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那片海

2017-02-21周启青甘俊梁景锋刘亚伟

兵器知识 2017年2期
关键词:亚丁湾气垫编队

周启青+甘俊+梁景锋+刘亚伟

亚丁湾,原本只是位于也门和索马里之间的一片普通海域,如果不是因为海盗猖獗,也许她永远都不会聚焦全世界的目光。

为国家利益出征,为世界和平护航。2008年12月26日,带着祖国和人民的嘱托,中国海军第一批护航编队从海南三亚军港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也是继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又一壮举,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彰显了一个政治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亚丁湾护航是中国海军走出国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履行大国责任义务,在海外常态部署时间最长、动用兵力最多、活动范圍最广的重大军事实践活动。8年来,海军先后派出25批护航编队、54架飞机、21 000余名官兵,执行护航任务上千批次,为6 000余艘中外船舶实施了护航,成功解救、接护和救助遇险船舶60余艘,保持了被护船舶和编队自身“两个百分之百安全”,有力维护了国家海上交通重要运输线的安全。

2016年12月17日,随着第25批护航编队从湛江某军港出发,南海舰队共派出16批次舰艇编队参加亚丁湾护航任务,成为中国海军派出护航兵力最多的舰队,尤其是圆满完成了首批、第二批护航任务,为后续护航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值此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8周年之际,特别推出南海舰队官兵的护航故事,谨以此向所有参加护航行动的中国海军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

最难忘——驾驶“海上野马”驰骋亚丁湾

2010年6月30日,由海军“昆仑山”舰、“兰州”舰组成的第六批护航编队从广东湛江出发,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而在编队指挥舰“昆仑山”舰上,则搭载着我国自主研制、有着“海上野马”之称的新型气垫艇3320艇。

这是海军新型气垫艇在深海的第一次亮相,而这次绚丽登场的背后则是几十年的艰辛探索。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就开始了气垫技术的应用研究以及气垫艇的开发。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探索,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功设计制造出小型气垫艇并装备部队。尽管该型艇吨位较小、运载能力有限,但它的列装和使用却为新型气垫艇的顺利研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50年磨一剑。2009年12月,中国海军第一艘新型气垫艇在万众瞩目中下水。该艘气垫艇凝结了国内大量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技术,艇上90%的设备来自于航空领域,大功率燃气轮机、垫升风机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使其可以像脱缰野马般驰骋大洋,航速、载重等参数均达到设计目标,与世界同类艇比较,其性能亦可跻身前列。

时任3320艇副艇长的林强,今天已是艇长。林强回忆说,当时编队护航主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伴随护航方式,先在指定海域集结船队,伴随护航通过海盗活动猖獗的海域,到达目的海域结束单程护航,同时开始下一批护航,就这样往返在两点之间。当时亚丁湾上海盗活动极为猖獗,而商船在集结时比较分散,航速较低,极易受到海盗袭扰。“海上野马”机动性能好,非常适合在此期间为编队进行巡逻警戒。

“2009年12月,当领受到护航任务时,我们都兴奋得跳了起来,但也深感责任和压力重大。”林强告诉记者,3320艇是该型艇的首艇,艇上的动力和操纵系统装备大多为航空用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设备复杂、操纵难度大。当时,官兵们刚刚结束试验试航,人与装备之间还处于磨合期,刚一出厂就接到这么重大的任务,在光荣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担子。

压力有多大,动力就有多大!官兵们积极投身到繁重的准备工作中,海上预先训练、人员选配培训、装备检视排故、任务改装试航……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展开。

装备虽好,怎样用好它,人才是关键。气垫艇虽然具备诸多优点,但在操作时与普通水面舰艇完全不同,高速航行时受风力影响较大,低速时则易被海流影响、舵效不足,在大风浪时,容易出现埋首、侧漂、横倾乃至倾覆等情况。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在生产、研制气垫艇时都曾因技术故障发生过艇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为了完成好护航任务,分队重点加强了对艇员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力度,尤其是驾驶员和机械师的训练。当时,该型气垫艇的驾驶培训根本没有现成的训练教材、模式,也没有教练员(经考核合格的驾驶员)和教练设备(操作模拟器)。官兵们委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从网上收集美国LCAC、乌克兰“祖布尔”等气垫艇的操作使用方法,不断到研究所、院校等求教取经,以他们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制定实操方案的依据。

