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堂写作教研课的思考

2017-02-17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西山下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9期
关键词:吹泡泡泡泡教研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西山下小学 张 康

一堂写作教研课的思考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西山下小学 张 康

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也是学生表情达意的工具。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而现在,许多学生,甚至是老师都“谈作文色变”,学生常常苦于无话可写,批改作文也是使教师感到头痛棘手的问题。上学期,在我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中,作为青年教师的代表,我上了一节写作教研课。在备课磨课的过程中,在老教师们对我的指点帮助下,我对写作教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被动写为主动写,逐步变成热爱写。在上本节写作公开课前,我在选材上下了很大功夫。到底什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何不让孩子们在写作课上痛痛快快地玩一回?于是,我决定以“吹泡泡”为本次习作主题。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地吹泡泡、玩泡泡,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孩子们展露出笑脸,让孩子们喜爱本堂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在课程的引入部分,我也是尽可能地点燃孩子们内心的小火苗。一上课,我便煞有介事地说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礼物,让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等待,随后,我便从讲台下拿出一个吹泡瓶,快速在空中吹出一连串的泡泡,然后微笑着请孩子们睁开眼睛。当孩子们看见这么多可爱的泡泡在教室里飞舞时,内心是惊喜激动的,兴趣自然而然被调动了起来。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又借机表扬孩子们表现得很不错,作为奖励,让大家亲自吹一吹泡泡,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捕捉精彩瞬间,孩子们的兴趣之火再一次被点燃,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当然,在日常写作教学过程中,激发写作兴趣的方式还有很多,如适当地欣赏学生,肯定鼓励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非常看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荣誉感强,渴望被表扬,企盼得到老师的肯定,是学生们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老师的表扬视为最令人振奋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的话,或许能胜过一节课的指点。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以鼓励为主,宜松不宜严,要善于发现孩子作文中的微小闪光点,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哪怕只是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句话,我们都要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予高分甚至超高分,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信心继续写作,敢于表达自我。在写评语时,我们要以朋友的口吻给予学生评价和建议,如“你有一双火眼金睛,把人物的神态观察得如此细致入微,真是棒极了”,“你把本次活动写得这么精彩生动,老师都忍不住想要跟你一起做游戏呢”,“你的字迹非常工整,如果能把故事内容写得再具体些,那就更厉害啦”……学生们看到这样的话语,定能对写作继续保有热情和信心,甚至产生更为浓厚的写作兴趣。

其次,要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胆想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写作中,观察是思维最重要的能源。许多孩子的作文千篇一律,正是因为缺少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吹泡泡》这节写作教研课中,我引导孩子们从泡泡、吹泡者和玩泡者这三个角度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细心的同学发现,泡泡的颜色不是单一的,远看是透明的,而近看却又是五颜六色的,还会随着光线的不同变换颜色;机灵的同学发现,用力吹出来的泡泡是又小又多的,像下课时蜂拥出教室门的邻班同学,而轻轻吹出的泡泡又大又圆;眼尖的同学发现,泡泡吹得太大,还没来得及离开吹泡圈便炸开了,水花溅在吹泡者脸颊上,发出“噗”的一声,有趣极了……只要我们认真加以引导,孩子们的观察力是十分敏锐的。在细致观察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善于想象。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看来,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有些学生作文中的想象索然无味,没有新意可言,一写到月亮就想象月亮是一艘弯弯的小船,一写到蚂蚁脑子里便只有“团结就是力量”……因此,在写作文时,还要敢于、善于想象创造,勇于突破常规,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新意。

再者,要善于积累运用词汇。众所周知,文章由段落构成,段落又是由句子组成,句子由词语构成。因此,词语是作文的基础。第一次试教《吹泡泡》这节写作课时,形容看到的泡泡环节中,学生们用到的词汇无非是“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等词,显得枯燥乏味。而在另一个语文素养较高的班级正式上课时,学生们给出的词语却令我和听课老师们眼前一亮,如“色彩斑斓”、“姹紫嫣红”等。由此可见,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积累词汇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方面,可以从课文中汲取优美词汇。“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且很多课文的课后习题中出现了“背诵你喜欢的段落”这样的练习,让孩子们在背诵中感受词句的优美,从而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孩子们可以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词汇。本学期伊始,我便鼓励孩子们阅读曹文轩先生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与故事的主人公桑桑一同度过刻骨铭心的小学生活。在完成课堂作业的前提下,我尽量给孩子们足够多的时间去阅读,学期过半,大部分孩子已读完《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等书目。大量的阅读使学生们广泛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写作储备了大量的词汇与素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但要引导学生积累词汇,更应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词汇,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语文能力。起初在试教《吹泡泡》这节写作课时,我过于关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而忽略了对词汇的积累和运用,以至于整堂课下来,孩子们玩的机会多,而动笔的机会少之又少,只有在最后一个环节才要求孩子们进行写作,彼时孩子们已经将吹泡泡时的所见所思忘记了大半,提笔又显得艰难了起来。吸取了试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教研组其他听课老师的指导建议,我在正式教授该课时,设计了四人小组,并给每一位组员以明确分工,一号组员负责吹泡泡,二号负责观察泡泡以及玩泡泡,三号负责观察一号和二号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四号组员负责记录并汇报。这样,在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中,孩子们及时用笔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想,并充分调动了自身的词汇储备,用以描述当下最真切、最直观的感受。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时机及时积累词汇和素材,在需要时才能言之有物。

总而言之,写作教研课《吹泡泡》让我受益颇多,让我对小学习作教学有了更深的感悟。我们应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细微的洞察力并不断积累词汇,积极探索适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扎扎实实地在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写作的基础。

猜你喜欢

吹泡泡泡泡教研
吹泡泡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吹泡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吹泡泡
巨型泡泡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