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和建议

2017-02-16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实验小学王兴梅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实验小学 王兴梅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和建议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实验小学 王兴梅

新课改目标下,原有的课堂教学,无论从理念上、模式上还是方法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但一些教师又因各种原因,对创新没有正确认识,没有正确把握,将课堂教学创新领入了另一个不宜的方向。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建议

每位教师都知道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在实践操作中,却因多种原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陷入了无效的困境,教学花样也在不断翻新、课堂氛围也特别热闹,但回头来看却没有什么教学成效,甚至还不如回到传统的教学形态下所取得的效果。

问题没有出在“课程改革”上,而是出在了自己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上,没有搞清楚“教学质量低下的教育绝对不是素质教育”这个道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

在新课改之前,教师们任劳任怨地主动灌输,学生神情漠然地被动接受。实施新课程以后,创新课堂教学,全面推进改革便成了当务之急。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创新的理念,使得自己的教学创新走入了形式化、口号化、表演化、无效化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依然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仅仅是在灌输的过程中加了几个提问环节,就美其名曰“讲授式教学法”。其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体现,只不过是给“传统”披上了“创新”的外衣。

二是在教学设计上,在教学方法上追求丰富多彩,在教学氛围上追求活跃、和谐……教师确实在课前下了足够的功夫、付出了很多心血,教学的过程也很精彩,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才华,但精彩和丰满的教学设计背后却是被忽略了的学生。教师一手操纵的教学,从教学设计之初就是“目中无人”的。

三是在教学评价机制上,出现了新形态的“刻板僵化”。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学评价的多元性。有的教师就完全放开了教学评价的框架,一味鼓励学生,将鼓励为主当作了鼓励为体,失去了其激励作用;有的教师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几乎所有的评价都交给学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发挥“教”和“引”的作用。

四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这里所说的单一还不同于传统所指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创新”后的单一。新课改后,一些适应新目标需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被挖掘和整理出来,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但教师在应用时过于呆板僵化,讨论法就是讨论法、合作法就是合作法……不知道启发教学与体验教学是可以结合应用的,不知道一种教学方法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这样的创新教学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也体现了教师掌控能力的不足。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建议

针对以上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方面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学反思,提出以下建议。

1.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

教师一人的才智是有限的,教师也并一定能够完全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情。所以,在教学创新设计和应用中,教师不仅要发挥自己的能量,也应发挥并尊重学生的创造性。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我本来设计的是使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问题1:李白与孟浩然为什么“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问题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送别诗,二者有什么异同?在向学生抛出问题后,我发现学生们在下面交头接耳,于是我想可能讨论法更适合现在的学习实情,便将问题和讨论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组织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教学效果比我预设的要好。

2.大胆突破教材又能回归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教材中的内容往往经典有余而拓展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素质发展和渴求新知的需要。教师应能够做到既立足于教材,紧紧对准教学目标,又能大胆突破,给学生带去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如在讲《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课时,我为了提升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为了给他们带去拓展的知识,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了课本内外的一些昆虫,如萤火虫、蜗牛、蝴蝶、蝗虫等等,用图片和视频向他们介绍了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这些科学课上才讲的内容出现在语文课堂上,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当然,我也没有把语文课改为自然科学课的意思,在拓展了知识并调动了学习兴趣后,我还是带领学生回到了课文本身,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在学习人物叙事描写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认识到“成功需要兴趣、执着和努力”。

3.遵循学生学情和学科规律开展创新

在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如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生活经验等,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变化非常快,每个学段学生的学情都不一样,教师也就应该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如,低年级的学生不适合使用讨论教学法,而高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教学法则兴趣度不高。此外,在创新教学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科的特征,把语文学科与科学、体育、音乐等学科的教学区别开来,体现并适应其人文特征。

如《三顾茅庐》这一课,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把这样的课程当作历史课程来教学,在教学中应注重语文学科学习的思想性、文学性和人文性。如果在教学时,教师过多地关注于对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教学,就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了。课文中“……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一类具有文学性的描写,具有比拟、情感特征的对话,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

此外,在课堂教学创新中,教师还应注意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核心素养与综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将教学创出实效。

总之,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的不是创新不创新的问题,而是怎么创新的问题,高耗而低效的课堂教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教育改革的进程。只有正确使用“创新”这个工具,教师、学生才能正确发展,教育才能长远发展。

[1]陈萍.小学语文创新型教学之我见[J].《读书文摘》,2016(36).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