气垫艇走向战场,进出舰艇坞舱是个难题。气垫艇艇体与“昆仑山”舰坞舱的宽度非常接近,要求艇身姿态平稳、航向精确,刚开始时,因为涌浪较大、经验不足,有时需要连续好几次才能成功进坞。为了精确把控航向,驾驶员们进行了上千次模拟训练,练就了全凭手感就能控制操纵精度的能力。他们利用海上预先训练的时间反复练习,有时一天就进出坞舱近百次,让各种处置操纵成为“条件反射”。对那段日子,林强记得每个人的作训服从来没有干过,每天忙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一句话都不讲,倒头就睡,醒来又抖擞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就这样,官兵们迎来了护航的日子。

2010年9月2日,林强永远记得那一天。那天,亚丁湾上风和日丽,正当商船集结时,“昆仑山”舰上响起了警报:“气垫艇进出坞部署!”这是林强第一次驾驶气垫艇在亚丁湾上巡航。暖机、垫升、启动……气垫艇仿佛一匹野马在坞舱内缓缓站起,而林强平静的动作下却是激动的心情。

“请示出坞!”“同意出坞!”伴着轰鸣的发动机声,“海上野马”驶出坞舱,从海上掀起阵阵气雾,在阳光下映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右前方××海里,发现不明小目标,立即前往查证!”接到编指命令后,林强立即操纵气垫艇转向,快速向前驶去。

“目标为一艘小木船,未对商船构成威胁!”

“右方小目标已远离!”

“未发现可疑目标!”……两个小时里,气垫艇在编队周围反复穿梭、游弋,仿佛一匹暴烈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而海域上蠢蠢欲动的海盗船只见此情况,只得心有不甘地退去。

护航是对气垫艇人员和装备的一次巨大考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如人员长期高强度的海上航行,艇员体质与精神状态有所下降,一些艇员出现晚上睡不着觉等现象;有的设备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现象,产生了一定锈蚀。林强介绍说,亚丁湾海域海水盐度高,气垫艇航行时,艇体基本上完全笼罩在水雾中,即相当于舱外装备浸在海水中,所以舱室外的设备对水雾和盐分的防护等级要求很严格,特别是滑油冷却器和舱外控制箱。针对这种情况,官兵们每次返航后都要立即用淡水对艇体、滑油冷却器和舱外设备等进行外部冲洗,但在每天检视舱外装备时仍能在底部清理出许多结晶盐,个别装备如滑油冷却器在高盐环境下内部铜质与铝质构件发生电化学腐蚀,铝质部件局部氧化,导致冷却器局部渗油。

至今,林强还记得那次在海上抢修气垫艇破损围裙的事。那是在一次出坞巡航查证疑似被海盗劫持商船时,海况较差,浪高2米以上,3320艇高速航行在波峰浪谷间,艇员们像是在坐过山车。当气垫艇顺利完成任务后返航时,围裙却被海浪撕烂、局部破损,林强与艇长凭借过硬的驾驶技术密切配合,安全返回母舰。为了能够尽快恢复装备,避免影响接下来的护航任务,林强和艇员们连续24小时轮番抢修,躺在地上冰冷的海水里,将破损的围裙和压条一块块更换。而这次抢修,也给他的右肩膀留下了风湿,至今在下雨天还会隐隐作痛。

“很多人问我,去索马里护航,有没有见到真正的海盗?海盗长啥样子?”我只是微微一笑说,“看到‘海上野马那排山倒海的阵势,海盗早就望风而逃啦!”在日记里,林强如是写道。

