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故事构建我们的语文生活

2017-02-16曹勇军

小学生学习指导(当代教科研)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语文学生

曹勇军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先解释一下题目。什么是故事?我把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得到发展、中间经过起伏变化的事件,都称为“故事”。教育故事不像其他故事那么跌宕起伏,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上的起伏变化,人格上的起承转合,更多的是一种认知上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我们语文课程基地在高三评选出读写有特长的孩子,为他们编印“读写特长生小册子”。这当然是故事,背后有人的成长。但是这个故事还不足以让人有被融入的感觉,于是我和学生会、团委商量,举办了“南京爱心基金会”的义卖活动,让三个孩子现场签名售书,学生会还设计了海报。那一天很热闹,像过节一样。事后,三个孩子觉得特别有面子,语文老师也特别高兴,因为学校的读写氛围更加浓郁了,团委老师也非常开心,觉得为学校文化建设做了贡献。校园里生机勃勃,大家都开心。我想说的故事,就是这种校园的故事、人的成长的故事。什么是“语文生活”?“生活”就是生机勃勃地活着,就是人生富有梦想的演出,而“语文生活”就是因为语文教与学的不断发展而让自己变得充满活力、梦想和追求。一个人长期痴迷做一件事会塑造他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语文教与学也是一样道理。“语文生活”就是一种因语文的欣赏、接纳而形成的状态、习惯、态度以及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因为语文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洋溢着语文气息的存在感。

故事所表达的知识

故事可以传达我们的专业知识吗?它传递什么样的知识?又是如何传递的?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个法国人叫让·弗朗索瓦·利奥塔,他有一本书《后现代的状况:关于人类知识的报告》。这本书梳理人类知识的类型和发展。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科学知识,一种是叙事知识。叙事知识是人类最古老的知识,远古的歌谣、情歌、传说、神话等都是,它包含丰富的情感价值,兼容各种游戏规则,构成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制约,而科学知识则是阐释、阐发真理的知识,它不具备社会交往的特征。本来两者应该互补,可是在柏拉图以后的西方知识发展史中,人们认为这种叙事知识没什么价值,非常小儿科,拼命推崇科学知识,用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命题的知识。所以从尼采开始到海德格尔,不少西方哲学家都试图恢复人类表达叙事知识的能力。现在科学的发展有融合的趋势,而且越来越明显。几年前,看过一个故事:世界权威的《苏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个故事——我们知道医学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证的学科,按照过去的观点是不能说故事的—— 一个神奇的小猫。故事讲的是在一个医院里面,有一只小猫,它到哪个病人的床头,便带来厄运和死亡。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作者提供了各种解释,做出了假设。文章刊登在世界最权威的医学杂志上,论文想探讨什么问题?临终关怀问题。就是说让我们在生命终结阶段,如何体面地离开,不要像现在这么凄凉。由此看出,科学发展过程中大家开始注意这个问题,希望传递更多有用的知识。

我们决策靠两个东西:一是我们的智力,二是我们的情绪。我们做教育的人,比较贬低情绪,喜欢说“不要那么感性啊,你要理性”!其实现在的心理学、生物学、进化论的研究都表明,情绪虽然原始,但很伟大。北京大学的郑也夫老师前年出了一本《吾国教育病理》,抓住了中国应试教育的大问题,也就是我们灾难性的病根:对学生好奇心的扼杀。书中有一章揭示情绪的价值:情绪是一种元认知能力,是一种深刻的知识,情绪参与决策相当于下快棋,无需深思熟虑,立马就知道怎么走,找出对策。反之,理性的思考则是下慢棋。情绪强烈的人在复杂的人生博弈中往往有解;过分推崇理性的人,在复杂的人生棋局中往往无解,最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为什么提到情绪的重要性呢?因为故事最善于传达情绪。按照利奥塔的观点,故事不仅是起伏变化、有一定时长的过程,故事还包含着情感价值,还反映了人类交往的各种规则,而科学理性的文字不具备这些特点。

