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定对中华道德慈善文化的自信

2017-02-17陆镜生

慈善 2017年1期
关键词:宇宙道德传统

陆镜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复兴,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因为“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道德慈善文化。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美德的培育,成就了铸造中国人民高尚心灵的不朽事业。在世界上,只有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息。只是到了清代后期开始,随着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和西风东渐,中华传统文化才一度断裂了一个多世纪之久。然而幸运的是,有一批爱国的仁人志士奋力保护、抢救中华传统文化,至今尚保存有相当完整的经典。

中华传统道德慈善文化复兴的关键是中国人确定能有自我文化觉醒,真正了解自己文化的价值,洞察其深邃的义理和内涵。

中国道德慈善文化的理念是崇德向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慈善文化是一種超越,是精神道义对物质功利的超越,是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物质主义的超越,是对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专注和坚定信念。我们每个公民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国民素质是要懂得爱国。爱国的前提是认识祖国。只有认识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的道德慈善文化以及践行中华文化理念的杰出人物以及他们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高明的政治理论时,才会产生对祖国的深情。中华道德慈善文化会持续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来激发我们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激情。

近几年来,从媒体反映的文化状况可以窥见许多人缺少对中华优秀的传统道德慈善文化的亲和感。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二十世纪初叶开始的“反传统”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西方“拿来主义”的崇尚一直未能彻底地清理。虽然弘扬传统文化的学者逐渐增多,但学习传统文化尚未蔚然成风。然而在西方,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知识界中的影响却越来越大,已经超越族裔和国籍的局限,渗入到各种文化之中。特别是西方出现生态危机的时候,西方人深切地感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决定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物化”和“量化”了,痛失了身心的自由。而我们却沉溺于GDP的不断增长的精神兴奋中。在长期的西化中,许多人也接受了以“二元对立”作为内在精神的西方文化,依然相信长期流行的格言:“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因此对中国传统道德慈善文化,一种以宏大和谐作为内在的生命精神的文化,反而感到陌生。不了解、不亲近祖国的文化瑰宝,只会使自己成为无根的浮萍,变得虚浮空泛。

当今仍有许多人质疑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质疑“万物一体”,质疑在“天人合一”和“万物一体”理念基础上生发的仁爱、慈悲和平等精神。怎样看待他们的质疑呢?笔者学识浅陋,只能试图概括地引述国内外哲人时贤和科学家的看法,以回应他们的质疑。心灵感应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沟通方式。随着文明的发展,人愈来愈严重地被“物化”,被“异化”,丧失了心灵感应的本能。我们在儒释道的经典中看到人们修身,是用严格的戒律,用“格物致知”的功夫,用禅定的方法,恢复心灵感应的能力,由天人感应进入“天人合一”境界,感悟万物一体的宇宙真相。在当代,用心灵感应做到同天地融合一体的事也并非罕见。二十世纪末,美国医生玛洛·摩根出版了《旷野的声音》,谈到她接受澳洲原住民的邀请,同他们生活在一起,跨越了澳洲大沙漠。他们自称为“真人部落”,而称城市人为“假人”“变种人”。他们宁愿留在沙漠,保持传统习俗、信仰和价值观,过着艰苦,然而快乐生活。他们与自然和谐地互动。他们充满爱心、纯真、本真。真人部落用心灵感应互相传达信息,利用心灵感应了解天地信息,在广袤的沙漠中找到水源,找到食物,医疗疾病,躲避灾难。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在著者辞别的时候,“真人部落”的头领对著者说:“我们把大地母亲遗留给你们。我们期望,你们能切实检讨,看看你们的生活方式对水源、动物、空气和人类自己造成什么祸害。我们期望。在地球毁灭之前,你们找到解决你们问题的方法。有些‘变种人已经觉悟。他们将寻回失落的灵魂和真正的自我。只要集中心力,你们还来得及扭转地球的毁灭。”他们希望现代人类重新评价物质文明的价值,适当地加以调整。这本书具有极高的价值,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

