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园艺特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效益提升明显

2017-02-16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棚室园艺人参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园艺特产业成为各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和主攻方向。经过全省上下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园艺特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中的地位愈来愈突出,在带动农民增加就业、助农民增收、助贫困人口脱贫、增加农业有效供给以及增加地方财力等方面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园艺特产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一)政府管控更加有效。一是政府职能定位清晰。从调研情况看,无论是市(县)政府领导,还是乡(镇)乃至村干部,都能较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该是政府做的绝不推诿,坚决做好,该由市场决定的,积极引导,改变以往政府直接干预农户经营的做法。政府主要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政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指导服务等措施引导产业发展,政府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作用明显增强。2016年前郭县王府镇农民自发调结构,大面积种植花生,由于收获期雨水多,导致花生变黑,品质变差,但没有一个农民因此而埋怨政府;二是发展思路更加科学。各地都根据自身经济资源状况,编制了“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白山市提出了退粮进特的发展理念,吉林提出重点发展十大产业,长春重点打造“五大实验区”等等;三是政府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全省各地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推动园艺特产业发展,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与以往不同的是,政府投入的针对性都很强,引导产业发展的目标明确。松原市制定了《全面落实吉林省西部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绿色产业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实施意见》,专门对16个绿色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扶持,下拨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长春市出台了《农产品“三品一标”奖励实施办法》,对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经营主体奖励。敦化市政府专门列支200万元,对处理废弃食用菌棒进行补贴。东丰县拿出专项资金1300万元,用于农户购买菌棒、建大棚等发展食用菌产业补贴。

(二)产业发展超出预期。各地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玉米价格下滑的有利时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大力发展园艺特产业。一是棚膜产业结构、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园艺品种更加丰富。棚室结构更加合理。吉林省蔬菜生产的短板是冬季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温室數量少,利用率不高。从近两年的发展情况看,各地陆续加大了温室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棚室结构更趋合理。据统计,2016年全省新建规模以上棚室面积为3811亩,其中,大棚2315亩,比2015年减少900亩。温室1496亩,比2015年增加139亩,增长10.2%。从调查情况看,凡是新建、扩建、改建的,温室占主要部分。温室数量的增加有效地缓解了吉林省冬季蔬菜供应压力。区域布局更加集中。梨树县棚室3.2万栋,面积3.7万亩,仅环县周边的15个村棚室就达2.9万栋,面积3.1万亩。扶余、宁江、榆树、双阳、永吉等地的棚室也大多在县域周边或公路沿线。生产模式更加科学。前郭县八郎镇农业站根据当地耕地的垄宽设计出长9米、宽6.5米的可移动式大棚,棚膜蔬菜比大田菜早上市20多天,效益很好。2016年仅八郎镇就有移动式大棚2000多栋。棚室生产产品更加丰富。由单一的北方蔬菜生产逐步扩大到引进栽种南方品种,由蔬菜生产扩大到水果、山野菜等生产;二是人参全产业链开发步伐加快。2016年全省园参留存面积为5700万平方米,鲜参产量2.7万吨,与2015年基本持平。其中建设标准化人参生产示范基地15个,“长白山人参”品牌原料生产基地28个,合计面积300万平方米。依托东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在省农委的组织推动下,成立了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加强参农在规范种植、新技术推广、产品溯源平台等方面建设。围绕做大人参加工业,各地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产业园区,建设人参全产业链加工生产线,产品涉及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五大类千余个品种。通过“长白山人参”品牌授权的经营主体企业已达33户,116种产品,产值过亿的品牌企业15家,总产值55亿元以上。全力打造国家级万良人参大市场,分期建设会展贸易区、仓储物流区、产业加工区、科技研发区和配套服务区。长白山人参区域公共品牌推介取得良好效果,各地不断加大力度,积极争取授权,区域品牌、经营主体品牌共存共赢,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三是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2016年全省食用菌规模达到120万吨。食用菌产业区域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吉林市、延边州主导品种是黑木耳,通化市、白山市主导品种是香菇,中西部主要是以草腐菌为主的金针菇、平菇等。菌袋标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德康、神怡、大山合、正旭等一批菌袋生产企业。企业统一制作菌种菌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也从源头上提升了产品质量。延边州标准化香菇菌袋供应达到了90%,汪清县天桥岭镇的黑木耳菌袋100%由企业供应。通化市香菇的菌袋工厂化生产占比达50%以上。种植方式不断创新,由传统的地栽发展到吊袋、普通温室以及光伏大棚等。新成果、新技术应用面逐步扩大。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延边农科院等大专院校,积极开发新品种,进行玉米棒、稻草和果木替代山林木屑的科学实验,通过农博园菌菜基地、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等示范推广;四是林蛙柞蚕产业健康发展。2016年,全省共回捕商品林蛙5.1亿只左右,产值达到25亿元。林蛙产品加工企业由2010年的30家,增加到50家,年加工林蛙油接近25吨,占当年林蛙油产量的20%。以林蛙皮提取物——抗菌肽、胶原蛋白肽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开始逐步占领市场。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省林蛙养殖户平均增收5%,养蛙林地的利用率从以前的不足20%上升到30%。蚕种生产经营监管工作不断加强,核发了《蚕种生产许可证》和《蚕种经营许可证》,加强柞蚕生产技术指导,开展了柞蚕蚕种检验员培训,对合格学员核发了结业证,为蚕种检验工作提供了技术人员;五是多种经营精彩纷呈。各地根据当地的资源和潜力,积极探索园艺特产项目,出现了一大批新兴产业。梨树的乌米、辉南的大榛子、延边的紫苏、黑果腺肋花楸、永吉的黎麦芦笋等等。各类特色产品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三)社会资本持续涌入。生产经营单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培育引导经营主体进驻园艺特产业是今后农业投入的发展方向。2016年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尤其是投入园艺特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大块头的经营主体,这些经营主体主要投入在人参加工、设施蔬菜和食用菌生产经营上。2016年白山市投资亿元以上的人参项目有4个。广东太安堂投资10亿元在抚松建设人参产业园区。省国资集团拟投资40亿元打造人参产业集群。通榆县经营工艺品的老板,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300公顷的高标准日光温室,现已建成220栋。吉林省生态农业公司在和龙市新增投资8000万元,建设年生产能力3000万棒的黑木耳生产线,2016年已生产500万棒。安发国际在延边州投资20亿元建设黑果特色产业园。这些大块头经营主体的建设,带动了当地就业,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规模,也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亚泰集团在和龙市建设人参产业园区,2016年可实现利税2000万元。