我教了很多届高三学生,和大家一样苦恼。我不愿意教高三,因为现在教高三越来越像是力气活!怎样让孩子们学得更快乐一点儿,也让我自己稍微解脱一点儿?我们开展了课前时事演讲活动:让孩子们选择最近刚刚发生的热点事件,发表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认识。学生事先写好演讲稿,交我审阅修改,做成PPT,登台演讲,同学现场评析,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最后我总结。一人演讲,全班分享。这个活动我们一直坚持到高考前的5月21日。可还有5个孩子没有讲完,怎么办?孩子们说:高考结束以后,我们回到您的课堂,完成最后一次演讲。我听了很感动,孩子如此热爱自己的语文课堂,这是莫大的人生享受!最后一次演讲本来放在我班原教室,后来应同事要求安排在学校报告厅,学校还做了演讲的大海报。2012年6月21日,最后一次演讲开始。班级共有59个孩子,除了一个同学爷爷病重请假外,都来了。5个孩子依次发言。第一个孩子的题目是“走出柏拉图的洞穴,才能认识事情的真相”,第二个孩子探讨的题目是“有用还是无用,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家长旁听,很激动,主动要求发言——他们发现自己孩子有了明显的变化,由愤青变成温和的理性青年。有老师问我:“你带孩子做时事演讲,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我想就是成长。在这个价值观混乱的转型社会,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充满了困惑,他们希望有自己的看法和答案,可是他们有欠缺,不会分析说理,只会说些偏激的话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现在他们可以独立思考得出结论,这种快乐是一个人成长后的快乐,是一个人成为公民后的快乐。“最后一次演讲”后我们师生合影留念,看着照片,我似乎看见了自己流逝的岁月和生命的复活,“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何其芳诗)后来,我把孩子们的演讲词、每次演讲的现场记录,以及其他同学的评价,汇编成一本书《高三(10)班在六楼——一个理科毕业班的“时事演讲”故事》。有老师会说你做的这件事我也在做。是的,但是我们的方式有些不一样:我把它做到底,做到极致,做成可以说出来的完整经验,变成了非常丰富完整的知识。故事还没有完。我认识一个美国朋友,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傅丹灵教授,我和她合作,以我的高三时事演讲为素材,写了篇论文《在中国写作教学中重新发现自我》,提交给国际写作协会巴黎年会(WRAB),通过会议评审,在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在国际讲坛说说中国老师的语文故事,算是长了见识。

现在回到我的问题上:故事可以表达什么样的知识?故事最擅长表达行动性知识,最擅长表达的是行动中反思的知识,是在路上还没有完结、有待验证的准知识和个体知识,最擅长表达的是缄默的知识、充满价值情感的知识。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受到触动。不是我讲得好,而是故事本身感人,是亲身经历,触摸到人格的成长。这是故事最擅长表达的知识。

为什么要说故事

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是说的,实践是做的,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教育是做事,不是说理。可很多人不懂得两者之间关系的丰富和复杂:理论有时是指导实践,有时是解释实践;有时理论是对实践的丰富和补充,而有时当我们教条主义地看待理论时,它又会束缚实践,还有的时候理论和实践没有特别关系,理论只是满足我们的知性愉悦,让我们觉得自己的理性得到满足。理论是后知后觉,总是实践在前、理论在后;与丰富多样的实践比较,理论又都是简单化的,甚至是卡通化的。

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陈向明教授在《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一书中引用现象学哲学的两个有名的比喻。一个比喻是敲核桃。从古到今,我们一直都在透过现象看本质,想敲碎现象的坚硬外壳,把里面本质的内核取出来,所以思维的过程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敲碎外壳取出内核的过程。另一个比喻是剥洋葱。你剥洋葱皮,把最后一层剥完发现洋葱不见了。什么是洋葱的本质?什么是洋葱的现象?什么是洋葱的理论?什么是洋葱的实践?我们会发现一层层洋葱皮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既是现象又是本质。离开洋葱皮的现象,就没有洋葱的本质。不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是现象即本质,实践即理论。根据现象学哲学这一认识,我们可以说理论和实践是一种互相交融、互不可分的关系。过去,我们把外壳砸碎取出核的做法本身可能是一种机械的、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互相形塑——有了这样的理论才会有这样的实践,而有了这样的实践,反过来会让人对这样的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我们的语文专业生活中,有不少这类相互对立矛盾的悖论,如教与学、工具与人文、应试与素质、生存与发展等,都可做如是看。而避免割裂,把握对立的张力最好的办法,如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所说,需要更强大的自我、更高层次的超越的力量。

