化整合资源,组建市级粮食集团。深化县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一县一企”改革,成立县(市)粮食集团公司。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培育2~3家粮食产业化企业上市,推进集团公司上市。

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组建10家以上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能力。推进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民营企业合作,做活粮食购销储备,扩大与长三角产销和产业合作,建设上海合肥粮食产业示范园,培育一批沪宁杭合示范合作企业。加快推进市军供站和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共建安徽(合肥)军粮供应保障中心。推进环湖粮站转型,整合环湖十二镇粮站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在人才方面,全面落实人才兴粮战略,加快培育企业家人才和粮食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建立企业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用工制度,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粮食局)

猜你喜欢

粮油合肥市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醒狮
送你一盆小多肉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合肥市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