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伯渠经济思想的实践与作用

2017-02-21陶耘

文教资料 2016年24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林伯渠

陶耘

摘    要: 林伯渠领导苏区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经济建设,使根据地的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发展经济的思想对于现在的经济建设仍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林伯渠提出的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思想,在当时的情况下,保证了党、政府、军队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积极发展工业,奠定了边区的工业基础,推动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其提倡商业自由的思想在当时党内领导中也是不多见的,财政上逐步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财政制度,财政政策逐步完善,经济的发展也是根据地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林伯渠的经济思想及其实践与作用,希望通过研究本课题能够对现代经济建设有所启示。

关键词: 林伯渠    经济思想    实践与作用

一、林伯渠及其经济思想实践概述

林伯渠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为中共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林伯渠一生从事经济建设活动,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上述时期均处于战乱状态,给社会经济建设活动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不利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此形势下,林伯渠不畏艰难困阻,毅力推行自身的经济建设思想,积极开展经济建设实践活动,在林伯渠的努力下,使得国内经济建设实践活动迎来胜利。正因林伯渠具有不畏艰难困阻,勇于探索的精神,中共中央多位核心领导者商议决定,由林伯渠负责党内根据地的一切经济建设活动,如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由此进一步表明中共中央对林伯渠的信任和支持。无论在经济建设理论方面还是在经济建设实践方面,上述这一创举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可谓是寥寥无几,其原因在于:首先,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面积和影响最大的根据地,这两块根据地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存亡,并作为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后勤保障;其次,在中国共产党内负责财政经济工作的所有人员中,唯独林伯渠所负责的工作最为全面,其主要体现为农业、工业及商业兼顾,处于经济建设的前线,并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修正和执行;最后,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该根据地直接接受中共中央的监督和领导,林伯渠的经济思想能够充分验证中共中央经济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中共中央经济政策存在的漏洞,从而及时予以纠正,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综合上述三方面可见,与其他根据地和经济领导人相比,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与林伯渠所发挥的积极性作用尤为重要。同时,林伯渠的经济思想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毛泽东的经济建设理论形成和发展起着借鉴作用[1]。

二、林伯渠经济思想的实践与作用

1.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林伯渠提出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思想,这一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即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应将发展农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首位,另一方面是加大对农业科技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资源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

林伯渠一生较关注农业的发展,他指出,农业能够产粮,帮助人们解决吃饭问题;农业能够产棉,帮助人们解决穿衣问题;农业能够产工业原料,帮助国内工业企业发展。土地革命时期,林伯渠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在中央苏区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组建农业合作社、调剂劳动力及建造谷仓等,这些措施推行使中央苏区的粮食、棉花及工业原料等产量大大增加;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在此恶劣的环境下,林伯渠并未放弃发展农业,他在陕甘宁边区建立农业劳动合作社、颁布租个条例、实行农业贷款等措施,使陕甘宁边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大幅度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提供良好的基础。

另外,林伯渠注重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他多次上表要求中共中央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资源用于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土地革命时期,林伯渠萌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林伯渠提出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思想;解放战争时期,林伯渠倡导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放在农业发展的第一位置,并全面阐述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为了落实这一思想,林伯渠引进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广泛推行植被技术,除此之外,他还创办光华农场,林伯渠的一系列措施为中共中央农业技术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2]。

2.重视工业发展,打造工业区。

土地改革时期,林伯渠一味加大农业发展力度,忽视工业的发展,以至于各大根据地工业水平低下;随着社会的发展,至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林伯渠等经济建设领导者逐渐认识到工业的重要性,从而开始针对各根据地工业的发展予以规划,在诸多经济建设领导者的共同努力下,各根据地工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而林伯渠在发展工业理论和实践方面也作出卓越的贡献。

