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措娜尖, 最美丽的湿地秘境

2017-02-22邓崇刚

中国西部 2017年1期
关键词:若尔盖藏民秘境

文·图邓崇刚

措娜尖, 最美丽的湿地秘境

文·图邓崇刚

很多人去过若尔盖,看过九曲黄河第一湾,徜徉过烟波浩渺的花湖,却很少有人知道嫩哇乡的措娜尖。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标识的地方一直被人们视为秘境。说是秘境,是因为若尔盖当地人也鲜有进入;说是秘境,是因为八十多年前这片沼泽吞噬了无数红军战士的生命;说是秘境,是因为她是数万乃至数十万鸟类的栖息地;说是秘境,是因为她作为中国最大的沼泽湿地依然保持着最原始风貌。为了保护好这片被称之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的湿地,当地政府和牧民对外秘而不宣。这里,草原、湖泊、湿地共存,芳草萋萋,牛羊悠闲。苍穹下的措娜尖宁静安详,如宝石般镶嵌在川西北高原上。

格萨尔王的草场

若尔盖,对于了解历史的朋友来说,直接印象来自历史上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故事。一望无垠的草地,荒无人烟,却开着美丽诱人的鲜花,分布着映照蓝天的汪汪水潭,似乎洋溢着无限的生命气息。地理老师说,这样的地理环境学名为沼泽湿地。

学生时代所认识的若尔盖是艰苦卓绝的象征,是曾经吞没了不少红军战士的“魔毯”。战士们不明白,美丽的大草原为什么会让他们遭受灭顶之灾,成为他们短暂生命里的“秘境”。

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沉睡的草原渐渐苏醒。还是原来的地方,还是一样的名字,但人们知道的若尔盖已不只是沼泽的代名词,那里还有山丘、草甸、云杉、湖泊,还有牛羊、野生梅花鹿等灵性十足的动物,还有祖祖辈辈在草原上繁衍生息的勤劳牧民。那一片泥沼也已经不是原样的湿地,气候变暖让湿地的面积大大减少。

一年前,我路过若尔盖,当地朋友请吃饭时提到措娜尖。措娜尖所在的嫩哇乡草原辽阔,分布着沼泽及沼泽化草甸,黑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嫩哇”相传是英雄格萨尔王的夏秋草场,也是格萨尔王赛马称王的地方,这里的牧民自称是格萨尔王军队的后裔。因此,这里保留了比较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赛马文化。每年藏历六月,这里会举行赛马会。夏季的草原,风和日丽,碧空万里,牧民们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带上青稞酒、酸奶子等食品,带上图案各异的帐篷,骑着马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赛马会不仅是农牧民闲暇之余的集会,还是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和展示藏民族精神的最好场合。

措娜尖是若尔盖最大的淡水湖,面积1500多亩。关于措娜尖,当地朋友说那是神湖,是他们心中最神圣的地方。而且,措娜尖还是个万鸟之湖,生态环境极好,一到春季飞鸟翔集,鹤舞翩跹,美得很!湖边遍地都是鸟蛋,一捡一大筐,只是当地人从来不会去捡,更不会去伤害与人类共生共存的朋友。

自那时起,我便萌生了去措娜尖拍摄的念头。为此,我做了一年的准备。但是因为名字写法的原因,我在地图上一直没有找到这个地方。越是找不到,心中越是向往。而且,出于保护湿地的强烈意识,当地藏民并不希望有人去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也不容外人踩踏这里脆弱的生态。措娜尖,措娜尖,要与你一见还真不容易啊!

扎萨格神山

格萨尔王的草场

终于有一天,通过朋友介绍我们认识了若尔盖县嫩哇乡卫生院的白玛夺吉院长和朗塔医生,以及一位叫供波东州的牧民,与三人成为朋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幸运地走进了措娜尖湿地秘境。

扎萨格的插箭节

我们一到若尔盖嫩哇乡,马上就想去秘境措娜尖。可当天下起大雨,不能前往沼泽湿地。正在郁闷中,朗塔医生给了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他的家乡冻列乡第二天有个插箭节,邀请我们去参加。朗塔说,插箭节这天,家乡出门在外的男子无论多远都要赶回去参加,而且这个活动只能男人参加,女人甚至都不能在周围观看,就是说我们同行的女摄影师不能前往。这更增加了插箭节的神秘感。

举行插箭节的地方在下共阿玛村的扎萨格神山。查了地图,原来它与甘南迭部县接壤,就在去扎尕拉的路上,并与扎尕拉遥遥相望,这也是若尔盖的秘境之一。看来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拍摄人文纪实的机会,我们当然不能错过。在去探措娜尖秘境之前,上天还赐予了我们额外的惊喜!