链接:气垫艇按主要装载对象分为人员气垫艇、车辆气垫艇和坦克气垫艇等。按排水量和装载能力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气垫艇。小型气垫艇:满载排水量10~20吨,续航力约100海里,能装载登陆人员30余名或物资3吨左右。中型气垫艇:满载排水量50~100吨,续航力100~200海里,能装载坦克1辆或登陆人员200名或物资数十吨。大型气垫艇:满载排水量200~500吨,续航力约1 000海里,能装载坦克3~5辆或登陆人员数百名,或者物资100~300吨。大中型气垫登陆艇是发达国家两栖作战部队的重要装备,其中中型气垫登陆艇可搭载于两栖攻击舰、两栖船坞运输舰,运载重型装备快速抢滩登陆。

气垫艇具有速度快、掠水而行,而且不会触发水雷可直接冲上岸滩等特点,因此,具备较高的战术价值。在气垫艇研制方面,俄罗斯走在世界前面,其拥有的“欧洲野牛”是世界上最大的气垫登陆艇,主要用于运送战斗装备和先遣登陆队员,同时还可运送水雷,布设主动雷障。

LCAC是美国从1970年代开始研制的中型舰载气垫登陆艇,标准排水量87.2吨,艇长26.8米,艇宽14.3米,吃水0.9米,航速达到50节,续航力200海里。它是一艘全垫升气垫艇,艇体为铝合金结构,动力装置为4台燃气轮机,总功率12 000马力。艇上装有4台升力风扇,用于产生气垫;2个导管螺旋桨用于推进。该气垫艇可搭载24名陆战队员和75吨军用物资,或一辆M1主战坦克。为了自卫,该气垫艇上还装有2挺12.7毫米机枪,分别位于两个推进螺旋桨的前侧。该型艇大量装备美国海军两栖战部队,目前已服役50余艘,成为美国海军进行两栖战的先锋,主要装备在“黄蜂”级、“塔拉瓦”级、“圣安东尼奥”级等大型两栖战舰上。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出动7艘大型两栖舰,共携载17艘LCAC气垫艇。在进行突击登陆时,这些LCAC气垫艇在24小时内出动55个艇次,将7 000名海军陆战队员、2 400吨作战装备和军用物资运送到一般登陆舰艇无法登陆的海岸,充分显示了气垫登陆艇在两栖战中的巨大作用。目前,LCAC广泛装备于美国、日本、韩国的两栖作战部队中。

最惊险——接护“旭富一号”船员

2012年7月,第十二批护航编队接到命令:前往接护台湾籍渔船“旭富一号”船员。这是一次没有先例、充满危险的挑战。但官兵们深知,把落入海盗之手570多天的船员接回家,意义重大,尽管充满艰险,但责无旁贷。

按命令,“常州”舰与护航编队分航。时间紧迫,它放弃了绕行风浪区的常规做法,一头扎进了风大浪急的印度洋中部海域。经过连续高速航行,最终按计划抵达预定海域。

舷窗外,黑云压顶,狂风嘶吼,大雨滂沱。正在官兵焦急搜索船员之际,上级传来通报:26名船员已脱离海盗控制,正在海滩等待救援。此刻,海况异常復杂,海面风力已达16米/秒。救援小艇刚一下水,就开始剧烈摇晃。狂风巨浪像一道道天堑,阻隔在官兵与船员之间。

天色渐暗,救人刻不容缓!现场指挥员王明勇当机立断:“派遣担负空中掩护任务的直升机前出接护船员!”

铁翼飞旋,直升机迅速离舰,贴着海面飞向岸滩。机长程文刚小心翼翼地操纵直升机靠近,看到了生的希望的26名船员,向着直升机飞跑而来。

沙地松软,直升机无法着陆。怎么办?程文刚心急如焚。短暂思考后,他果断决定采取悬停的方式救人。

特战队员迅速打开舱门,索降而下,在地面建立安全警戒。确认安全后,特战队员引导直升机徐徐下降。最终,直升机在距离地面15厘米的高度稳稳悬停。

特战队员迅速向船员们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把船员保护在里面,他们要提防随时有可能出现的海盗。被劫持船员手拉手,猫着腰,在特战队员的护送下分批次登上了直升机。

