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校园欺凌该做什么

2017-02-20马特

方圆 2017年2期
关键词:津市遗属教育课

被校园欺凌该做什么

遭遇欺凌事件,是坏事,但也可以转变为好事,维权过程本身也是一堂法治的教育课

马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

校园欺凌问题是个老问题,比如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在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经遭遇校园欺凌。

2011年,日本发生了著名的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一名初二男生长期受到三名同年级男生同学的武力和语言暴力,如被要求吃下蜜蜂尸体、全身被绑住塞进柜子,甚至被逼着从窗户跳下进行“自杀练习”等虐待,该名学生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学校多名教师在知晓校园暴力的前提下,竟然联合大津市教育委员会一致对外隐瞒,甚至以“实施加害的学生也有人权”为由拒绝调查。警方也多次拒绝了死者家属的报案要求,认为这只是“学生之间的恶作剧”。“大津学生遭虐自杀案”因日本媒体的关注而引发社会舆论的强烈震动,最终导致成立第三方委员会彻底调查该事件。

三年后,一位受害者父亲以饱受精神折磨为由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市方赔偿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万元),这得到了法院判决支持。对于此次判决,受害者的父亲表示,“此次判决可谓是推动关于欺负问题的调查结果的公示的一次跨世纪的判决”。时任大津市的越直美市长表示,“校方和教育委员会的应对措施是违法的,是不予原谅的。因此我们接受此次的判决,并在此向遗属致歉,并且我们想向遗属说明今后我市的改善措施。我们还想用此次大津市的例子来惊醒其他市町村”。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个魔鬼,孩童也不例外。斯坦福大学进行过一个著名的“监狱实验”,心理学家津巴多把参加实验的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饰演“囚犯”和“狱警”。实验开始不久,津巴多就发现“狱警”很快进入角色,对“囚犯”施行严苛的惩罚和心理虐待,程度远远超过原先估计。实验第六天津巴多不得不提前中止了实验。在系统性的欺凌环境下,家长的作用是拯救孩子最大的外力。

面对校园欺凌事件如何维权和救济?可供参考的程序如下:(1)由家长向学校投诉。(2)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向公安报案。(3)如果学校不处理欺凌事件投诉,向上级教育部门投诉。(4)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可以民事侵权为由向法院起诉,追究欺凌者和学校的责任。(5) 围观也是一种力量。通过社交媒体、纸质媒体公布维权过程,激励其他有类似遭遇的家长共同反对校园欺凌。(6)注意在维权过程中固定证据,如录音录像、事件的会议记录。

遭遇欺凌事件,是坏事,但也可以转变为好事,维权过程本身也是一堂法治的教育课。孩子的路很长,校园欺凌可能只是第一步挫折,职场、官场、情场上形形色色的挫折并不少见,只有从小培养与不公做斗争的意识和经验,才能在将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猜你喜欢

津市遗属教育课
校园危机发生后的心理管控技巧
龙里县发放2016年特困离退休干部帮扶基金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日 本
一堂书法教育课
提留遗属补助费透支后应继续支付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实习教学中如何上好第一次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