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与航天

2017-02-16赵祖望

军工文化 2016年5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中国航天航天

赵祖望

中国航天,是拱卫国防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在建筑领域,中国航天也一直保存和发展着一支生力军,请您介绍下建筑与航天的关系。

谁能离开建筑?人们自远古以来就需要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栖所。即使到了人类能上天、入地、下海的今天,建筑也是高科技离不开的基础设施,随着尖端产品研制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复杂,甚至引导了各类建筑中的一些部分向本学科的尖端迈进。在航天事业中,航天器在天上所遇到的环境,地上都要做出模拟环境的建筑,例如,需要极度的高低温;需要电波的零反射;需要超过100分贝的噪声实验室;需要模拟发射强震动的实验厂房;需要大空间的总装厂房;需要十万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的洁净空间,以及模拟太空无电磁反射的零磁车间等等。应该说在建筑科学的领域中,是需要突破已有的成就,才能满足航天工程的需求。

在国防和航天领域的建设中,航天七院先后承担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双星探测研保项目等重点专项勘察、设计、施工任务。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专项等8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咨询设计任务的承接,充分体现了七院“航天报国”的责任与使命。

您认为,航天建筑在航天事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充当着怎样的角色,作出了哪些贡献?

为了使航天事业顺利地发展,上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60年代初,中国航天建设的队伍就开始发展并不断壮大,各个有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一个庞大规模的建筑设计和施工队伍。航天基地发展到哪里,哪里就有最先到达的基建队伍,在无数的荒野山中,建起最现代化的基地。从生产到生活、购物、休闲一应俱全,它就是一个一个的小小城市。而且这些“城市”中,将人类在世界上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低程度,这正是最先进的城市设计理念。

当今提倡城镇化的宏伟目标,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项重大举措,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多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而城市的发展又与工业、商贸的发展息息相关,航天基地的建成无形中促使基地附近的村镇作为配套的设施也在航天基地周围云集,不管你愿不愿意,航天事业的发展必然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其对我国向先进国家迈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中国航天日”是我国国防科普走向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传播军工文化的窗口,请您分享下身边的故事极其代表的军工精神。

航天建筑作为为尖端事业服务的工程项目,工艺要求复杂、精准、实用,在大规模的高速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施工图纸,没有尽职尽责的施工队伍,没有掌控有度的技术专家和称职的管理队伍,想如期完成建设基地的任务是不可能的。何况不少工程是国内外并不具备相关资料和参考实物,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将难题一一解决,这就需要航天建设者们具有一种精神支撑,这种不可或缺的支撑就是令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航天精神”。

在航天事業发展的初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基地的建设事业困难重重。特别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山散隐”决策之下,基地远离了城市,在荒山野岭之间开垦着一个一个处女地,其创建之艰难,如果没有不怕苦、不拍累、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要顺利、快速地建成是不可能的。

当年对基地建筑有一个指导性的设计理念,就是先生产后生活。而“生活”是包括居住、餐饮、购物、休闲等生活必须的内容,这些都放在次要的地位。当时正值大庆精神大力宣传时期,大庆的“干打垒”建筑也推广到航天基地。所谓“干打垒”就是用一种土法制砖的模具,打稻草和泥混合之后放入模具之中,脱模之后晒干,以此代替红砖砌筑内外墙。我们的航天工作者初期就住在这样的建筑里,冬不暖夏不凉,条件十分艰苦,却没有人吐过半句怨言。更有甚者,在“山散隐”的思想指导之下,生活设施必须隐藏在已有的农村建筑群中,以达到迷惑敌人的目的。这就给航天精英们带来了更多的不便,即使是这样,航天的基地照样高速度地建立起来,很快投入生产,有力地促进着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航天建筑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是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打响航天建设的品牌,并将航天文化辐射到社会的?

五十年的经验积累,在解决航天事业高难需求的同时,也锻炼了一大批掌握高水平技术的骨干和保证高质量的施工队伍。如同经过高山险滩的探险者一旦回到平地的舒坦一样,这支航天建设的设计和施工队伍在上世纪80年代迎来了祖国的改革开放,面对市场经济的伟大时代,走向国内外的建筑市场,在满足国内工业建筑项目的同时,他们也设计、建设了大批民用建筑。

以航天精神为本,以航天科技为支撑,今天的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称赞,民用建筑也可运用高洁净度的实验室,高隔声的演播厅以及娱乐场所的竖直风洞等航天独特工艺。

在民用市场上广泛运用的同时,航天文化也随之流传到民间。经历了高难度的航天工程,民用建筑上的难点就容易克服,当然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了,那就是建筑艺术问题。

航天基地的创建,离不开建筑美学,广大的航天人,几乎要在远离城市的荒野中度过一生。作为建筑师,就有责任将航天事业的基地,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同时,为辛勤的航天人营造出一个美观、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随着建筑科技不断地进步,也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建筑师应该以最新的设计理念,最合理的现代科技,将新的航天建设项目做成真正的时代产物,它必须是实用、经济、美观的。

建筑学科的发展从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了现代建筑至今,已有70-80年了。不同的时代出现不同流派的建筑。近代中国的建筑也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后的前苏联形式,接着又走向仿古建筑等等。当前,正值建筑业发展的高峰,是以现代建筑为主导,但也出现如扎哈·哈迪德的自由倾向的建筑,可见建筑也是在与时俱进的。未来的航天城,将是集现代建筑与自然相通的自由曲线并存的建筑形式,建筑的科技也必将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其形式也将与尖端的航天工程相匹配,从而形成新的航天建筑文化。

航天梦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民心,促进民族团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军工人,你最想在首个航天日说的是什么?

中国航天事业从白手起家,经历六十载至今天的辉煌,我们拥有世界级的航天专家队伍,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精湛的航天工程建设队伍,在五十余年所成就的航天文化中,注入了建设者辛勤的耕耘。今年,我们更加高兴地迎来了首个“中国航天日”,这鼓舞着每一位航天建设者,鼓舞着每一位航天人,也鼓舞着每一位中国人,我们必将携手把航天文化带进国内外市场,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中国航天航天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这就是中国航天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逐梦航天日
从组织发展战略分析航天科技人才培养策略
“我与航天有个约定”征文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