原始思维并不意味着愚昧和无知。现代人的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使他们丧失了对自然的恭敬心,对天地的恭敬心,对他人的恭敬心,对人类居住的三维空间以外的其他维次空间的生命的恭敬心。心灵感应是一种非理性的意识状态。科学史里讲,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都来自直觉瞬间的光明。在微妙状态中,我们得到了最有价值的启示。元素表、苯链等的发现都是源自非理性的直觉,甚至是梦中启示。科学史也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即相对论的诞生,就是直觉(灵感)的结果。爱因斯坦凭着深厚的科学功底和超人的直观思维能力,跳过许多常见的科研过程,直接提出了以光速不变为基础的运动规律:狭义相对论。这里,爱因斯坦需要对牛顿力学作全面的否定,这不啻于对整个物理大厦的动摇,但爱因斯坦并非退缩。除了少数物理学家的支持外,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爱因斯坦自己说的:“凭我的直觉,我很清楚!”这有力地说明直觉的确是一种堂堂正正的科学方法。在爱因斯坦文集中,他自己说:“科学亦如艺术,最后也得诉诸直觉性的想象。”科学界也常有这种说法:创造力不在于拼命地苦思冥想,而在于“不思考”,让大脑静下来,眼前会有境界浮现。爱因斯坦这样类型的科学家都有着舍弃功利主义,抖落浮躁尘埃,倾心淡泊名利,这远离喧嚣的心灵追求,都有着心怀万物,悲悯众生的情怀,所以才有强大的直觉性的想象。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解释了直觉性想象。他提出了“集体无意识”。他认为,每个人的个人无意识会积聚在一个跨越个人范畴的集体层次上,他称之为“集体无意识”。人类的无意识世界,那是一个深层的海底世界。“海底”象征着人类心灵的无意识海洋。卡尔·荣格和他的老师弗洛伊德都认为,人的意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无意识是冰山下面的汪洋大海。中国哲人怎样潜入无意识海洋,靠的是禅定修炼。但修炼很难。它的基本要求是:放下虚伪,真诚现前;放下一切染污,清净现前;放下自私自利,慈悲现前;古人形容“定”的境界为“止水澄波”。《庄子·德充符》中讲“人莫(不可能)鉴(照镜子)于流水,而鉴于止水。”这是告诉我们,要效法水,止心如水,止水澄波,杂念、妄念、喜怒哀乐一切皆空。我们现代人长期养成的习惯是:理性思维,它压制了本性与直觉,阻碍了灵性的涌现。相对于古代人和当代的澳洲的依然居住在沙漠里的原住民,或许我们的罗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较强,然而直觉动能却退化了,也难以从烦躁的心态中解脱,因此无法进入宁静、寂静的状态。心灵是高于大脑理性认知的更高的存在。在无意识的深层次中,不再是人间的语言文字,那是能量涌现出来的意象。儒家和道家的“坐忘”“心斋”和佛家的“禅定”都是让我们的意识放松主宰,意识松弛了,彻底松弛了,消融了“自我”无意识世界就逐渐呈现出来。

我们国内有许多人深信二十世纪初一些学者崇尚西方式“民主”和“科学”。其实,当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理念输入中国的时候,正如马克思早在十九世纪时指出的,它们已经异化了。一百多年来,我们目睹了西方的层出不穷的民主闹剧。历史的教训是,民主不只是引进立法机构和大选。民主里面有观念、理念、道德等精神因素。民主很可能是双刃剑。要看这种机制是掌握在有道德的领导人和有道德的人民大众手中,还是掌握在没有道德的领导人和没有道德的人民大众手中。民主背后一定要有人文价值的东西。科技也可能是双刃剑。原子核反应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可以是核电站,供给人类巨大能量;也可以是原子弹,给人类带有巨大灾难。高科技掌握在政治野心家手里,有可能滅绝人类。爱因斯坦说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的,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战是用石头和棍棒。”精神跟物质一样能释放巨大能量,同样有善、恶两种作用。善的精神会带给人类以幸福,恶的精神会带给人类以悲辛。