实践性知识到底是什么样的知识?陈向明教授将其概括为教师用身体“做出来”的知识。我从中西方文化中提取两个意象来加以补充说明:一是“目击道存”。目之所及之处都是内在的规则。其实,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是这样,教师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具体的情境反思、提炼形成自己的实践知识,即为一种非理性化的目击道存的状态——我们老师最擅长的就是给我一个班级,我把课上好;最不擅长的就是让我说我为什么这么上——这是中国文化提供的一个意象。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是如此,要有一种发展目标,有一种培养学生的理想,最后让学生在一种具象的课程中得到发展。课程是具体的,师生互动是具体的,学生发展也是具体的,而目标、理想就在这些具体之中。

苏教版教材上有一篇课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作者是德国小说家伯尔,讲的是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孩子被纳粹洗脑,当兵三个月后受重伤被抬回战地医院,最后发现自己回到了母校。怎么发现的?因为他看见简易的手术室就是他的美术教室,黑板上还留有他的手迹。他趁着医生给他包扎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四肢只剩下一肢!当我完成常规教学内容后,有一个问题说服不了我自己:来自遥远欧洲的20世纪30年代的、反映人物悲惨命运的小说,对于今天的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后来,我看了一本书《德意志的另一行眼泪》,是一个中国留学生采访德国老兵写的口述实录,发现原来不要命的纳粹分子是这样培养起来的:他们很小就加入了纳粹少先队、纳粹共青团,最后成为顽固的纳粹分子。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孩子们看,问他们:纳粹离我们有多远?这原是一个美国历史老师的实验,结论是:纳粹离我们只有5天。后来德国拍成电影《浪潮》。我让学生看电影,写观后感,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冲击和思考。这是画蛇添足吗?不是。这会让课程得到延展,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价值,而仅依靠课文是不能完成嫁接的,因为课文内容不会与个体的成长连接起来,需要教师架设这个“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也许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发展需求做出恰当的、专业的应答。

说故事可以表达我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信仰。我带着学生读《瓦尔登湖》,读了70天,读得很辛苦。最后,我带10名读后感写得最好的学生到南京城墙上开设一节别致的读书课。我们坐在城墙上,诵读各自喜欢的精彩片段,交流讨论阅读体会和心得。这是我和孩子们站在城墙上的合影:蓝天之下,城墙之上,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空气芬芳,天风鼓荡,我和10个孩子站成一排,高举右手,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更有一种飞翔的感觉。我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的时候,发现很多同行的眼中闪耀的是激动的光芒。一个人只有在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共同拥有这个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积极行动,才能获得意义。正如阿伦特所说:“在行动和言说中,显示他们是谁,积极地揭示了他们独特的个人身份。”说故事,就是在明亮的公共舞台上发言,敞开自己,展现自己,最终确认自己,回归到本真的生命状态,让职业生活更有活力和价值。

说什么故事

教师实践性知识也许是这样开始生长的:一种美丽的生命形态储存于我们的生命中,它会不断地给我们一种召唤,呼唤我们不断去探索,所以每一位优秀教师都会在内心塑造出自己喜欢的课堂形象,塑造出自己内心伟大的教师形象。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寻找,找到的第一位老师是孔子,找到他的最伟大的文本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心中将其幻化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沂水春风,春风化雨。这是东方语文教育最美丽的原型和母本,传递着一种温暖,有一种穿越岁月的人格力量,千百年来,不绝如缕,化成无数语文教育故事。我找到的第二位老师是柏拉图。在拉斐尔《雅典学院》这幅巨画中,两人似在争辩。柏拉图手指着天,意指研究天上的思想;旁边是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手指着地,意味着要把天上的思想和地上的实践融为一体。我还找到一些伟大的老师,比如顾随。他是民国时燕大的教授,他有一名学生叫叶嘉莹。这名学生很了不起,她听老师的课,记了六大册笔记。她的人生非常坎坷、曲折。在困顿中,她总是翻开老师的笔记本看看,薪火相承,斯文在兹。什么是美丽的语文课,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我们还要传递很多关于生命的美。好的语文课是生命的表达,也是生命的锻造……