解放战争前,中共中央达到陕甘宁边区,此时发现该根据地工业发展极其落后,难以满足中共中央多方面需求。在中共中央的要求下,林伯渠组织发展工业,并将工业列为经济建设的第二位置,总结看,林伯渠在发展工业时呈现两大显著特征:第一,率先支持发展小工业;第二,强调资本与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林伯渠之所以这样安排,其原因在于陕甘宁边区只适合发展小工业,不具备发展大工业的条件。在林伯渠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小工业突飞猛进发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小工业群,同时,林伯渠注重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投入大量的资金以丰厚的待遇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并引进一大批先进的设备,至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工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另外,林伯渠为了使边区工业更快发展,积极鼓励私人工业发展,并为私人工业发展颁布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政策。林伯渠采取上述多种有效措施为陕甘宁边区现代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

3.鼓励和支持商业发展,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中央苏区时期,受内忧(中共中央对商业采取“左”的政策)外患(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的影响,使得中共各根据地商业难以发展起来。为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商业顺利发展,林伯渠成立对外贸易局,由其承担中共各根据地商业贸易活动职责,此措施的实施使中央苏区获取更多的物资,而且给予中央苏区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延安时期,中共中央多位核心领导者反对发展商业,坚持对商业采取“左”的政策,领导者们认为,发展商业不仅不能满足边区战争的需求,而且会引发互相争利现象,不利于边区的稳定。林伯渠反对这些领导的观点,坚实发展商业政策,其原因在于,林伯渠始终认为,发展商业能够给予政府带来更多的收入;發展商业能够刺激生产,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提高工业生产质量;发展商业能够实现各根据地的交流与沟通,对各根据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商业贸易顺利高效开展,林伯渠组织成立对外贸易局,由其承担贸易的各项工作。同时,针对于商业贸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商业贸易正常运行提供法律保障;另外,林伯渠鼓励私营商业的发展,并为其发展制定多个优惠政策,以此促使边区商业进入繁荣阶段。

4.转变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结构。

林伯渠将大半生献给了陕甘宁边区,并为推进陕甘宁边区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之前,陕甘宁边区以农业为主,工业落后,人民的生活极其艰苦,温饱难以得到保证;林伯渠来到陕甘宁边区后,先是稳固农业的发展,后又积极推行工业,在短短的时间内从根本上转变了陕甘宁边区的经济结构。从农业方面看,陕甘宁地区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农作物结构,其农作物种植的种类趋于多样化,农作物产量大大增加,人民在保证温饱的同时,还存在剩余;从工业方面看,陕甘宁边区出现现代工业,工业部门逐渐增多,工业所生产的产品种类趋于多样化,且工业产值在边区的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显著提高,人民能够获取到更多的收入。此时陕甘宁边区的人们生活面貌得到巨大的改善,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和希望。

另外,林伯渠还在陕甘宁边区广泛推广合作社。与中央苏区的合作社相比,陕甘宁边区的合作社不仅规模更大,而且种类较多,合作社的广泛推广使得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受多年战乱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上下百废待兴,此时中共中央政府决定效仿中央苏区和陕甘宁边区的优秀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合作社,在农民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合作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并为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深远的积极影响。延安时期,林伯渠大胆设想,推行多种所有制经济,既能够促进私营工商业的发生,又能够推进边区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政府依据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优秀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林伯渠的工业思想、财政思想、金融思想及商业贸易思想也对加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林伯渠经济思想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即为加快新中国经济建设,林伯渠做出了多种尝试,每一种尝试均能够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土地改革时期,林伯渠置于中央苏区内广泛推广合作社,其中包括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粮食合作社及耕牛合作社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合作社逐渐成为林伯渠经济思想实践的核心内容,为新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叶介甫.林伯渠在延安的战斗岁月[J].中华魂,2010(06).

[2]林伯渠,著.林伯渠文集[M].华艺出版社,1996.

[3]宋金寿,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戰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林伯渠
林伯渠家风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与亮点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
林伯渠的崇高品质与革命精神研究
习近平少数民族经济思想探析
林伯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桥梁
林伯渠送子『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