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刷术的改进

2017-02-18詹育霞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17年9期
关键词:活字印刷术胶泥

◎詹育霞

印刷术的改进

◎詹育霞

学习语文,尤其是阅读古文时,我们常常会碰到通假字。老师会解释说,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真是过分哪,古人怎么可以写错那么多字,还要现在的我们去背诵和认识这些错误的写法?

原谅他们吧。古人之所以会写错那么多字,是因为在唐代以前,他们所有的书、文章,都是靠一个字一个字手抄的。写的字多了,难免疏忽写错,多写一笔少写一划,或是把同音字混为一谈。他们写错了那么多,后人已无法为他们纠正,为了解读这些文献,只好将错就错,认同这些错误的字形,并将它们也学习下来。

印刷术发明后,书籍的生产速度辗压了手抄时代,也使得错别字发生的概率大大地减少了。然而,一开始,人们使用的印刷方法叫“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灵感来自于印章,既然人们可以在印章上预先刻好几个字,反复地戳印使用,那么,当然也可以用精巧的工艺,预先刻好整页书,给它涂上墨水,往纸上一盖,一页书就印好了。单印一本,刻字的时间当然比抄写长,可是如果印一百本、一千本,印刷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然而,雕版印刷术的麻烦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本《唐诗三百首》,就要三百多块版,一部《杜甫全集》,少说也要制作一万多块版。唐人喜印佛经,一套《大藏经》印刷下来,13万块版,成本昂贵不说,雕刻起来也非常费时,雕好的木板能塞满好几间屋子。万一刻错了一个字,整张板就废掉了。

麻烦虽是麻烦,不过人们一时也想不到新的办法,雕版印刷术从唐至宋,一用就是几百年的时间,直到一个叫毕昇的人出现。

毕昇是一位印刷工匠,他是一个细心、爱动脑子的人,工作之余,他常常在琢磨,如何改进印刷的工艺,提升工作效率。他想了很多种办法,例如更换雕版的材质,改进刻刀,但是效果都不是太好。然而毕昇不肯放弃,他筹思终日,眉头紧锁。

一天傍晚,他下班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小孩儿跟邻居家的孩子在玩过家家,他们用泥捏了一匹小马,又捏了几个小人,扮成爹爹、娘亲、儿子、女儿,一会儿是爹爹骑马儿子在追,一会儿又是儿子淘气地坐到马上,爹爹焦急地扶着……毕昇突然灵机一动,同一匹马可以和不同的人组合反复使用,那么同一个字是不是也可以用不同字进行组合,反复使用呢?

毕昇连忙回到印刷房,他用胶泥做成一个个单独的字,用火烧硬它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再将活字一个个按到药剂里,用火使它们凝结。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以再用。

毕昇的方法,大大地节省了雕版的时间和成本。图书印刷的便捷度得到巨大的提升,为人类文明的积累和传播准备好了基础。可以说,正是这些基础的累积,为后来科学文明的爆发做好了准备。

对印刷术的这一伟大改革灵感来自孩子的游戏,但孩子天天在做游戏,看到的人不知有多少,只有那些总是细心观察、勤于动脑的人,才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借助这些灵感去探索世界、发现世界。

猜你喜欢

活字印刷术胶泥
装配式建筑拼装接缝用胶泥材料制备*
印刷术的发展
SBS/弹性胶泥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
印刷术
德国的印刷术与禁书展
马未都忆旧
华为VCN500视频存储云节点在张石高速胶泥湾收费站的应用
活字蹦跳
把玩活字 续写光阴的故事
进“门”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