夜色正浓,“常州”舰打开甲板指示灯,引导直升机顺利着舰。直升机刚刚停稳,船员们就迫不及待地跳下飞机。

“这是祖国的军舰,我们安全了!”登上“常州”舰甲板,26名船员顿时泣不成声,经历了570多天的风险,他们终于找到了“家”。船长吴朝义眼含泪水:“请允许我代表26名船员向中国海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衷心感谢你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护航编队是中国形象的名片。”第十二批编队指挥员周煦明说,“我们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不仅要确保被护船舶的安全,更要展现中国海军的风采,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最自豪——也门撤侨,筑起一道“生命通道”

2015年3月26日,海军第十九批亚丁湾护航编队突然接到赴也门撤侨任务的命令,特战分队迅速进入临战状态。

“我愿立下生死状,担负最外围警戒任务!”“临沂”舰特战分队突击组组长、中士周福东第一个请缨。众所周知,负责最前沿警戒,危险系数最高。而一个“最”字,凸显的是军人的血性与担当。

3月29日,编队还未驶进亚丁港,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就提醒着周福东,前方就是危险横生的战区。而不远处的码头上,是不停挥舞的中国国旗和一张张激动难抑的面孔……“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同胞,龙潭虎穴都得闯。”周福东暗暗对自己说。即将靠港,周福东却突然发现一艘武装快艇径直向舰艇右舷逼来。千钧一发之际,他果断地将枪口对准武装小艇的驾驶室,只等指挥员一声令下,立即一枪毙命。好在武装小艇于200米开外掉头转向,危机才解除。

“前出警戒!”舰艇靠港的那一瞬,周福东第一个跳下舷梯,带领3名队员迅速冲向外围,分点警戒布控,扼守进出码头的唯一通道。4个人切换成战斗状态,横在战火与同胞生命之间,筑成了第一道“防火墙”。

同胞们在有序登舰,周福东眉心却越锁越紧。附近的争夺战越发激烈,子弹呼啸,打在前方的吊桥上,叮当叮当直响。身处警戒线的最前端,周福东唯一可视为掩体的就是一根系缆柱,但他目光炯炯,变换的只是持枪动作,或立或蹲,始终没有后退半步。

“警戒人员注意!3点钟方向有装甲车……”舰艇扩音器里不断通报的情况,时时考验着特战队员的定力。周福东不怕死,就怕自己的警戒区被突破,“身后就是同胞和战友,绝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警戒时,周福东冲在最前头,撤离时,他又把自己排在了最后。当指挥员下达撤离的命令,特战队员们开始交替掩护着收拢队形,周福东又自发殿后,直到其他队员全部登舰,他才踏上舷梯。而那时,缆绳已解了一半……

9天之内,周福东随“临沂”舰3进3出也门,成功将数百名中外公民安全撤离。撤离途中,为了抚平民众的不安情绪,周福东还抱着吉他来到各个舱室,为大家演唱《阳光总在风雨后》、《真心英雄》等经典歌曲。看着一张张含笑的脸,周福东觉得特自豪!

最浪漫——一串“爱情坠”见证纯洁爱情

“如果有人问我,这辈子收到最珍贵的生日礼物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我20岁生日时,我老公亲手用弹壳为我做的那串‘爱情坠……”说起那串“爱情坠”,毛伟芳一脸的幸福甜蜜。弹壳虽小,却见证了她与海军陆战队某旅护航尖兵杨桩之间最纯洁的爱情。

2011年1月,杨桩和毛伟芳开启了“火线结婚”模式,一个月的时间里,拍婚纱、登记、准备酒席……小两口忙得不可开交。哪个女孩不梦想拥有一场浪漫的婚礼啊!一想到即将披上洁白的婚纱,毛伟芳就高興地睡不着。

然而,任务突如其来,杨桩接上级命令要远赴亚丁湾护航。这让杨桩陷入了两难之中。

“你去吧,我在家里等你。”他的苦闷没逃过妻子的“慧眼”。婚礼前一天,毛伟芳调皮地对杨桩说,“记着,你可欠我一个婚礼呀!”妻子话很轻松,却深深感动着杨桩,两个人不由得紧抱在一起……