有神论者说有鬼神存在,反对者说没有见到过鬼神。有神论者并不一定是宗教信徒,但宗教信徒一定是有神论者。人本质上是自由的、主体性的,因此社会上信仰现象的多样化从来是一个基本现实。由于人类的科学知识和成果总是有限的,而且现代科学的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同样在物理学科,一位光学专家可能不懂得声学或量子力学。换句话说,在某一科学学科里是专家,对其他科学可能知之甚少,乃至可能是科盲。爱因斯坦曾说,人类得到的“已知”越多,越广泛,那么就会发现在它们之外,我们面对的“未知”也越多。因此人类永远会有不能单靠现有知识来回答的问题。判断一种思想是无神论还是有神论,不是简单地看它对“神”、对“鬼”的态度,而是把握其思想实质和义理。弘扬科学精神也包括要科学地对待一切非科学、非理性的东西,如信念、信仰、兴趣、愿望等。其实对于某些尚未被科学仪器证实的客观存在,不必火急地寻找答案。

儒家是以人为本,虽然承认有鬼神,但“敬鬼神而远之”,因为儒家重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真诚、恭敬之心行仁义之事;道家是以“自然为本”,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说的“自然”不只是指物质的自然界,更重要的是指一种本真的、本然的、未经人为污染的状态。道家的所谓回归自然,是指回归人性的本真状态。佛家以“宇宙万物与人是一生命共同体”为本,重视人跟宇宙各种维次空间生命存在的和谐关系。儒释道都认为人类由于物欲而丧失了其本性之纯善,因此儒家倡导修身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能“明明德、亲民、至于至善。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得”就是复归本性,由“天人感应”进入“天人合一”境界;道家通过严守戒律,通“坐忘”“心斋”,返朴归真;佛家更是严守戒律,修习“禅定”感悟宇宙万物是一生命共同体。儒释道的方法不完全相同,但义理相同,最后都生发仁爱、至善、大慈大悲的情怀。因此都对坏事、犯罪有所畏惧,对道德情操有所恭敬,对法律不敢漠视,对自己行为有所约束,则自己个人心灵安宁,社会也由此和谐。儒释道都教导我们学会用心灵的眼睛看世界,就不会局限于我们面前的这个可触摸的世界。

科学发展很快。科学家讲“多重宇宙”“并行宇宙”“暗物质”“暗能量”。科学家讲宇宙的和谐存在。理解宇宙的多重性,我们的思维会开阔起来,对于眼前的现实生活也会有更深刻的感悟。为什么星球之间能够如此有序地旋转运行?科学家发现,仅仅依靠星球之间的引力是远远不足以让太阳系,乃至更大的银河系间的星球有序地运行的。科学讲,暗物质占宇宙的绝大多数,物质只占5%。西方哲学强调“二元对立”。我们这个世界的人最明显的是我跟你的对立,你、我跟他的对立。有对立,就有冲突,冲突以后,才有斗争,才有战争。科学家发现,空间和时间不是真的。在某种条件下空间和时间等于零,对立的现象没有了。空间等于零,就没有远近;时间等于零,也就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时、空没有对立,其他的一切对立都容易解决。科学家惊叹宇宙这个有序的多维次空间的网络如此周密,如此微妙,如此疏而不漏,没有一个事物、人、其他存在是孤立的,人类与万物是一体的。科学家所讲的,超出了我们的感官认识,只能感悟、洞察。而这些问题都曾是儒释道关注的核心问题。或许在我们生活空间中就存在着看不见的世界。

脑神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点,专门思考宗教所涉及的问题。这个点被称为“神点”。我们人类天生具有洞悉宇宙不同维次空间存在的智能。梦也跟我们的“神点”息息相关。白天时,我们用理性思维,自我意识主宰着大脑。到了夜里睡眠中,不再思考了,不再用逻辑了,不再有自我意识了,会出现梦。卡尔·荣格和弗洛伊德都解梦,因为梦是理解我们心灵的一座桥梁。梦透露出我们无意识世界的内容。关注梦,以便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

科学家发现不同维次空间,但暂时还不能突破,不能由人类居住的三度空间进入其他维次的空间。佛家能突破空间维次,靠的是“禅定”。中国的禅学一般包括“禅定之学”和“禅宗之学”。前者基本修持方法是坐禅,多以天台宗的智者大师的止观法门为规范;后者基本修持方法是参禅,常以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的《坛经》为依据。“禅”意译为“静虑”,可知修禅要既静又虑,在静中虑,是一种思维修习方法。静即是止,虑即是观。这要求心注一境,以止观双运、返观内照为主要方法,通过禅定进入不同维次空间。禅定水平最高者可进入佛的境界,了解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与我是一,不是二。所以他为一切众生服务就是为自己服务;不只为别人,也是为自己。佛家的《般若经》先教你放下身心世界。放下之后,再教你把身心跟宇宙融合在一起。整个宇宙就是你自己,是你的真心,你的本性。佛家讲,我们的身体是宇宙的浓缩,宇宙是我们这个身体的扩大。所以我们这个身体是小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不是二。《华严经》讲“大小包容”,大能包容小,小也能包容大。“芥子纳须弥(山),须弥纳芥子”。这原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不过,当今,一张光盘可以容纳一部《大藏经》或一部《四库全书》。真正觉悟了,就会发生起大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