(四)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在园艺特产业大發展的同时,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创新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在设施蔬菜生产上,省农委大力推广吉林金丰现代农业公司的冬季不加温生产蔬菜新技术,年初以来,全省应用新技术新建改建冬季不加温日光温室265栋,266亩。长春市启动了互联网工程服务用户活动,在手机上安装APP软件,开发了环境监测、病虫害诊治、气象预报预警、市场营销等功能。长春市优美信食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销售鲜切蔬菜,通过购置自动售货机在地铁站、高档社区、写字楼等繁华地段设立无人销售专柜150台。吉林市在设施果蔬销售上总结出了多种新模式,包括休闲采摘、私人订制、会员配送、菜园认领、社区直营、阳台菜园等。这些模式实现了产销直接对接,大大提高了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延边州强化特产品互联网市场建设,全州100多户企业的产品实现了上线销售。汪清县天桥岭镇政府与成都花卉果蔬交易所联合,依托电子屏幕时时更新购销信息,黑木耳年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敦化市成立了电商协会,高标准建设敦化大德创客园,宣传推广地方特色产品。白山市重点建设特色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长白山馆。松原市制定政策措施,为棚室生产大户颁发经营证书,为申请银信贷款创造条件。白城市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采取订单式合作,由企业出保低价收购农产品、垫付生产费用、承建基地抗旱设施等措施,取信于民,确立了较为紧密稳固的合作模式。品牌意识正在逐步深入人心。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经营业户,逐步把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到品牌上,不断加大培训力度,积极申请商标和“三品一标”认证。一些产业发展正在由求数量、铺摊子向求质量、上台阶转变,品种选择上正在由重复、低端逐步转向特色、中高端。

猜你喜欢

棚室园艺人参
水中人参话鳅鱼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清爽可口的“水中人参”
园艺系
园艺
江西省赣州棚室蔬菜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