插箭,就是各家都把箭拿出来插在祭坛上,不再用它来作武器伤害同胞。寓意民族、部族、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我只知道甘南藏区有插箭节,没想到川北藏区也有。于是我们决定跟着朗塔去感受一下。

去冻列乡扎萨格的路上,年轻可爱的朗塔医生十分活跃,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前辈们的故事,还有他的学习历程和理想。朗塔是一位来自林区的藏族汉子。在若尔盖,林区藏民的家境相对于草原藏民要贫困些,他们觉得只有加倍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朗塔的姐妹都考上了大学,自己则考上了中专学医。现在,阳光又上进的他已是嫩哇乡医院的骨干,他把白玛院长当偶像,想做一名深受牧民喜爱的好医生。

说话间,下共阿玛村到了。共阿玛村分上中下三部分,下共阿玛村坐落在群山环绕的谷地,整个地理环境像一尊青花瓷大碗,藏民的房屋基本上集中在碗底。四周青山上轻纱薄雾,如水袖飞舞,斜坡上绿茵茵的草甸平滑如丝,给整个村落增添了无限的清凉与舒适。山上偶尔裸露出浅黄、灰白的岩石,成为翠绿山地的点缀与装饰。

藏民的老屋多为土夯墙,屋顶都比较平坦,而新建的房子是砖混结构,两层或三层,窗户也开得大,我能想象屋子里一定很敞亮。村子里炊烟袅袅,一股从灶间弥漫出来的柴草烧烬的味道慢慢地从小时候的记忆里溢出来,有点焦,又有点草木香。山坡上整齐地叠着柴垛,这是藏民们为过秋冬季节而准备的。平缓的山坡地上还有大片青稞,青黄转换之际,丰收的颜色越来越浓。在离寨子较远的山坡上,藏民们筑起了栅栏,以防野兽入侵。

一大早,村里的男子汉们穿上藏族传统服饰,腰间系上彩色的布腰带,背着预先做好的长箭往村寨外的扎萨格山顶走去。插箭节上的箭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每家备一支,一般长3至5米,箭杆是用一棵完整的树刨去树皮之后做成的;箭头如标枪头,涂成天蓝色;箭羽呈三角形,箭板上一般会选择描绘太阳、月亮、羊、法螺、宝伞、牛羊角、水云纹等彩色图案;在箭羽下要扎上白色羊毛绳(也有许多是用洁白的哈达),象征对山神纯洁的敬仰,还要扎上印有经文的彩带,有红、黄、蓝、绿、白五色,分别代表太阳、土地、蓝天、森林和白云,象征自然崇拜和吉祥如意;箭顶端还要绑上一簇柏树枝。

①祭拜插箭台

②龙达高高飘向空中

③参与插箭的小男孩

插箭的箭台,藏语叫拉则,一般都设在山顶或山腰——藏民们认为那是神住的地方。箭台的地址必须由佛寺高僧选定。一米见方的箭台上摆放供品,箭台下预先埋下一宝箱,在宝箱上面再立一根四棱的柏木——当地人称命木——作箭丛的垛心。主持高僧在命木四面写上祈祷语,绑上白色哈达、白羊毛和黄色缎子,然后开始念经祈祷,做法事。

插箭活动开始了。先由僧人念经,接着藏族汉子们跟着村长围绕箭台煨桑。人们在高高的松柏枝堆上撒满五谷杂粮、酥油、干果,再由村里最有威望的长者点燃松柏枝……一缕白烟冉冉升起,迅速扩散,仿佛敬献给天神的哈达向蔚蓝天空飘去。人们开始一边向天空抛洒风马 (印有经文的小纸块,藏语叫朗尔达,也有叫龙达的),一边高喊着“拉加罗”(藏语,战无不胜的意思)。人们围着箭台转三圈之后把箭交给插箭手。插箭手承载着荣耀和神圣的使命,一般由村里选拔的壮汉来担任,他们要小心翼翼地把箭插得又高又牢固。

这时围着插箭台的男孩们也兴奋地把风马撒向天空,或许他们还不太明白这纸片的真正意义,但,满天飘飘的风马和蓝天白云交织在一起,人们的呼喊声回荡在整个山谷,仿佛在驱赶着一切邪恶和灾难,这一切都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颗祥和的种子。