找到这些伟大的意象,让我有了学习的榜样。向这些伟大教师学习,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位有故事的教师。当我们内心建构一个新的、美的意象时,我们就会带着这些意象在教育教学的职业中去做,参与教学,不断实践,在教学情境中“做中学”,提取相应的知识,形成个体经验。做得好,会将个体经验传达出来,变成大众的共识,进一步传播,变成大家的常识,让教育教学不断发展。我校有一个传统语文活动,即在学生刚进校时,为配合教材“向青春举杯”的专题学习,会在报告厅举行诗歌朗诵会。后来我就想青春诗会为什么非要在报告厅中举行,可不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面对一轮皓月吟诵诗歌,将诗歌和明月融合?进而又想,为什么要在学校呢?玄武湖与学校仅一墙之隔,我们可以到玄武湖边上去办诗会,这该多美好哇!我能想象到学生的快乐——学中文的人都有一点儿明月情结,想到这一点,我被自己感动得流下热泪——我的设想得到同事和领导的支持,于是我们就将语文课堂搬到玄武湖边上,让高一每班学生选取最能表达青春激情的诗篇来诵读表演,还编制了活动指南手册,现场评分,用感性、口耳相传、震撼人心的方式进入学生心灵。那天孩子们特别高兴,最后年级组长让我说几句话,我说:“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快乐!”那声音响彻天地……在《我的中秋明月诗会》一文中,我用叙事的方式,将自己的职业经验提炼出来,传递给同行,体现出“教美丽的语文”的追求。这些年来,我一直倡导生活化语文,将语文基本课程训练的内容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展示美丽的语文和语文的美丽,让学生把语文的读写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当作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样语文成了生活,生活成为语文。这种生活化语文是一种全新的职业生存方式。

怎么说故事

一直有这样的感觉,科学知识像河流,有上游和下游,我们在下游,所以要溯流而上,弄明白概念演变的来龙去脉,才能进行研究。可是叙事性知识不是这样的。它是花园,是百草园,花花草草,很不规则,具有个性,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的关照,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而不是一种类型化的、必然如此的宏大知识。当然,也不能仅仅把它看作个性化的东西,它在更高的层面、更真实地揭示另一种真实的存在。讲故事,其实不是用故事来包装语文,它本身应该是一个故事,事后还要能经得住理论折腾。它特别经典,可以传递,具有普世意义。总体来说,说故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最大的困难是我们怎么通过线性的文字把立体的情境表现出来,还原教育生活的真实状态。每一次都是挣扎,每一次都是挑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言。

现在的论文写法问题挺大,最大的问题是对我们教育经验的遮蔽,使许多教育经验成为边角废料被抛弃。这种过于理性的文字,不再是完整的经验,让我们疏远教育生活,无法开发我们的专业知识。我写过一篇文章《豁蒙楼的读书风景》,讲的是有一次我带学生到豁蒙楼读书的经历,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境,有历史,有日常生活的画面,不仅感染人,更给人行动的启示。如果按一般的论文格式怎么写呢?大概有两种写法。一是例证式,成为“怎样开展读书活动”这类问题概括的一个支撑性事例,成为丧失细节的理论概述的例证。二是归纳式,说明这类活动的学理价值、操作步骤、实施策略,但是抽掉了细节,过于条理化、体系化,使职业经验成为碎片。两种写法,问题一样,与故事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写作范式。