科学家发现我们的思想都会产生思想波。思考不同的事情,大脑发出的波也不同。人既是波的发射器,也是波的接收器。在人与人之间,波和谐与否,决定了是否彼此喜欢。科学家卡普拉根据中国的《易经》上讲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义理,提出“律动”,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存在着细微的、基本上看不到的波跳跃。两者被复杂而精密的律动同步顺序运行着。如失去同步,就出现对立、反感和不协调。动物和太平洋岛屿上的过着原始生活的原住民比人或城市人更加敏感地感知自然的波,如地震、海啸、洪水和旋风。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有四种基本脑电波:道尔塔波、西塔波、阿尔法波、贝塔波。大脑处于不同的意识状态,就有不同的脑电波。阿尔法波非常适合于创造性活动。一个人在摆脱人世的一切大小烦恼,身心最放松的状态下,阿尔法波最大。科学家发现一般常人发出的波躁乱无序,而佛家僧人的波却比常人有序,特别是僧人在禅定中会产生巨大的阿尔法波。这就是说,人在禅定状态下的波最有序。深深的禅定中会感悟到平日思考的所达不到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卡尔·荣格曾研究中国的《易经》和西方的星相占卜。他从《易经》占卜中得出结论:宇宙不仅存在着因果律,还有共时律。占卜就是运用共时律的原理。无论是物理学,还是《易经》都是探索世界,探索宇宙。在量子的等级上测量的结果是一个概率问题。如果结果是采用概率表达,确实近乎占卜了。这几乎跟用《易经》测量是一个道理。长期以来西方有一些科学家努力学习中国哲学。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于1679年在研究《易经》的基础上提出“论二进位制。”他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于1697年出版《中国最新消息》一书。他在序言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欧洲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要互相学习。他在德国法兰克福曾建立一所中国学院。

在世界上,任何宗教都会提及生命之后的世界。基督教讲信仰上帝,信仰神,行善升入天堂,作惡下落地狱,受惩罚。而中国的儒释道都不是从外面寻求上帝和神作为偶像崇拜,而是教导:抛弃障碍我们心灵觉醒的“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让心灵觉悟,就能把我们跟一个无限广大的宇宙连在一起。重要的,这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讲,“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在这个提纲中,马克思着重阐明了实践的作用和根本地位,指出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宇宙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并以此为基础生发出仁爱、大慈大悲的生命价值。中国文化是以这种生命价值为中心的。这种价值判断必然将文化建设引向道德和慈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道德慈善文化。这种文化注重人格的提升,修成儒家所说的“圣贤”,道家所说的“至人”,佛家所说的“觉者”这样以“至善”作为人生价值目标的理想人格。因此中国文化在于以广大和谐作为文化内在的生命精神。中国文化在精神上成功地实现了儒释道三种教育的会通。我们党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之优秀,客观地讲是西方文化难以比肩的。中国道德慈善文化提出的个人和群体的生命制高点,是在断恶扬善中自我净化。《中庸》讲“诚之者,择善而固执者也。”“固执”此处意为坚持不渝。选择善,选择仁爱、慈悲是源自个人内心的良知,是一生的生命诉求和价值信仰,也是源自中华儿女群体对一切和谐关系的期盼。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人民一直有这种精神追求,其实质是超越了世俗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追求个体生命和中华民族生命的不朽和永恒。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一书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尼克松懂得,当中国年轻一代头脑中丧失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也就是中国亡国的时候,也就是美国霸权主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完全被美国基督教文化所替代的时候。警惕啊!我们大家都要坚定对中华道德慈善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啊!

猜你喜欢

宇宙道德传统
宇宙第一群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这宇宙
少年力斗传统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