措娜尖湖边有故事

拍完插箭节,我们回到嫩哇乡医院,虽然大雨转为小雨,但是怕有危险,白玛院长建议还是等雨停了再去措娜尖。时值当地青稞、小麦收获季节,按当地习俗,牧民们要与家人和亲朋好友们一起选一块最美的草地搭上帐篷,摆上美食美酒,做一次短暂的休闲活动。我们有幸被藏族同胞邀请同乐。席间,我们被他们的热情开朗、真诚豪放所感染,毫无拘束地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畅饮交谈。这期间,我认识了嫩哇乡党委的供波久书记和下基层指导扶贫工作的若尔盖县宣传部易锋副部长,他们认为在没有充分做好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哪怕发展慢一点,也决不破坏老祖宗留下的这一片净土。在这里,从牧民到干部,每个人都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沉而质朴的情感。

第二天雨过天晴,我们向着措娜尖进发。藏语“娜尖”是围墙的意思,“措”就是湖,措娜尖意思是“有围墙的湖”。这里不仅有湖,苍穹之下,湖泊与草原、湿地共存。这片区域就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穿过的沼泽核心区,我们心向往之却也有些畏惧。

如果没有向导,我们是绝不敢去的。一是怕陷入沼泽地;二是听说当地的藏狗很厉害,可以把骑在马上的人撕咬下来。有白玛夺吉、朗塔、供波东州三位好朋友一齐做向导,我们才敢壮着胆子踏进这片秘境。

白玛院长在当地的人缘非常好,几乎与措娜尖乡的每个人都认识。他医者仁心,只要牧民一个电话,无论多晚,无论多远,他都会送医到家。在送医途中,他曾被藏狗咬过,有几次还差点陷入沼泽。白玛夺吉能歌善舞,还爱写诗,爱摄影,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常常用诗和照片向藏牧民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在藏民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年轻的院长当时正准备结婚,几天之后就是他大婚的日子,新娘也是他们医院的医生。为了陪同我们前往湿地,他牺牲了整整两天准备婚礼的时间。后来,我们因为时间有限,没能参加他的婚礼,留下了遗憾。

去措娜尖还没有明确的路,车不能开,只能徒步或骑马。听说白玛院长要带朋友去措娜尖,当地牧民都愿意把马借给我们免费使用。但是,借来的马匹没有马鞍,我们不会骑,只能用来驮装备。向导可以骑马,我们就只能步行了。走着走着,院长和朗塔也找不到路了,幸好在沼泽地边缘遇到两位当地藏族青年人愿意给我们带路。他们还带了牛皮绳,绳的一端系有铁锥用来投掷,方便救助陷入沼泽地的人。供波东州拿着铁锥牛皮绳在草地上试投了一下,没想到这牛皮绳后来还真用上了。

措娜尖视野开阔,遥远的神山显得低矮,山头曲线向左右两边延伸,绵延不绝。草原青青,牛羊点点,除了我们,草场上还有牧民在骑马放牧。措娜尖湖如蓝宝石般镶嵌在草原上,宁静安详;也像一双美丽的眼睛凝望着天空,多少年来一直默默地留恋着无限辽阔的穹顶。在湖面与草地之间隔着一大圈的“围墙”,其实是湖埂。湖埂上不长草,那一大圈干硬的裸土在草原上显得特别醒目,仿佛一个大碗陷进土地,而把碗沿留在地面。供波东州说,这措娜尖湖的湖埂不是人为修建的,他奶奶曾给他讲过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日尔朗山的山神与措娜尖湖的小龙女是夫妻。这对情侣都想保护措娜尖湖,可在怎么保护的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后来两人竟因此分手。小龙女不想再看到日尔朗山神,就在湖边修了一道围墙,这就是湖埂。多年来,从来没有人去修过湖埂,湖水多,湖埂变高,湖水减,湖埂变低,湖埂就这样长久地保护着湖水不流走。这样的传说更增添了措娜尖的神秘。