我的写作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非虚构、介入式、叙事化。解释一下“介入式”“非虚构”,是指我写的都是我的事,写自己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每个人解决自己眼前一点儿问题,会让中国的教育变得更美好。所以,我要“介入”,讲自己的事,通过讲故事让自己的教学实践变得更美好。而要做到这一点,先要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怎么说好故事呢?可以从以下三点来探讨:行动化表达、影像化表达、叙事化表达。第一种是行动化表达。陈向明教授在做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中提出两个核心概念:“实践”和“知识”。知识基本的外在形式有三种:意象隐喻、叙事案例、行动公式。我校的戏剧节会在每年石榴花开的五月底六月初举行,我们的宣传口号是“石榴花开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戏剧节拉开帷幕”。在戏剧节,学生自己设计海报,贴得校园里到处都是,学生看了很开心,老师看了也很开心,但是德育处不开心,认为不整洁。其实“乱”就是丰富,就是生活。每班组织一个演出团队,导演的节目是学生自编或者改编的。我记得,我的学生曾表演过《家》的片段——“鸣凤之死”。他们自己制作道具,排练,制作活动指南,全程投入。他们很快乐——不是考试得满分的快乐,而是灵魂舒展开来的快乐。海报、剧组、脚本、台词……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就是“行动化表达”。

第二种是影像化表达。三年前,我在高二成立了跨班级的经典夜读小组,大概20名学生利用每周五晚上的时间跟我一起读书。此时校园里万籁俱寂,我们读书室灯火灿烂。在灯下,我们读《1984》 《沙乡年鉴》《大地上的事情》《美的历程》等——读那些可以让学生生命得到锻造的书,读那些学生在自发状态不会去读的书——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讨论、研究,回去写出读书笔记和报告,培养他们热爱读书、严谨踏实的精神。有时,我们也会开设“情境读书课”,利用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到文化现场去读书。我们在王安石故居半山园探讨“王安石和他的时代”,在鸡鸣寺豁蒙楼感受中国哲学的深邃博大,在曾公祠与黄仁宇和他的历史名著对话,在北极阁民国气象台品读木心作品,探寻优雅的中文的精神渊源……后来,我萌生出一个想法:想把这些阅读课程做成超越现实时空的东西,于是把读书课的内容、步骤、问题和心得提取出来,图文呼应,将其制作成展板,放在学校大橱窗中展出,引来师生的围观,产生引领和推动作用。我把这种方式叫作影像化表达,将其介入教学生活。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知识表达,使用很多视觉的、空间的、美学的呈现策略。

第三种是叙事化表达。以班级为记录样本,用大量的文本、照片和录像,具体记录行动过程,作为学生校本课程的资源,也作为课程开发校本研修的资料,以保障活动的高质量。我编的《石榴花红——高一(10)班戏剧节全记录》,里面收集了我班参加第七届戏剧节的过程性资料,如海报、脚本、服装、照片……可以说,是我们戏剧节的行动路线图。我对繁杂的资料重组编排,使之结构化,编成一本书。这样可以给下一届学生和其他教师看,使活动保持高质量。这些年,带领大家搞课程改革,我电脑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计划书、总结、作业、照片、视频……怎么管理呢?办法就是结构化、叙事化,编成杂志编成书,这样既保存了资料,又对繁杂的东西进行编码,提高了自己的认识。很多人认为教师要专业发展、搞教科研,不写文章不行,其实,“做”出来的东西,尤其是经过叙事处理的行动知识最有价值。

当然,故事体也有其局限性。它比较善于表达意象、过程与行动,而不擅长表达条分缕析的、系统化的知识。因此,为了弥补局限性,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应该注意选材的典型性,有时还要添加必要的知识链接与现场图片,将各种文本聚合起来,使之成为“超文本”,以扬长避短。

教师实践性知识给人一种“职业引路人”的感觉。希望大家都用美丽的语文故事改造自己的语文生活,让师生享受高质量的语文生活,让故事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对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思考和探索。感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感谢分享!请大家批评指教!

(本文根据作者2015年3月27日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发表的“语文,我和你的故事”主题演讲整理改写而成。)

猜你喜欢

语文学生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