为了能让远在亚丁湾的丈夫安心护航,毛伟芳又放弃了在丽水的工作,回到镇里民族中学当一名体育教师,方便照顾公公婆婆,解决了丈夫的后顾之忧。

“再过一个月就是她生日了,送点什么比较好呢?”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杨桩,正在思考着如何给妻子以生日“惊喜”。“香水、戒指太俗了。如果能将打击海盗时留下的小弹壳制成纪念品,那该多好啊!”杨桩突发奇想。

说干就干。忙完一天的训练,杨桩就会出现在中队储藏室,绘制、切割、打磨、拼结……每一道工序他都认真细致,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每天都忙到凌晨一两点。

“说起制作‘爱情坠,那可真是不容易啊!”杨桩笑着告诉记者。下士曹检补充说:“光是打磨弹壳表面,杨队长就花了好几个晚上,磨坏了几十个弹壳。光是看那打磨得光滑锃亮的弹壳,就知道下了不少功夫。”

历时150多天的护航任务终于结束。抵达湛江港时,杨桩大步走下军舰,一把抱住妻子。此时,周围的环境显得那么的安静。杨桩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那串弹壳吊坠,双手捧着,像捧着世上最珍贵的礼物。接过吊坠,泪水打湿了妻子毛伟芳的眼眸……

对这个弹壳心形吊坠,夫妻俩都亲切地称它为“爱情坠”。小小的吊坠,一端连着战场,代表着军人天生为打仗的光荣使命,另一端连着家庭,将远在天涯的两颗心紧紧连在一起。

最快乐——尽享当爸爸的喜悦

2014年8月,某登陆舰支队司令部军务科参谋高山随支队乘“长白山”舰出海,执行第18批护航任务。那时,他的妻子已经怀孕将近7个月了。

自认识以来,高山和妻子总是聚少离多,这次又要面对长达8个月的离别,两人心里都特别不舍。但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高山只能带着思念和牵挂出征。妻子看出了他的顾虑,毅然选择独自回老家待产,好让丈夫安心执行任务。当妻子坐上火车,在窗口使劲挥手告别时,高山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护航的日子紧张、单调而又枯燥,每天与商船会合、护航、分航,随时警惕海盗的来袭……初来的兴奋很快就归于平静,高山只能用繁忙的工作和每天与妻子的“亲情电话”来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2014年10月30日,是一个让高山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几天是妻子的预产期,值完班后,他像往常一样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响了几遍才接通。

“生了,是个儿子……”当妻子用虚弱的语气说出这句话时,高山的脑袋顿时一片空白,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嘴里反复说着:“我当爸爸了。”回到房间,他又哭着和战友们分享了这一喜讯。当天晚上,编队领导专门向他祝贺,舰上的“蓝盾之声”广播也欣喜地告诉大家,编队第一个“护航宝宝”出生了!

儿子的降临,让高山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那时候,他每天最期盼的事,就是忙完工作后给妻子打一個电话。多少次在梦里,他梦见自己用手机,跟远方的妻子和儿子视频,笑着笑着就醒了,却发现枕边竟有些湿了……

护航结束,要回家了,高山心里突然很紧张:儿子已经5个月了,可他从来没亲眼见过我,儿子会理我吗?他会不会被我吓哭?……种种担心,让高山几乎不敢敲门。没想到,看到爸爸的那一刻,儿子竟然笑着要抱抱!那一刻,高山再也忍不住泪水,一把抱住了儿子和妻子,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转眼间,儿子已经2岁了,和高山也越来越亲热。虽然家庭还是聚少离多,但高山总是能想起护航的日子里得知儿子出生时的那个瞬间,心中的那份无可比拟的喜悦和幸福。

高山说,对于妻子和儿子,他亏欠了太多,但作为一名海军军人,保家卫国、镇守海疆,他责无旁贷。他会常常回味着这份快乐,把它化作动力,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猜你喜欢

亚丁湾气垫编队
亚丁湾护航
自带滤镜的底妆,你用了多少?
换季购
自然堂CHANDO首款气垫BB霜 晶艳上市
试论中国在亚丁湾行使普遍管辖权的国际法依据
蓝天双雄——歼八II双机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