④措娜尖湖自然生长的堤坝

①措娜尖湖——候鸟的天堂

讲故事的东州,一副典型的藏族牧民打扮,一头潇洒的披肩长发,横挎着藏刀,极具藏民族气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其实他自己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东州读高中时是学生会主席,经常到牧民家动员送小孩上学。但牧民不太重视子女的学习,他去的次数多了,有些牧民不理睬,有些甚至还出手打人,东州就组织文艺演出队自编节目,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当地沙化严重,东州又领着文艺队编排节目,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还到县上申请草种,带着牧民种草治沙。近两年,东州结合牧区生产生活习惯,在冬季办起了“放牛班”,组织放牧的藏民学习藏、汉双语,参加放牛班的学员,小的七岁,大的六十多岁。他还发动大家为当地贫困藏民募捐衣物。说起来,东州与白玛院长是校友,学生时代还经常一起参加活动。他们,还有许多如他们一样热爱这片土地的年轻人,就是措娜尖新一代的守护人。他们正与前辈们一起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湿地。

鸟儿天堂与拍摄险境

走过草原,绕过湖泊,我们走进了真正的措娜尖主角——湿地。这里真是鸟儿的天堂,数万只的候鸟在湿地草丛栖息,时而浮游水面,时而低飞滑翔。飞鸟群起群落的场景无比壮观,它们从空中俯冲下来时,草丛边的我们似乎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而当群鸟展翅时,我们又觉得自己也要离地而起,随鸟儿一起自由翱翔。因为季节关系,我们没有看到遍地鸟蛋的壮观景象,有些遗憾。

湿地的草已经开始转向青黄色,足有半人高,大棵的草如花朵般浮在水面上,人必须站在这些草朵上才不会陷到泥中。但草朵会飘移,稍有不慎就会摔入沼泽。我们几位拍摄人移步都十分地小心,可几位向导却自由自在地草丛里走,突然,有人不小心陷了下去,他们还相互善意取笑和闹腾,脸上挂着纯朴而率真的笑容。原来,他们身手灵活,只要抓到草朵一翻身就上来了。我用脚架拍下的照片全是模糊的,开始以为是镜头坏了,换了几个镜头拍出来的照片仍然模糊,原来是脚下踩的草朵一直在不停地飘移,于是只能手持相机高速拍摄。

②远眺日尔朗神山

④互助过沼泽

为了到达最好的拍摄点,我们跟着向导们趟过齐腰深的水,跳过湖中几个不相连的草朵。草朵太小,浮力不够,跳跃的速度要非常快。我的一位同伴本已跳过草朵,可是鞋子掉了,当他返身去捡鞋时差点掉进沼泽,旁边的向导一把拉住他,不顾朋友情分,一阵大吼,我也趁机旁敲侧击,讲起安全与摄影的关系。这大约可以被称为最“无情”的“生命课程”吧。不曾想,刚“上完课”,另一同行的摄影朋友没有踩准向导走的草朵,一下子就陷进沼泽,泥水马上就淹到了她的脖子。看到这场景,我们都吓坏了,心提到了嗓子眼上。那根带着铁锥的牛皮绳这时候派上了用场。向导们眼明手快,立即投出铁锥牛皮绳把人拉了起来,拖到草朵上。那位朋友都吓傻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大哭了一场,总算是度过危机。这样吓人的拍摄历程也将成为我们一生都难以忘却的珍贵回忆。

草原的天气变化无常,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就大雨倾盆。然而,奇特的是,近处乌云压城大雨纷飞,远处却艳阳高照。大风大雨使草朵不停地晃动,我们感觉有些恐惧,而成千上万的鸟儿却在空中搏雨斗风,展翅飞翔,似乎在展现高尔基《海燕》中的壮丽场景和无畏精神。这样的极端天气也正是拍片的好时机。我们似乎受了鸟儿的感染,忘了恐惧,也忘了危险,不停地按下快门,拍下了一张张精彩的照片。令人感动的是,我们的三位向导和几位不知名的牧民,一直站在身边保护着我们。

因为有强烈的新鲜感,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走向湿地的四个小时行程有多累,但回程的步行却让我们力不从心。这时,当地的牧民就把他们配鞍的马让给我们骑。牧民们的善良与纯朴深深地感动了我们。在这里,我们不仅收获了难得拍到的沼泽风光美图,而且还收获了牧民们纯真的友谊。

去过措娜尖湿地秘境,我觉得自己是这片神圣区域的闯入者,心里有十二万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这次行程,与其说是我用镜头去记录这片美丽的湿地,不如说是这片湿地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豆)

猜你喜欢

若尔盖藏民秘境
古道散茶香
近30年来若尔盖高寒湿地变化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犬獒效应
水果秘境
秘境
绿龟
在若尔盖草原(外一首〕
请菩萨找零
秘境 心境
走出《云南秘境》:仍非自圆其说(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